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玉能避邪纳福,能将天地之灵气与人体产生效应,这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玉器的题材中,神仙人物、鸟兽动物、星云山水、树木花草等等,可说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从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绵延到了今天。 蝙蝠的”蝠”因与幸福的“福”谐音,人们用玉材琢刻蝙蝠的形象喻福,讨口彩,取吉祥。“葫芦”因近“福禄”,同样是琢玉中频繁使用的题材。 这种题材开始盛行于明代,至清代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
玉器雕琢的风格形成,与当地的文化习俗密不可分。我国幅员辽阔,玉雕风格也因地制宜,就目前市场上来看,主要常见的玉雕风格为京作、苏作与西番作。今天笔者在这里对这些派系做一个简单介绍。 先谈谈京作,京作即为北京玉雕风格,又称北方作。造型上看多为立体器具,浮雕手法运用较多。京作品种繁多,有各式各样的造型,做工有勾花、勾撤、高浮雕、打洼等复杂的雕琢。京作的玉器体给人感觉大气、朴实。 然后是苏...
玉器破损后如何修复?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一分为二 有些玉器碰坏后,设计师、雕刻师总是根据其破损情况,部析它原来的造型,经过一番巧思,然后在原件基础上巧妙分割,一分为二,把原来的雕件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或关连的小件。这样的修复,因为一般不作大的舍弃,所以减少或弥补了原来的损失,甚至修复后的玉器价值,有时还不逊于原件。 2、金玉镶嵌 :金平镶嵌在珠宝首饰行业里是一种普遍使用...
执莲童子 宋代 执莲童子也叫香孩儿,宋代独创,造型非常生动可爱。 香薰 清代 15.2×8.9cm 皇室用品,炉外琢三组饕餮纹饰,盖、座为紫檀木相配,盖钮为红珊瑚。 壶 汉代 高足盘 清代 8.2×15.5×11.2cm 清代皇室供器,纹饰错金,嵌红玛瑙。 象耳炉 宋代 6.6×10.6cm 炉形丰满圆润,炉耳活环为象首,寓意吉象。 王夕云结缘古玉与夫人有关,30年前,为了准备生日礼...
乾隆朝玉器时代风格强烈而鲜明,左右着人们对于清代玉器的印象,而促成当时繁荣盛况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清高宗乾隆皇帝个人对于玉有其明显的偏好。此件碧玉笔筒通景浮雕,与同时期之竹雕、牙雕、木雕之工艺有异曲同工之处,层次之丰富,通景图案之连贯等诸多时代特征尽显无遗。而此类雕件终究离不开画本与画意,就如竹雕一般,必先有画,其后入刀。此件笔筒所表现之图案,也是尽现画意,而于乾隆玉器分类中,亦有“画意玉器”一类...
杜平,京城资深古玉鉴藏家,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资深收藏家,中国私立博物馆馆长俱乐部发起会员,玉道艺术会馆董事长。近年致力于中国玉文化的推广,其古玉藏品受邀参加中国私立博物馆镇馆之宝展等国内多项顶级大展。曾连续三届参加西安世博园长安塔大展,颇受业内好评。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笔者在玉道工作室见到了杜平本人。他身着飘逸的中式麻纱服装,风雅淡然的气质扑面而来。他的工作...
角形玉杯 曾雄踞岭南百年的南越国灭亡于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出的十万大军的战火之下。南越国的皇宫变成了一堆瓦砾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1983年南越文王墓的发现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发现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多样、墓主人身份规格最高的一座汉墓。墓中出土各类文物达1000多件(套),以铜、铁、陶、玉四者所占比重最大。其中,玉器尤其引人注目,其数量之多,品种之繁和...
中国人自古对玉情有独钟,赋之深厚,使之绵延几千年经久不衰。这种极端的爱玉情结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 在研究中国古玉的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战国和汉代的玉器。如果说史前玉器在治玉工艺上还显粗糙,纹饰造型较为抽象神秘;商周玉器多显小巧而程式化,大件器型不多的话,那么战国玉器随着铁质铊具代替青铜铊具,治玉工具逐渐改进,玉器制作开始走向变革,造型、纹饰渐为丰富、活...
读《诗经》,随处可遇跟玉相关的诗句,其中“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佩玉将将,寿考不忘”、“何以赠之,琼瑰玉佩”出自《秦风》各篇。大家可能不会料想到,剽悍尚武的秦人,竟然也有如此温情旖旎的咏玉诗篇。 事实上,考古资料揭示,春秋时期的秦国玉器,不仅制作和使用颇成规模,而且其器型、纹饰、工艺等方面,大大不同于晋、楚等其他国家或地区,自成一体,别开生面。这种最初萌芽于春秋早期、成熟并流行于春秋中...
清乾隆年间,扬州玉雕技艺发展到达巅峰,扬州成为全国玉料的集散中心和主要生产基地。两淮盐政在建隆寺设有玉局,承制生产清廷各种玉器,并将其中大量精品进贡朝廷,那时产生了名闻遐迩的“乾隆工”,即众所周知的“扬州工”。清代扬州朝贡的“扬州工”玉器有盏、盏托、匜、杯、花熏、烛台、盒、盖罐、奁、鼻烟壶、梅瓶、双耳瓶、活环盖瓶、扁方瓶、卧马、洗、五供、三足炉等多种造型和装饰。据清宫档案《进单》不完全统计,两淮盐...
记者18日获悉,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碧玉器与玛纳斯展已于近日拉开帷幕,故宫游客可持当日门票进入斋宫免费参观。此次展览为期一个月,共展出清代碧玉器110件(套),涵盖陈设器、日用器、文玩佩饰、仿古器四大类。 据介绍,展品器型分为山子、插屏、花插、碗、盘、杯、盒、笔筒、水丞、笔洗、扳指、香囊、尊、觥、觚、壶等。尤值一提的是,同期展出的还有新疆玛纳斯县当代开采的标本26块,旨在促进玉材对比研究和学术...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9-01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筹办【甲骨文与商王朝:来自中原的文物珍宝】展览,拟在中国各省(特别是南方各省)的地市级或地市级以上博物馆巡展,向中原以外地区宣传、介绍商王朝文化。本册《商王朝文物存萃:甲骨·青铜·玉器》即以该展览为基础编撰而成。
2014年9月25日,“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将举办“首届海峡两岸收藏文化艺术节暨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大型鉴宝及民间国宝评选活动”。届时,收藏爱好者将有机会在文化底蕴浓厚的泉州与著名玉器鉴定专家李彦君老师零距离交流。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大型鉴宝活动着力为推动泉州收藏文化的发展,引导大众认识藏品,保护文物,珍藏民族记忆,传承并弘扬民族文化和精神,倡导社会责任做出积极努力。“东亚文化之都·泉州...
现如今玉器收藏者越来越多,但由于买家缺少鉴别玉器的知识,吃了亏上了当买到假玉次玉。玉文化作为从古至今中国传统优秀品德的象征和标准,以及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美观稀有的特性,所以历来一直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所宠爱和收藏。 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特殊的 地位,有“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的说法。除了玉的象征意义之外,玉也具有非常多的 实际用途。民间有“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人们...
西坡遗址位于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西坡村西北,坐落于铸鼎原南部。遗址东、西两侧分别为沙河的支流夫夫河与灵湖河,海拔456米~475米,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2005年4~7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第五次发掘,最重要的收获是揭露了22座仰韶文化中期最晚阶段(公元前3300年左右)的墓葬。这是在仰韶文化中期的核心地区首次发现该时期墓葬。墓葬随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