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14日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获知,考古人员经过半年多的考古发掘,首次在俗称“百戏俑坑”发现存在着由长形方木构建的“封门”,从而为研究秦始皇陵陪葬坑,尤其是秦兵马俑坑的焚烧现象等,提供了最新资料。 秦始皇陵“百戏俑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东南方的内外城墙之间,是与俗称的石铠甲坑相距甚近的一个陪葬坑,曾在1999年第一次考古试掘中...
河北省内丘县官方5月24日发布消息,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发掘队已开始对位于内丘原县城的6座隋唐时期邢窑窑炉展开封闭发掘,现场正进行平整考古发掘和布方布局工作,在清理过程中发现丰富的瓷片堆积层。 “目前我们正在对明清时期的文化层,包括一些夹杂的现代遗迹进行细致地剥离。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已经显现出3处隋唐窑炉的窑顶。同时,在已出现的瓷片堆积层中,发掘出大量含有各种釉色的瓷器、陶器、唐三...
近日,永兴县文物普查队在该县碧塘乡开展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座元代建造的军事防御古寨。 经当地文物专家考察鉴定,该寨名为“北寨”,位于碧塘乡龙王岭半山腰。寨堡北靠香炉峰,东、西、南面均为悬崖峭壁,易守难攻。寨子设有南门、北门和西门,寨门与寨墙用红岩条石砌筑,寨墙厚1.7米、高3.4米,北门和寨墙保存较完整。由于年代已久,整个寨子掩映在茂密树丛中。寨内仍保留一幢清代晚期民居建筑...
近日,一件清朝道光年间早期的圣旨《奉天诰命》在宽城孟子岭乡被发现。这件圣旨是宽城文保所珍藏的史料之一,也是宽城仅有的一件圣旨。 圣旨是历代帝王下达的文书命令及封赠有功官员或赐给爵位名号时颁发的诰命或敕命,此幅圣旨即为诰命授予,材料为五种颜色的提花锦缎,以卷云图案为底纹,绚丽多姿,雍容华贵。望之令人顿生威严肃穆之感。 “这是我们在孟子岭乡征集文物时发现的,圣旨所在地在喜风口,辗转流落...
近日,广西兴安漠川乡海底龙宫景区在开展周边旅游资源调研时,在湘桂茶马商道漠川境内发现最小的虹式石拱桥,桥孔跨1.8米、高1.5米、桥面宽2.15米。据了解,桥体用9块5面石拱成,这是广西目前发现的最小的石拱桥。到目前已在湘桂古商道漠川段发现保存完整的石拱桥7座。
同治年间示禁石碑 从碑文上可以看出晚清时期福州山村组队强乞,搬无名尸讹诈成风,官民联手打压不良风气 前天,福州李林洲先生途经闽侯竹岐乡里洋村时,在当地“仙殿古迹”的古庙大门边上,看到了一块立于同治四年(1865年)的清代示禁碑,碑文上提到当时几个县府联手打击劫匪强乞、勒索、移尸图诈等“犯罪行为”的情况。 为何在晚清时期会突然多出了这么多流民、乞...
“提起白瓷不可不提邢窑。此次挖掘的古窑对研究白瓷的意义很大,是一个重大发现。”6月9日,著名文物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耿宝昌应邀来内丘县参加中国文化遗产日河北主会场活动时,对邢窑遗址内丘城关窑区考古发掘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 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耿宝昌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陶瓷及其他古代工艺品的研究工作,重点研究历代陶瓷,曾撰写国内首部古陶瓷研究鉴...
徐州在和平大道工地汉墓群首次发现完整汉代木质棺椁,目前被移至博物馆继续发掘。专家透露,附近还有规模更大的西汉土坑木质棺椁墓。
砖雕壁画局部 穹窿顶墓室 近日,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配合市区大岭路南段化工厂改造工程的文物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位于工地东侧的一座金代砖室壁画墓。该墓坐北朝南,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口距地表深0.5米,南北宽分别为0.6米和0.67米,深4.3米,整体形状近长方形竖穴土圹式。甬道口为平顶,高1.4米,宽0.55米,进深0.5米,甬道口向南有两道封门(砖封和土坯封门...
石井岩洞堡门匾。龚健耕 何志军 摄影报道 6月12日,汝城县文物部门在该县马桥乡西览村石子坳山麓,发现一处始建于西晋的古洞堡民防军事遗址石井岩洞堡。 该洞堡距西览村1.5公里,系利用天然喀斯特溶洞加工成的民防工事。文物部门在马桥乡政府及西览村村民的配合下,对石井岩进行了初步考察。 洞堡洞口被浓密的灌木丛遮盖,较为隐蔽。洞口高约20米、宽约11米,用岩石砌筑的防御城墙工事高约12米、宽约9米,...
山西省吉县发现的疑似6200年前某位女娲的“皇帝遗骨”事件近日在网上引来众多质疑。网民们认为,女娲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形象,用考古去证实显得荒诞。同时,一些网民质疑这次考古发现背后有商业操作的背景,表示考古不能被经济利益所“绑架”等。 女娲究竟是神还是人?“皇帝遗骨”的背后是不是有旅游公司的炒作推动?新华社“中国网...
近日,攸县文物管理局考古工作人员在例行考古调查过程中,在该县菜花坪镇东联村新屋组发现一处宋代窑址。 据考察,该窑址位于新屋组东南200米,洣水以西500米二级台地。因村民耕种活动,表层窑外堆积扰乱较严重。堆积大致呈长方形分布,厚度50 至100厘米,面积7500平方米左右。发掘出来的残次陶瓷器可辨器形有壶、罐、碗、盏等,灰白或褐红色胎体,釉层以青色、黄绿色和酱色为主。窑具有匣钵和垫烧器,其中饼...
近日,永兴县文物普查队在该县碧塘乡开展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座元代建造的军事防御古寨。 经当地文物专家考察鉴定,该寨名为“北寨”,位于碧塘乡龙王岭半山腰。寨堡北靠香炉峰,东、西、南面均为悬崖峭壁,易守难攻。寨子设有南门、北门和西门,寨门与寨墙用红岩条石砌筑,寨墙厚1.7米、高3.4米,北门和寨墙保存较完整。由于年代已久,整个寨子掩映在茂密树丛中。寨内仍保留一幢清代晚期民居建筑。寨子周围有10余处采...
近日,攸县文物管理局考古工作人员在例行考古调查过程中,在该县菜花坪镇东联村新屋组发现一处宋代窑址。 据考察,该窑址位于新屋组东南200米,洣水以西500米二级台地。因村民耕种活动,表层窑外堆积扰乱较严重。堆积大致呈长方形分布,厚度50 至100厘米,面积7500平方米左右。发掘出来的残次陶瓷器可辨器形有壶、罐、碗、盏等,灰白或褐红色胎体,釉层以青色、黄绿色和酱色为主。窑具有匣钵和垫烧器,其中饼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