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21日,盐源县摩梭博物馆增挂四川博物院牌匾,标明摩梭博物馆将借力“省级”资源谋划发展。摩梭博物馆今年1月22日开馆试运行,目前已接待国内外游客4万人次。摩梭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系统展示摩梭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专题博物馆,位于盐源县泸沽湖博树村原摩梭土司府遗址旁,背靠青山,面临泸沽湖,占地80亩,一期建筑面积为4500平方米。摩梭博物馆作为摩梭家园建设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传统摩梭文...
游客参观何自力创建的状元名匾博物馆 何自力收藏的古牌匾 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文化村一个8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古代牌匾。这个展厅就是何自力创建的状元名匾博物馆。 9月11日,一拔又一拔的远近游客来此参观鉴宝,欣赏别具一格的牌匾文化。 何自力状元名匾博物馆内有中国各个朝代的状元匾、书院匾、名人匾、帝师匾、寿匾和功德匾,不仅有帝王亲手题写的,还有彼时文人墨...
为进一步确定“米仓道”恩阳段水陆路的分布及走向等基本情况,6月19日至7月30日,恩阳区文物局组织专业人员历时一个多月,完成了“米仓道”恩阳段的考古调查,并取得了较大收获。 工作人员对“米仓道”途经的恩阳镇、柳林镇、青木镇、花丛镇、尹家乡、石城乡等6个乡镇进行了全面调查,采用GPS卫星定位仪,精确了“米仓道”恩阳段线路走向和接点,获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新发现了4个石刻、4块木匾、3...
黄道周题匾:泉锡还清 前日,漳浦文史爱好者杨先生在去漳浦石榴镇龙岭村游玩时,意外发现在深山里的青龙寺中竟藏着明朝大书法家黄道周的题匾。这个木匾中间写着“泉锡还清”四个大字,左侧还有黄道周落款印章。 漳州市收藏协会秘书长汪海泉鉴定后,认为题匾上的字确系出自黄道周之手,题词来自描绘青龙寺的诗句:“圃种奇茶香又淡,泉名卓锡注还清;清池三印波心静,石上放光夜际流。”不过从木匾现状看,应该不...
刘春霖题写匾额 近日,在沧州河间市西村乡二十里铺清真寺内,发现一块长约1.5米、宽约1米的木质匾额,上书“惟精惟一”四个金色大字,浑厚质朴,末代状元刘春霖的署名在匾额正上方,立匾人为王世杰,立匾时间为民国十二年。 据村干部杨增学介绍,二十里铺清真寺始建于清顺治十一年,文革期间被拆毁,寺内财产散失,这块“惟精惟一”的匾额也被砸成两半弃置街头,后被村里的群众保存。清真寺复建时,这块...
“印记.乡愁”——景峰美术馆馆藏晋作家具、匾额、楹联展于2014年6月21日在景峰美术馆展出。展期一个月。 此次展出的晋作家具、匾额、楹联作品年代涉及明清、民国及解放初期约600年的时间,展品主要分布在山西晋中地区,形式多样、是晋商文化的代表。 其中晋作家具种类繁多,涵盖古代客厅、闺房用品、洗漱、灯盏等用具,特色鲜明、制作精美。每一件都传达出古老精致的老家情怀。 匾额展品更...
5月30日,大同市在武定北路道路施工中,发现了明代北小城城门匾额石,上写“玄冬门”三个大字,该匾额的发现,为研究明代大同府城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和准确的地理坐标。 5月30日中午,记者接到报料后,立即赶至现场采访。发现匾额的地点位于武定北路香格里拉大饭店门前。据已在现场保护文物的市文物局文物监察大队负责人介绍,当日上午,在该路段进行管道施工的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施工人员挖出匾额后...
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共收藏木石匾额五百多方。其中石刻匾额近五十方,数量之多,在国内尚属首家。收藏有明清三十二名状元题写的匾额四十余方,十三名榜眼题写的匾额,十二名探花题写的匾额。 年代最久的状元匾为明永乐十六年,距今五百八十九年。收藏的元代科举门,系镇馆之宝。 解读国学,弘扬传统文化,已被举国关注。为此,该馆以展陈众多的科举匾额,宣传科举文化为切入点,让更多北京人在了解科举制度的同时,进一...
近日,乡贤梁友钟先生捐赠的“西门”门楼匾入藏中国客家博物馆。 该匾长145厘米,宽67.5厘米,厚12.3厘米,右侧有断裂,花岗岩质,重约600斤,正面书“西门”二字,笔力遒劲,骨肉停匀,雄厚刚健,两侧题记“咸丰己未仲夏知州事汪政重修”。咸丰己未年(1859)正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将石镇吉进军嘉应州。当时嘉应州城,周...
初秋的北京依然艳阳高照。2013年8月9日由中国烹饪协会、毛泽东饮食文化研究会、中国伦理慈孝文化组委会、北京慈孝宫餐饮管理公司共同主办的弘扬慈孝文化,打造和谐社会暨“中华寿宴”巨幅匾额揭牌仪式在京隆重举行。出席仪式的有以糜振玉中将为代表的6位将军、北京市及丰台区的有关领导、京城书画家及餐饮界知名人士数百人,在鞭炮齐鸣、雄狮狂舞的欢乐气氛中,在莅临嘉宾共同为揭牌仪式剪彩后,著...
7日下午,斐济知名华人企业家方志伟先生在广州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筹)捐赠了一块珍贵的文物牌匾。该块牌匾上有蒋介石亲自为方志伟的祖父方作标所作的题词——“贞固流芳”。 据方志伟出生于广东中山。其祖父方作标是中山市沙溪镇敦头村人氏。1920年,方作标随五个兄弟从香港前往斐济谋生。抗日战争时期,方作标用尽自己毕生积蓄捐献了一架战斗机给当时的国民政府...
昨日中午,铜梁县庹氏书画艺术馆后院。 90多块被雨水浸泡、据称价值百万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木匾,在阳光下暴晒近一周,仍难以恢复原貌。 铜梁木匾代表性传承人庹纯双对此痛心疾首:“若不是楼顶施工单位的疏忽,这些匾额岂会遭罪?” 重庆晚报记者 范永松 钱波 摄影报道 事发 90多块珍贵木匾泡水中 庹氏书画艺术馆位于铜梁县城,是庹氏书法创始人庹纯双自费建立的一家私人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