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22日,记者从昌乐文物管理所了解到,近日昌乐一村民在野外发现一块石板,经文管所人员辨认,该石板是一块汉代画像石,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目前,昌乐已发现150多块汉画石。 16日,昌乐文物管理所接到村民热线,称在昌乐城南街道一村庄发现一块石板,本来以为是普通石头,后来发现上面刻有图案,怀疑是文物。 闻讯后,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现场,清理辨认。经初步观察,这块石板长1米,宽50厘米...
昨天,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村民在挖排污管道时发现一座古墓,随即向文物部门报告。 市博物馆馆长柴福有立即组织专家赶赴现场勘察。由于古墓已部分毁坏,必须进行抢救性清理。经省文物局批准,我市文博工作人员立即进行抢救性发掘。经清理,发现该墓为长方形双穴石椁墓,东西朝向、偏南15度,墓室长2.3米、宽0.99米、高0.98米,墓顶、墓壁、墓底均为石板铺砌。专家初步估计为夫妻墓。 从出土的墓铭看,男主人为...
江西遂川发现疑似3亿年前植物化石 巫大胜、谢兵生、记者秦海峰报道:近日,江西省遂川县一居民发现了一块疑似远古蕨类化石。据介绍,该化石系其在采矿过程中偶然发现的,重约5公斤,质地坚硬细腻,通体呈灰褐色,有两条十字交叉的石脉,石面四周均分布有清晰分明的朱丹色和金黄色蕨类图案,且图案错落有致、与石质融为一体。该化石遇水通体呈暗褐色亮泽,图案则更为清晰明了,其形成年代有待进一步考证。 资料显示,蕨类植...
新闻提示:在盛唐时期有瓷都之称的邢台内丘,如今又添新佐证。22日记者从邢台内丘有关部门了解到,日前,文物专家对该县一处工地进行历时20多天的考古勘探和抢救性清理后,发现了重要的文化遗迹——隋唐时期6座邢窑窑炉和丰富的瓷片堆积层,现已采集到隋代白瓷碗、带“盈”字款的白瓷玉璧底碗、唐三彩陶片等重要标本。 邢窑遗址 内邱邢窑器物 发掘现场...
工地内堆起的土堆,标志着古城墙的大体位置 蒲晓旭摄 浙江省杭州市第三医院内一车库工地下发现南宋临安古城墙。杭州考古部门回应,因回填及时,该处城墙目前保存完好,但未来开发尚不明晰。 据悉,南宋定都杭州(时称临安)时,已是丧失了半壁江山,但它的都城杭州却依旧是当时全国第一大都会,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以它的皇城来说,皇城内究竟有多少建筑,比较可信的记载是明代的钱塘县令聂心汤在《钱塘县志...
遗址位于一片香蕉林中。 一处具有4000余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古人遗址,近日在南宁市坛洛镇同富村雷懂坡的一片香蕉林被发现。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南宁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挖掘,出土了数百件加工精美,类型丰富的平肩铲,斜肩铲,锯齿状肩铲三种代表不同时期的石铲。5月23日,记者对发掘现场进行了探访。 考古专家称,该遗址文化性质应与祭祀有关,年代也应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尽管未能对其真正功能作...
宋代古船就埋在这片平地底下 1982年,考古人员试掘古船。(资料图片) “泉州东海法石也曾发现一艘宋代古船,如今古船还埋在地下深处。”昨日,读者张小姐致电本报记者称,如今法石石头街一带已经被夷为平地,不知那艘古船今安在? 昨日下午,记者前往一探究竟。 ■现状 30多年前现身 如今复埋地下 “古船是在东海农村信用社那一带发现的,因为有...
在“彬喳落”发现的岩画。 东山乡政府工作人员对岩画进行调查 本版图片 都市时报记者 刘钊 摄。 各式各样、各种色彩的人形或动物图案,被绘在丽江市永胜县东山乡境内、金沙江畔的一处绝壁之上。5月7日,丽江发现“古代岩画”的消息,被丽江市外宣办副主任吕全图文并茂地发布于微博之上,顿时引来各方的关注,被冠以“重大发现”一类的说...
5月22日,江苏省张家港市境内的黄泗浦遗址上,发掘出土的据称明清时期一对夫妻合葬棺木,引发观者兴趣。中新社发 孙自法 摄 5月22日,江苏省张家港市境内的黄泗浦遗址上,考古发掘出的唐代一对灶台,用火痕迹明显。中新社发 孙自法摄 5月22日,江苏省张家港市境内的黄泗浦遗址上,考古工作人员向人们展示考古发掘的一口唐代古井。中新社发孙自法 摄
中新社邯郸5月23日电 (马继前)河北省武安市文物保管所23日透露,该市近日在民间发现一件商代青铜觚,经鉴定为商代中晚期青铜觚,属中国商代晚期贵族王侯饮酒酒器。 据武安市文物保管所所长李智慧介绍,此青铜觚出土于武安市邑城镇、安乐乡一带的一处重要古城遗址内,是一位村民在田间取土时无意中发现的。该觚通高30余厘米,造型优美,雕刻精湛,通体雕刻饕餮纹饰,底部镂空。从其铸造工艺、造型、铭文及纹饰来讲,...
2012年5月20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大量的明清古墓保存完好,这在全国实不多见。 据业内人士介绍,都镇湾镇发现的古墓葬群,对研究土家族丧葬习俗礼仪和石雕技艺,具有宝贵的实物价值。(人民网)
天山网讯(通讯员 韩静 报道)近日,从自治区档案局(馆)传出消息,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档案局(馆)保存的39卷明清档案是目前在新疆发现的独一无二的蒙古文字古籍档案,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据了解,今年3月份,县档案局(馆)邀请自治区档案局(馆)、自治区民委古籍办专家,对该县部分馆藏托忒蒙古文字古籍档案进行整理,共整理出39卷。通过自治区档案局(馆)鉴定,这39卷档案分为经文、蒙古天文学、御制满洲...
5月22日,在侯马市北方古玩城,记者见到一个具有保温功能的陶杯,经省考古所研究员田建文鉴定,该陶杯应为战国时期器物。据他判断,战国时期有很多陶杯、陶罐,但两者结合在一起、具有保温效能的罐形陶杯,目前是首次发现,这个陶器可能是保温杯的前身。 记者观察,这个罐形陶杯为细泥黑灰色陶质,呈半枣核形状,外套一个平折肩陶罐,陶杯与陶罐之间中空,明显具有保温的效能。整个陶器高11厘米、口径9.6厘米、底径9...
记者 赵晓林 通讯员 生伟伟 记者今天从平阴县洪范池镇得到消息,该镇文化部门在对张海村黑风口二股山摩崖石刻进行保护时,挖出了石刻原来被土埋住的边缘部分,上面写着“清河元年造”几个字,清晰地向人们展示了该摩崖刻经的刻制年代为距今已1500年左右的“清河元年”。据有关专家讲,这是在山东境内泰安、邹县、汶上等8处北齐刻经中发现的纪年最早、北齐名僧安道一题名最多的摩崖刻经,为同类摩崖石刻的研究提供了重...
老邓手上这份清朝道光年间的地契保存得较完整。 老邓将展开的地契一张张分类折好,小心保存。 灌阳的老邓最近在父亲的老屋里翻出包“老古董”,他展开来看,发现是41张老地契,这些地契是在清代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年间及民国时期所立,年代最久远的一张是清朝道光二十八年正月立的。 这些地契有不少已被老鼠咬得残缺不全,老邓想要找专家帮忙,把祖上留下来的这些宝贝保存下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