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古代瓷器的断代大多凭眼睛看,先确定一个标准件。这个标准件大致可以分为:胎土的颜色和火石红等感觉、彩绘的特点、釉面以及颜色的特征,以及用手摸的触觉感,釉面的气孔,等等。外销瓷因为是在明清时期直接销往西方的,所以外国的学者在断代的问题上不是凭眼学而是靠资料,所以形成了和我们的断代方式截然不同的一套方法。 我们凭眼学标准件来断代,具有一些局限性。比如说:康熙瓷器瓷质比较坚硬,青花色泽翠丽层次丰富,...
中国首次“国际文物保护装备博览会”26日在山东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等国文物保护装备研发生产单位分设展台,展出水下考古设备、3D建模设备、病害标记软件等文物保护装备。 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历史文物部部长尤莉亚在当日博览会开幕式上说,波及世界的二战损坏了许多国家的珍贵文物,俄罗斯冬宫也在射击和炮轰中损失惨重,历史警示人们文物的脆弱性,因此修复和保护工作不容忽视,更...
10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和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办的“2015草原丝绸之路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80余位学者共同探讨了草原丝绸之路考古的最新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 此次研讨会分为“发现与研究”“文化与技术”“互动与交流”“宗教与艺术”四个主题。中外学者介绍了新疆温泉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考古新收获、小河文化及其多学科研究的最新进展、蒙古国境内乌兰克热姆墓...
2015年9月24日12时40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老领导、著名考古学家、我敬爱的导师王仲殊先生与世长辞,享年90岁。噩耗传来,悲痛万分,王先生的生平往事一桩桩、一件件地浮现在脑海之中。 王仲殊先生1925年10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他的父亲是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兼任报社的文艺副刊编辑,并长期受聘为天一阁文献委员会委员。王先生从少年时代开始,便受父亲的教育和熏陶,在古典文学和历史文献...
世界岩画组织联合会执行主席罗伯特·贝德纳里克、印度岩画协会会长库玛尔,以及部分中国岩画专家6日齐聚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中国北方岩画研究所,开始对分布在阴山、贺兰山的部分岩画进行研究、断代,欲解开这些岩画的精确年龄等谜团。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中国北方岩画研究所岩画专家吴甲才说,这些岩画包括由鸿德学院岩画专家发现、代表“天皇”“地皇”“人皇”早期形象的人面像岩画、史前蹴鞠岩画、祭祀火神的岩画等...
昨天上午,南京古色古香的甘熙宅第及熙南里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热闹非凡。传统舞狮、云锦秀、海外留学生民乐演奏和才艺展示、古代传统汉服、汉韵舞蹈展示等洋溢着中外青年青春活力的特色演出集中亮相。原来,是南京青年文化周系列活动之一的“守艺新生,乐享非遗”——南京中外青年非遗文化交流营活动在此启动了。总共有800多人参加活动,其中外国留学生200多人。此次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向中外友人展示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让...
昨天上午,在古色古香的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南京青年文化周系列活动——“守艺新生,乐享非遗”南京中外青年非遗文化交流营活动举办。活动分“守艺”、“新生”、“乐享”三大板块内容,传统舞狮、海外留学生民乐演奏、云锦秀、古代传统汉服、汉韵舞蹈展示等洋溢着中外青年青春活力的特色演出纷纷亮相。 南捕厅17号的非遗工坊内,有南京剪纸、南京绒花、南京泥塑、葫芦画、金陵竹刻等十多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现场展演,特色展...
9月4日-5日,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前牛津大学副校长罗森,牛津大学实验考古研究所所长马克,北京大学商周考古专家徐天进,北京大学冶金考古专家陈建立,安徽省商周考古专家、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宫希成等国内外考古专家专程来到阜南县,对台家寺商代遗址进行考察。 据介绍,台家寺遗址位于阜南县朱寨镇,1957年在润河旧河道中曾出土国宝级文物青铜龙虎尊等商代青铜器,以及一批商代玉器、骨器、陶器、漆器等文物,并发...
8月31日,10多名在杭州参加文化交流学习的美国纽约长岛大学环球学院的留学生来到十竹斋木版水印杭州长江实验小学教学体验馆,与中国孩子们一起开启新学期“第一课”,学习、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共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木版水印,专业学名“古代彩色版画印刷术”,是对书画精品进行高仿真复制的传统工艺。此项技艺是在明代发明的饾版、拱花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木版水印”的制作过程分四步:一是勾...
8月31日,杭州长江实验小学的孩子在教美国留学生如何握毛笔。 当日,10多名在杭州参加文化交流学习的美国纽约长岛大学环球学院的留学生来到十竹斋木版水印杭州长江实验小学教学体验馆,与中国孩子们一起开启新学期“第一课”,学习、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共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木版水印,专业学名“古代彩色版画印刷术”,是对书画精品进行高仿真复制的传统工艺。此项技艺是在明代发明的饾版、拱花...
“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藏明清贸易瓷展”今起至2016年1月4日在上博举办。本次展览从两馆藏品中遴选出160余件明清时期的贸易瓷进行展示,旨在反映中国明清时期陶瓷外销的状况,由此见证中外文化的历史互动。 中国陶瓷的烧造有3000多年历史,明代初期,中国海禁,大规模外销始于明代中期,大量中国陶瓷经由私人贸易运往东亚、东南亚一带,并转销往南亚、中东地区;明中期以后,随着新航线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和...
记者11日从南京博物院获知,中国战区侵华日军南京受降、东京湾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日本无条件投降相关文物成了眼下最“炙手可热”的文物。“博物院珍藏的跟受降有关的文物大多早早被预定外借了。”该院工作人员崔小英说。 1945年9月9日,在位于南京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现南京军区大院军史馆),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这里举行。70年后,南京受降典礼上使用的桌椅、钟表、何应钦签字使用的文具等文...
7月31日,来自刚果(布)艺术展览在市博物馆一楼特展厅拉开帷幕,为古韵丰厚的扬州博物馆注入异国风采。同时,“晚清扬州名家书画展”在博物馆二楼八怪书画厅陈列,不少首次展出的作品彰显了扬州画派的传承脉络。 近日,“刚果(布)日”暨“奥约市与扬州市经济合作交流推介会”在扬州博物馆举行,刚果(布)奥约市带来了数十件颇具当地特色的艺术品,向扬州市民展示刚果(布),尤其是奥约的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状况。这...
在天山以南“丝绸之路”北道的中心地区,木扎特河于2000多年前孕育了一片片绿洲,成为古龟兹国所在。《晋书·西域传》说其都城:“龟兹国有城廓,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庙千所”。如今的人们,从残存的石窟壁画中仍能感受到当时文明的繁盛。 克孜尔千佛洞是古龟兹国最大的一座石窟,也是新疆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石窟,石窟群共有200多个。走进之后能看到色彩艳丽的壁画,但满目疮痍也着实令人痛心,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大量切...
仓库安保程度达博物馆级别 无需备案无需3C认证,海关检验检疫多项利好政策助力 自贸区内中外艺术品加速流转 借助上海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将海外艺术品及文化艺术引入中国,同时打造中国艺术走出去的桥头堡,这是上海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成立之初的愿景。而近日密集推出的海关、检验检疫新政,正把政策优势不断扩大。业内人士表示,上述新政加速了中外艺术品在自贸区内外的流转速度,为上海成为亚洲艺术品交易中心打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