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六月第二个星期六(6月14日)是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为了让公众了解古籍、提高社会对古籍的关注度,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山东省图书馆将于当天下午14:30-16:30举办“品真鉴奇”民间鉴宝活动,届时市民朋友可拿着自家的宝物让专家一鉴真伪。 所鉴定的宝物应产生于1949年以前,以稿本、抄本、印本、拓本等形式流传于世,诸如简帛典籍、敦煌遗书、宋辽西夏金元明清时期版印抄写的古籍和古地图、碑帖...
汶上宝相寺塔佛牙舍利首次出地宫,僧人正在做法事。 6月3日,在汶上宝相寺,包括佛牙、舍利、石函、金棺银椁在内的29件珍贵佛教文物首出地宫。据悉,6月14日,“盛世佛光——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将在山东省博物馆与观众见面,这是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首次大规模外展。 6月3日上午8点30分,记者在现场看到,14名僧人为文物做完法事后,专业文物工作人员将文物逐一做密封防震处理后放在专业包...
25日,2014年“环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活动”山东赛区比赛在山东博物馆举行,共有40支参赛代表队获得了山东赛区一二三等奖。 据悉,本届“环球自然日”以“适者生存:应变、不变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山东省共有160余支代表队获得了参赛资格,经过激烈的选拔和评审,共有40支参赛代表队获得了山东赛区一二三等奖,并推选出展览组和表演组共10支团队参加7月下旬在重庆举办的2014年“环...
5月6日至7日,山东省副省长季缃绮赴临沂市调研文物保护、“乡村记忆”工程和文化旅游工作。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娥,省政府研究室、省旅游局、省文物局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季缃绮实地考察了2013年“十大考古新发现”沂水纪王崮汉墓考古现场,银雀山汉简博物馆、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博物馆,沂南马牧池乡常山庄村、沂水泉庄镇元宝山村,深入了解有关情况,同一线专业人员、当地村民座谈交流。 季缃绮指出,要开拓创新,多...
4月18日晚21:00央视首播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让山东省蒙阴县椿树沟杂粮面糊煎饼享誉全国,一部纪录片也打开了我们对家乡美食的味蕾。这几天,不少市民们茶余饭后的话题自然围绕着沂蒙煎饼。4月22日,记者从山东省临沂市群众艺术馆获悉,他们将着手为沂蒙煎饼申遗。临沂市农委则表示,可以将沂蒙煎饼所用的食材申请纳入地理标志农产品,进行保护。 群众艺术馆馆长王志选告诉记者,沂蒙煎饼作为一项传统的沂蒙手工...
4月16日,山东省副省长季缃绮到省文物总店调研,查看库存书法、绘画、陶器等文物,并召开座谈会。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等陪同调研。 季缃绮指出,山东省文物总店近年来在省文保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他要求省文物总店进一步理顺内部工作机制,激活发展动力;保存好几十年来塑造的“金字招牌”,积极引进年轻人才,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充分发挥自身发现、寻找、搜...
2月28日,故宫博物院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加强交流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山东省副省长季缃绮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此次交流合作重点主要集中在展览及文物资源交流、文博科技成果共享、专业人才培养等7个方面。根据协议,故宫博物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将成立合作工作委员会,共同做好山东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工作。通过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提高山东文化遗产管理和研究水平,...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潍坊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臧恒望的绘画给人一种震撼,仿佛绵绵的秋雨,纠纠缠缠的浮现在纸上。由由神州诗书画报社、兰州成功美术馆、成功书画家网联袂举办的“2013——2014中国最具学术实力与收藏价值书画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正在紧张的进行中,臧恒望的以两幅画作参加此次评选活动。 六朝玄学家所说中国画:“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当笔墨失去了一种精神支撑,只是成为了一种绘画手段,当越来...
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今年,省财政共下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1000万元,积极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推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据统计,自2007年该专项资金设立以来,省财政已累计投入6700万元,带动社会投入近1。6亿元,有效促进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据了解,目前,全省已有8个项目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
近日,由山东省轻工业协会主办的鲁酒文化展在山东博物馆举行,集泰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航天文化等于一身的泰山酒业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球,不禁让人感叹中国酒文化的深邃和奥妙。 作为鲁酒龙头企业,泰山酒业集团始建于1945年,已有近七十年历史,但是探究泰山酒的酿造历史,则要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从泰山南麓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鬶等酒器证明,在新石器时代,东岳泰山就已经有了酿酒的历史。...
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今年,山东省财政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大遗址及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比去年增加3000万元,进一步支持山东省文物保护工作,推动文化强省建设。 此次省财政将山东省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95处文保单位也纳入补助范围,主要有周公庙、戚继光祠堂、孟母林墓群、大辛庄遗址等。
依托中国第五大地貌“岱崮地貌”及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岱崮革命遗址”开发的蒙阴岱崮地质公园博物馆近日正式开工建设。该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家洞穴式体验地质博物馆,也是岱崮地貌风景区的核心景点之一。 据介绍,该博物馆以神秘的军工洞穴为载体,以地质地貌为核心,结合先进的数字技术、仿真场景、机械设备,打造成为集文化性、科普性、趣味性、娱乐性、科技...
大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大遗址在文化遗产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遗址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战略措施,各级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门积极配合,山东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以及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
7月1日下午,山东省济宁市召开大运河申遗迎检协调会,会议由副市长吴霁雯主持,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市政府秘书长杜昌华,市委副秘书长、接待处处长徐继红,市政府副秘书长王美华,市文物局局长孙美荣,副局长杨义堂,杜维海,相关县市区以及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上,孙美荣首先汇报了大运河济宁段申遗工作进展情况,她说,自国家启动大运河申遗工作以来,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