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黑陶双系壶,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高11.5cm,口径6.5cm,足径8.2cm。 壶口微外撇,口沿两边置双系。长颈,下部渐广,至肩凸起,扁腹,圈足。足上镂有八个小孔。底外凸。造型规整,胎薄体轻,表面经过打磨,光泽可鉴。据科学测试,龙山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400—前2000年。 龙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龙山文化陶器以砂质黑陶和泥质黑灰...
红陶平底碗,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高6.7cm,口径18.2cm,底径6.4cm。 碗敞口,口以下渐内收,平底。泥质红陶,胎壁薄厚不均。磁山文化陶器以红陶为主,碗是其中较常见的器形之一。此碗制作工艺明显带有新石器时代中期陶器的特征。 磁山文化因最初于1973年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而得名。据科学测试,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属于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近年来对红山文化考古研究发现,红山文化墓葬随葬品较少且唯有玉器,这就表明红山文化盛行“唯玉为葬”的习俗。 据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绍,红山文化史前先民侧重于以玉器随葬,“唯玉为葬”是中国史前墓制的一大特色,在同期原始诸文化中独树一帜。红山文化随葬的玉器主要有玉猪龙、玉箍形器、勾云玉佩、玉龟、玉璧、玉鸟、玉鸮等。 红山文化先民借助玉贯通天...
建国以来的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我国制造和使用玉器的历史源远流长。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玉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物质文化遗物,不仅在中华大地上有着广泛的分布,而且在各个历史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时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在中华文明史上形成了经久不衰的玉文化传统,这是中国文化之所以能独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重要原因之一。 既然玉器和玉文化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学术界本该予以高度重视。但...
中国是一个与玉有着不解之缘的国度。几千年来,玉在国人的心目中一直处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接受人的崇拜,继而成为一种信仰。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就像一根坚韧、璀璨而又不断延伸的玉带,一直镶嵌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成为华夏文明不可无或缺的重要内容。 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以现实乃至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的玉文化应该是国粹中的国粹。这是基于其在石器时代便发其滥觞——简言之,所谓玉文化,是人...
南阳是我国最大的玉器交易集散地,玉文化产业已成南阳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建设全面小康的进程中,以玉雕业为载体的玉文化产业如何取得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并进而促进南阳经济发展,值得深入探讨。 一、南阳玉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要协调好的几个问题 (一)如何协调玉文化大众化与艺术化的关系 作为玉文化载体的玉雕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在国际上享有“东方艺术”的美誉。而当前的形势是,玉雕制品的产业化大规模生产,使...
中华玉文化经历了神玉一王玉一民玉的三大阶段 一、 神玉阶段,距今10000年一距今4000年 首先于我国东北、东南、长江中下游及西北等地蕴藏丰富的五大玉资源的产地之上,促使史前社会有了巨大,惊人的发展,形成三大玉文化板块及五支玉文化亚板块,为中华文明铺设了奠基石。 1、五大玉资源及产地: (1)“殉玎琪”即东夷玉,主产地今岫岩县; (2)“瑶琨”即越玉,主产地今溧阳小梅岭、茅山; (3...
红山文化中有一类造型奇特的玉器被称作为玉猪龙。它肥首大耳,吻部平齐,鼻梁上带有明显的皱纹。这些特征使它的头部看上去特别像猪,而蜷曲无足的身体说是像龙,到不如说有些像虫。这种猪首龙(虫)形的怪物在自然界很难找出它的原型,因而显得十分神秘。 玉猪龙的背部均有一两个对钻的圆孔,似可作饰物系绳佩挂。据出土时成对位于死者胸前的情况看,用作佩饰的可能性极大。但高度达15厘米以上的大型玉猪龙,就其重量来说已不...
中国古代玉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兴隆洼文化玉器的发现表明,使中国古代用玉的历史可追溯至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用玉最久远的民族,玉器可以当之无愧地誉为中华文明的第一块奠基石。随着中国考古学框架体系的建立和考古发掘出土玉器数量的日益增多,对中国玉文化起源的探索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课题。鉴于兴隆洼文化玉器是迄今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玉器,对该文化玉器类型、雕琢工...
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许多生动的故事,就算是普通市民也可以通过观看展览,遥想先民的原始生活状态,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环境。昨天,在嘉兴考古新发现成果展上,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明达带着我们一起感受了良渚文化的魅力。 鼎、豆、壶背后的饮食文化 在展馆中,最多见的是一些陶制的鼎、豆、壶之类的器皿。这一件件文物看似破烂,其实大有来头。在新发现的良渚时期的墓葬群中,它们无不以三组合的形式出现,生动地说明了当...
中国古玉器不仅有着8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着丰富多彩的品种,而且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也是玉器之所以成为历代官吏显示身份地位的随葬品、古玉器之所以成为重要的文物、之所以构成中国玉文化体系的原因。 中国古玉器的文化内涵不仅包括设计艺术、碾琢工艺、文字记载等,而且还包括古玉器的丰富的价值、礼仪功能。宗教功能、经济价值和装饰功能。 古玉器的政治价值表现在古玉器是社会等级制的物化,是古代人们道德和...
在近万年开发和利用玉的历史中,与中国玉器有关的一切物质、精神之东西,早已构成了独特的中华玉文化。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册,玉文化侵润到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文化、伦理道德和宗教等各个领域,玉充当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治国安邦的作用。 从中国古代国家政治理论角度释义: 从地位上讲,玉被推崇为天地 万物的主宰; 从成因上论,玉被解释为天地之精华; 从礼仪上曰,玉被标榜为道德的楷模; 从功能上说,...
经济新常态下,艺术品收藏市场将遭遇什么样的机遇与危机?作为企业家,应该有什么样的文化担当精神……10月24日,由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兴伟集团联合主办,《藏天下》杂志社承办的2015首届中国收藏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兴伟石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中国期刊学会会长石峰,全国人大新闻局原局长、国务院参事郭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健,中国新闻社原社长郭招金等文化产业及新闻部门的相关领导、...
灰陶深腹双耳罐,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高15.2cm,口径13.8cm,底径6cm。 罐直口,深腹,下腹内收,平底。腹中部有对称的圆形饰物,器身有麻布纹。 磁山文化陶器以红陶为主,也有少量泛灰色的器物,有泥质与夹砂两种。灰陶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成为陶器中的主流产品,夏商周时期更是大量烧造。灰陶的形成是因为陶器在弱还原气氛中烧造,陶土中的氧化铁不能被充分氧化,因而呈现出氧化亚...
红陶三足钵,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高8.1cm,口径21.3cm,足距15cm。 钵敞口,圜(huán 音环)底,下承以三足。泥质红陶。此钵制作方法比较原始,系采用泥条盘筑和捏塑法成型,器形欠规整,器壁凹凸不平。此种三足钵是磁山文化陶器中的典型器物。 泥条盘筑法是最古老的陶器制作法之一。将制作陶器的粘土搓成细条状,然后从器底起依次将泥条盘筑成器壁直至器口,再用泥浆把缝隙抹平粘合的过程。为了使器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