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广西考古人员近日在位于广西贵港市的汉墓中,出土一件全长64.8厘米的东汉陶船。 陶船为红色泥质软陶材质,船体呈长条形,船首和船尾较狭窄,中部较宽,底部平坦。船内分为前、中、后三个船舱,前舱和中舱蓬顶为拱形,后舱是狭窄舵楼造型。 船上有大小陶俑15个,其中舵楼处有1个陶俑,侧向站立,盘发,两手放在身前,作持物状;中舱有2个陶俑,形体较大,材质为灰白色泥质陶,分站两侧作眺望状,其中一个陶俑手持一把...
为期10天的“云岭遗珍”展正在云南省博物馆举行。据悉,此次展览展示了云南省第三次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被《舌尖上的中国》炒得火热的诺邓盐井等遗址也榜上有名。 据介绍,此次展示的百大新发现是从云南省新发现的10998处文物点精选而出,分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近现代文物及其他等类别。除广为人知的茶马古道、滇越铁路、金沙江崖画、哈尼梯田、景迈古茶园外,包括诺邓盐井、...
考古人员正小心的挪开掩体 日前,省考古研究所野外考古队,在阿城区大将军山一带考察,除发现一处遭破坏的金代贵族墓之外,另发现一处类似棋盘状的石刻,据推测是金代遗存。另有一处石刻诗遗迹现身,目前尚无法确定年代。 今年5月,省考古研究所派出专业队伍赶赴阿城区,在金龙山镇桦皮店村进行考古调查。考古队在亚沟镇至桦皮店新建的旅游公路主要分水岭阳坡一侧,开探沟130米。在一个探沟下深约80厘米处,发现了沟状...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著名科学家罗杰·彭罗斯爵士称已经发现了宇宙大爆炸之前还存在另一个宇宙的证据。在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中,发现了神秘的同心圆现象,可以认为宇宙之前还有宇宙,并且提供了在前一个宇宙中所发生事件的痕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让我们“窥视”了在大爆炸发生后三十万年的情景,这段时期与长达137亿年的宇宙年龄相比显得极其短暂。 神秘同心环的出现意味着在宇...
近日,重庆郊区外长江边上的一座葡萄园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考古队员在这里发现了一座东汉到六朝时期的砖室墓葬,并随之出土了一口罕见的陶制棺材。 6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跳蹬镇石盘村的古墓所在地,看到已被考古人员清理干净的墓址现场散落摆放着几件陶器以及一口陶棺,墓室墙壁上,精致的雕刻清晰可见。据考古人员推断,该古墓为东汉到六朝时期的砖室墓葬,共发掘出约25件随葬品,包括陶、铜、铁等,以陶...
这就是成吉思汗埋葬之地 成吉思汗陵寝位置的发现将是一个轰动世界的事件。宁夏退休地质工作者王景武先生通过四十年的蒙元历史研究和实地考察,近日大胆而自信地做出了“成吉思汗陵寝和元代皇陵就在宁夏贺兰山”的结论。王景武先生邀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广播网记者跟随前往贺兰山现场探察,并授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广播网全面权威地对他的研究成果进行报道发布。呼吁有关部门尽快予以保护并进...
日前,一件流失于民间的远古玉璧重现岫岩,引起多方关注。经初步推断,这件玉璧早于红山文化,距今有1.2万年至1.3万年历史。 玉璧大体呈圆环板状,青灰色,薄厚不均匀,表皮较粗糙,直径在9.5至9.8厘米,孔径3.2至3.3厘米、厚度15至1.7厘米,外轮边缘有几处砍砸开片痕,中间内孔孔壁两侧边缘呈斜弧坡状。由于经长期的水蚀风化,原本光滑的钻孔内壁形成现今的小麻点。经考证,该玉璧为偏岭细玉沟老玉质。...
12日主要是提取南北两个边箱剩余的一些青铜器和主棺的玉器,对于10号在北边箱发现的疑似酒壶的铜器,今天考古人员对里面的液体进行抽取,这些疑似酒的液体,呈粘稠状,考古人员将拿到相关部门研究化验,目前初步排除是水的可能。 在今天主棺的清理中,目前还没有发现墓主人的骨骼,据临沂沂水考古队员尹纪亮介绍,墓主人的骨骼可能因为年代久远已经风化,但在接下来的提取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出现牙齿一类的小型骨骼,墓主人身...
记者今天获知,新一轮发掘已在秦俑一号坑铺开,8号和9号过洞内,考古人员正清理陶俑。从这两个过洞往东,一号坑最北部的东西通道将被延伸贯通起来。一号坑西南部空地上,24件平均身高1.78米的陶俑已完成拼装修复对外展出,14件俑被安上了俑头。 秦人没有秦俑高 百戏俑坑中,最令人惊叹的是那件不算头就有2.2米高的“巨人俑”,专家说,要是加上俑头它足有2.5米高,有人提出:...
二号棺木墓主犹如"木乃伊" 古墓棺底以北斗七星图布局 南昌一工地于6月2日发现一座明代合葬墓。经过前期准备,6月12日考古专家对两具棺木开棺发掘。首先开棺的墓主是一名女性,随之出土了玉块挂饰以及金簪等随葬品。最让人惊叹的是第二具棺木,男墓主保存完整,面容清晰。其身穿金丝龙纹官袍,腰佩和田青玉腰带,说明地位显赫。考古专家推测,男墓主应该为明代王室后人。可能是曾经叛乱的宁王后人,所以未...
唐山市民李学明在清理废墟时,发现一块刻有“官铁路界”的石料铁路界碑。据唐山文物部门称,该界碑系130年前修建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唐胥铁路时埋设的铁路界石,是中国最早的铁路界碑。 李学明说,这块界碑是在唐山老火车站即唐山南站南侧100米的地震废墟里面发现的,这块界碑高约1.5米,重达600多公斤。刚发现时看到上面隐隐约约好像有字迹,仔细擦拭后发现,上面清晰刻有“官...
日前,在朝阳镇刘巷村一处建筑上发现三块碑刻,经考证,这三块碑刻均来自祥云观。而编修于隆庆壬申年(公元1572年)的明《隆庆海州志》明确记载了这座道观。可惜的是,目前祥云观已经被拆毁,原址已成一方水塘。 “祥云观”门楣刻于民国六年 在刘巷村一户居民家中,记者看到了刻有“祥云观”三个大字的一块长方形石碑,碑正面右侧刻有“民国六年̶...
日前,省考古研究所野外考古队,在阿城区大将军山一带考察,除发现一处遭破坏的金代贵族墓之外,另发现一处类似棋盘状的石刻,据推测是金代遗存。另有一处石刻诗遗迹现身,目前尚无法确定年代。 今年5月,省考古研究所派出专业队伍赶赴阿城区,在金龙山镇桦皮店村进行考古调查。考古队在亚沟镇至桦皮店新建的旅游公路主要分水岭阳坡一侧,开探沟130米。在一个探沟下深约80厘米处,发现了沟状痕迹。沟状痕迹向西延伸,与三...
11日,沂水纪王崮春秋古墓的文物提取工作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古墓东侧约10米处的土堆上,有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植被和土层。据考古专家介绍,根据此前的勘探结果发现,古墓南侧有土层变化现象,不排除还有大墓的存在。 据了解,自纪王崮春秋古墓被发现以后,考古人员在对这座大墓进行发掘的同时,还对古墓四周地区进行了全面、仔细勘探。令考古人员感到欣喜和意外的是,就在这座春秋古墓的南侧进行土壤勘探时,发现有明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