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中国古陶瓷学会2008年泉州年会暨中国古外销陶瓷学术研讨会在泉州召开,海内外130余名专家实地考察了德化紫云开发区蔡径的龙窑。此前,台湾陶瓷企业家和台湾中华陶艺协会学者刚刚组团考察了此窑口,他们都予以高度的赞赏。 日前,笔者采访了这个古窑和部分窑工。请您随着笔者移动的镜头,穿越德化陶瓷文明史的时空隧道,走进瓷都最后的龙窑。 承载瓷都陶瓷烧制史的最后的龙窑 历史的诉说:延续数百年的...
出土青瓷釉色青绿,具有玉石质感,显得纯净素雅。 经过考古人员长达两个月时间的努力,东阳市南马镇伏虎山龙窑的抢救性发掘工作结束。昨天,东阳市文物办对外宣布,伏虎山龙窑是目前我省已发掘的保存最完整的北宋时期龙窑。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青瓷,器型丰富,有碗、碟、杯、盆、盏托、熏炉等,种类多达几十种,瓷片数量成千上万。 据了解,伏虎山龙窑为北宋中期的窑址,龙窑水平总长47.6米,窑床宽1.8米,窑床...
“它的发现让我们兴奋不已!”昨日,谈起刚刚在炉堆子窑址发现的一座罕见窑址,重庆市考古所考古队员朱寒冰显得格外高兴。经过考古专家的仔细研究和分析,这座窑址很有可能成为近年来现身山城的首座稀有龙窑。 炉堆子窑址位于合川市盐井镇,是我市目前发掘规模最大的一个窑址,今年8月份曾在此出土了大量宋元时期的陶器和陶片。此次发现的窑址长约10米,宽约1.2米,修建年代为宋元时期,它的发现...
【星岛网讯】在清理这些碎陶片时,考古队员发现了许多圆形、方形的灰坑。“灰坑其实就是垃圾堆,古人的生活垃圾。古人类基本上都是挖坑填埋垃圾的。”考古队员解释说,“这些灰坑表示这里是古人类的生活区。” 发现灰坑后,考古队员就开始在山坡上打探沟进行钻探。钻探的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我们发现里面有炭粒和红烧土,红烧土壁成圆弧或长条状,就推测这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