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2年5月5日,“首届广西高校博物馆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大赛”颁奖仪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隆重举行。经过前期征集作品、初评、终评和观众评选,除一等奖空缺外,各奖项花落各家。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副书记秦敬德、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常务副厅长李民胜出席颁奖仪式并致辞。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覃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教育厅思政处副处长李美清、广西壮族自治...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学生们在参观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4月,由北航、清华、北大等18所北京高校发起的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宣布成立。联盟旨在积极发挥北京高校博物馆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作用,提升高校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能力。 据北京市文物局统计,我国2000余所高等学校中,有高校博物馆200余座,其中,北京约有25座到26座,保存着许多特色资源。 这些...
本报实习记者丁艳丽 4月,由北航、清华、北大等18所北京高校发起的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宣布成立。联盟旨在积极发挥北京高校博物馆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作用,提升高校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能力。 据北京市文物局统计,我国2000余所高等学校中,有高校博物馆200余座,其中,北京约有25座到26座,保存着许多特色资源。 这些高校博物馆的资源能否让普通市民共享?日前,...
今天下午,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正式成立,目前有20所左右的北京高校博物馆加入该联盟。该联盟成立后,将加强高校间博物馆的合作交流,同时加大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力度。 记者了解到,由北京市教委发起的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筹备工作已经完成。今天下午,该联盟正式宣布成立。 20所在京高校入博物馆联盟 该联盟旨在搭建政府与高校博物馆之间、高校博物馆与高校博物馆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它将加强高校博物馆的学...
10月13日,由全国高校博物馆学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办的第11次全国高校博物馆学术研讨会在陕西杨凌召开,来自全国70余所高校的15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在为期3天以“高校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为主题的研讨会上,15位代表分别从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文化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藏品与陈列、资源与特色等方面作了报告,清华大学等7所高校还介绍了新建博物馆的情况...
10月13日,由全国高校博物馆学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办的第11次全国高校博物馆学术研讨会在陕西杨凌召开,来自全国70余所高校的15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在为期3天以“高校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为主题的研讨会上,15位代表分别从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文化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藏品与陈列、资源与特色等方面作了报告,清华大学等7所高校还介绍了新建博物馆的情况。与会代表按照自然科学类、人...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是高校博物馆中的“知名大馆”照片均为记者孙戉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 “来,在这儿给我照一张。” 北京大学西门外,来自宁夏的李涛和同学不停变换姿势拍照留影。对这所名牌学府,他们印象直观:校园环境优美,建筑古老质朴。但再问还有哪些深刻印象? 李涛不好意思地挠挠脑门: “对不起,说不上来了。” 其实他们不知道,就在几百米外,一座校园博物馆正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教育厅(教委),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 高校博物馆是为了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由高等学校利用所收藏的文物、标本、资料等文化财产设立并向公众开放,致力于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的社会公益性组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教兴国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实施,高校博物馆蓬勃发展,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教育学习需求...
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普及教育、启迪民智,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不仅为今天的城市记录过去的历史,也为未来的城市留存今天记载。在城市文化的建设中关注博物馆文化,可以进一步发挥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的和谐功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传统的优秀历史文化积淀。高校博物馆是高等院校综合性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人文气质和精神品味的集中体现,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基地,是城市文化...
高校博物馆是我国文博事业的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它是高校从事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是进行人才培养、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活动的重要平台。目前我国高校博物馆的数量已达150多座,其中,仅陕西省备案的高校博物馆就有18座。然而,这些保存了诸多文化与历史记忆的博物馆,大多数却面临着尴尬境地——“养在深闺无人识”。那么...
目前我国有高校博物馆200余座,调查显示,过半数的学生不知道身边就有博物馆走进广州中山大学的校园,顿时由喧嚣的马路走进了一片香花垂柳的宁静,广东省最早的博物馆——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就深藏在这片宁静之中。近十年来,馆藏文物达2万余件的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一直处于不完全对外开放的状态,“养在深闺人未识”,正是我国高校博物馆普遍存在的现象。高校博物馆卧虎...
比起众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高校博物馆,由西北农业科技大学诸多博物馆组成的大型博览园却呈现出开放的姿态,年接待人数逾10万,让不少高校博物馆眼热。西北农科大的博物馆群面向社会全面开放的姿态是高校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一场多赢之举:一方面发挥了自身的社会教育功能,给公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向公众传播农业文化和科学知识;另一方面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得到社会各界的了解和认同,为...
首博馆长郭小凌在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讲话 高校博物馆发展快却无影响力 昨日,在首博召开的2010中日韩国际博物馆研讨会上,首博馆长郭小凌介绍说,调查显示,我国已有高校博物馆200多座,可超过半数的学生却不知道身边就有博物馆。 据郭小凌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纷纷建立博物馆,目前已达200多座。作为大学历史的汇聚点、开展科研教育的平台和对外展示的窗口,高校博物馆已成为大学的R...
“学校的博物馆在哪?”这个问题,居然难倒了大学校园里的学子们。有两种回答很是耐人寻味:有人说“我从来没去过,不知道在哪儿”;也有人说“肯定有,大学没个博物馆怎么可能!”两种回答所透出的反差感倒是描述了高校博物馆的尴尬地位——它很重要,保存了文化与历史的记忆;但它很寂寞,被隔离在了关注之外。何处觅&ldq...
为研究制订促进高校博物馆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以此为契机,以点带面推动全国行业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定于2010年7至8月份开展高校博物馆专题调研。 调研活动将深入了解、剖析我国高校博物馆的发展状况(包括馆舍、藏品、经费、观众、业务活动、从业人员、法人治理结构、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支持高校博物馆发展的具体政策性建议,并最终形成《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