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1日,来自俄罗斯、韩国、中国等国的专家学者齐聚甘肃嘉峪关,为这座河西走廊上的丝路重镇如何深入挖掘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并探索转型发展建言献策。 当日,丝绸之路(嘉峪关)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在嘉峪关举行。嘉峪关市委书记王砚表示,此次座谈会,对于嘉峪关如何深入挖掘丝绸之路文化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并在此过程中找准发展定位加快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企设市、...
资料图 在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发掘出土全新宋元瓷器之后的10多年来,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遍寻世界各地博物馆,希望能找到张公巷窑传世品,为张公巷窑准确定性提供依据。 “遗憾的是,国内外博物馆目前还没有发现张公巷窑完整器物,也没有发现传世品。”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院长孙新民说,“张公巷窑目前在各大博物馆确实见到太少,为数不多的几件也只是残器。” 孙新民曾主...
黄果树世界遗产申报与山地公园建设研讨会19日贵州安顺开幕。王林成摄 “贵州名片,第一张就是黄果树大瀑布。徐霞客发现黄果树是1.0版,改革开放解放以来,黄果树成为优美的风景区,是2.0版,申报国家公园是3.0版,现在申报世界遗产而且是自然、文化双遗产,包括龙洞、屯堡文化,人和大自然和谐的相处,以及和苗族、布依族等20多个民族和谐的相处,就是4.0版。”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秘书长、世界自然保护联...
6月10日,由北京语言大学和首都博物馆联合主办的2017“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京举办。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代表,以及各国驻华使节、中外专家学者、孔子学院学生代表等应邀出席活动。 启动仪式上,中外嘉宾致辞并发表主旨发言。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表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北京语言大学有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的悠久历史,学校已...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正在北京举行。历史上,北京作为中外交流的枢纽、舞台和国际性大城市,与如今“一带一路”的很多沿线国家都有着贸易、科技、文化、宗教上的往来。许多文物中都留下了历史的烙印。 夏 商 时 期 4000年前, 就有代表匈奴文化元素出现的可能 昌平张营夏商遗址中出有一种陶鬲,鬲身上附有各种呈直线、波浪状的细泥条堆纹,大多数弯曲,如爬行的蛇。这种纹饰称...
2017年5月9日,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荆志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王学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有关专家学者崔良生、陈国梁、曹慧奇等一行7人,莅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山基地、郑州工作站、小双桥遗址参观访问。该院资料信息中心主任李素婷、西山基地主任王蔚波、郑州工作站站长杨树刚等陪同参观。 (文稿作者:杨树刚,河南省...
中国瓷器是承载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幸得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文化得以传播,中外文化得以交融,最好的体现便是中国的瓷器上出现了外国的章纹。 千年汉唐,丝路悠长 自汉代以来,中国瓷器都是领先世界的独特产品,也是古代西域各国渴望拥有的贸易商品。从长安到罗马中亚,再到里海的陆上贸易线路,以及经波斯湾到红海的海上贸易线路是当时的主要贸易通道。 汉唐时期,陆路贸易十分繁荣,唐代三彩...
林散之(1898.11.20—1989.12.6),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林散之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此时他已年过七旬。1973年,《人民中国》杂志第一期刊出其草书条幅《清平乐·会昌》,震动海内外书坛。此后,日本书道界的访华团体来中国,都以能拜会林散之为荣。尽管如此,林散之并末因所获殊荣而自满,他对成名...
图为展出的唐代巩县窑黑釉龙柄壶李映民摄 4月9日,《大唐之美——“一带一路”背后的器用》展览在广东东莞可园博物馆开幕,共展出古代丝绸之路重要区域中亚地区的金币、银币等89件唐代文物珍品,重现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图为展出的唐代三彩山子 李映民 摄 据主办方介绍,这次展览展出了深圳市望野博物馆收藏的唐代文物珍品89件/套,不仅有陶瓷器、墓志、玉器和琉璃器,还有来自古代丝绸...
中外珐琅巅峰对话之景泰蓝与七宝烧活动海报 景泰蓝,起源可追溯至13世纪末的元代,由波斯一带传入中国,其用料考究、不计工本,成器后奢华贵重、厚重典雅,一直为皇家所专享,特别是明景泰年间,帝王对景泰蓝极端钟爱,所有御用陈饰无不用景泰蓝制作,被称为“天下一绝”。 七宝烧,成器于十六世纪,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因其烧制工艺源于中国的景泰蓝,故又有“日本的景泰蓝”之称。七宝烧在日本传统工...
内容提要:唐宋以后中外海上贸易繁荣,香料贸易角色重要。16到19世纪期间,葡、荷、英、美等国先后尝试并努力在中国广州等地建立贸易基地和商馆。为了香料,他们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明争暗斗,在这场争斗中建立起了贸易规则,发展出了成熟的三角贩运贸易。洋人们在给自己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给中国带去了认识东西洋世界的时机。 关 键 词:香料 贸易 广州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左)与中外珐琅美术馆馆长朱景优(右)在一带一路第一国礼《友谊之船》前合影 龙宇翔主席与朱景优馆长一起体验新型乐器——云鼓 2017年1月21日上午,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莅临中外珐琅美术馆,并在中外珐琅美术馆馆长朱景优的陪同下,参观了馆内展出的中国景泰蓝代表作品以及国外参展的珐琅作...
展览现场应妮摄 12月20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再遇芥子园——《芥子园画传》与当代绘画名家对话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 《芥子园画传》是学习中国画技法的重要入门书,是我国古代版本最多、印数最大、影响最巨的画谱,是古代彩色套印技术的典范,堪称我国古代画谱的巅峰之作。问世三百余年来,《芥子园画传》成为无数学子步入画坛的启蒙书。该书最早于康熙年间刊行,...
50年前,京山苏家垄挖水渠时意外发现97件两周之际曾国青铜器群,震惊中外考古界,拉开曾国考古及研究的序幕。昨日,为纪念苏家垄出土曾国青铜器50周年,“曾国考古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山召开,李伯谦、王巍、罗泰等中外考古界大家与高校、研究机构代表出席会议。 1966年,苏家垄发现的曾国青铜器群,包括九鼎七簋、曾侯仲子斿父铭文器等大量珍贵器物。专家称,这是象征权利的九鼎在中国考古史上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