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出土文物是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见证物。在甘肃省秦文化博物馆里就有这样两件出自大堡子山的国家一级珍贵文物——青铜鎛钟和陶质歌唱俑。它们是春秋时期秦人辉煌历史的见证,也是礼县山歌悠久创作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众所周知,早在《诗经》成书之前,各地乐曲创作、演唱已经相当成熟,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也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诗经》中的《风》即是这方面的代表。《风》又称《国风》,是乐官奉王命从当时的十五个国...
茶香四溢,人潮涌动。昨天,在市中兴大桥北外滩一号,湖州陆羽茶文化博物馆开馆。作为中国·湖州陆羽茶文化博览会暨中国(浙江)丝瓷茶与人类文明学术研讨会系列活动之一, 300多名来自国内外丝、瓷、茶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嘉宾一同进馆参观。 当记者走进湖州陆羽茶文化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茶圣”陆羽像。陆羽在湖州的诗茶情缘可谓深厚,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是陆羽栖身湖州时所著。《茶经》的...
资料图 长山县,是金华在汉代时的旧名,以县东北长山为名。汉献帝初平年间,从乌伤县(公元前222年建县)南部划分一块区域出来,设立长山县,县域大致含今天的婺城区、金东区和兰溪市。 东汉末,会稽郡西部都尉治所从钱塘县迁至长山县;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前266年),分会稽郡西部置东阳郡,长山县为其郡治。自此,以长山县域为金华一带行政中心的格局便一直延续至今。 一个博物馆展陈疑问,引发一场...
遗产编号 ⅲ―2 所属地区 河北·秦皇岛·昌黎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河北省昌黎县 申报日期 2006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历史悠久,南...
遗产编号 ⅲ―2 所属地区 山东·济南·商河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山东省商河县 申报日期 2006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历史悠久,南宋...
遗产编号 ⅲ―2 所属地区 山东·青岛·胶州市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山东省胶州市 申报日期 2006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历史悠久,南宋...
遗产编号 ⅲ―2 所属地区 山东·烟台·海阳市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山东省海阳市 申报日期 2006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历史悠久,南宋...
遗产编号 ⅲ―2 所属地区 陕西·榆林·绥德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陕西省绥德县 申报日期 2006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历史悠久,南宋...
遗产编号 ⅲ―2 所属地区 辽宁·抚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辽宁省抚顺市 申报日期 2006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
遗产编号 ⅲ―3 所属地区 河北·石家庄·井陉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河北省井陉县 申报日期 2006 河北省石家庄井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河北的西陲,东距省会40公里。 井陉拉花产生并流传于井陉县境内,是一种当地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明清,源远流长。井陉拉花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之时的街头广场花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井陉拉花经...
遗产编号 ⅲ―4 所属地区 广东·湛江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广东省湛江市 申报日期 2006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间广泛分布,其形式品种的多样,是任何其他民间舞都无法比拟的。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以数人集体祭龙求雨的文字;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记录中已有明确的各种舞龙求雨的记载;此后...
遗产编号 ⅲ―4 所属地区 广东·汕尾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广东省汕尾市 申报日期 2006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间广泛分布,其形式品种的多样,是任何其他民间舞都无法比拟的。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以数人集体祭龙求雨的文字;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记录中已有明确的各种舞龙求雨的记载;此后...
遗产编号 ⅲ―4 所属地区 浙江·金华·浦江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浙江省浦江县 申报日期 2006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间广泛分布,其形式品种的多样,是任何其他民间舞都无法比拟的。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以数人集体祭龙求雨的文字;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记录中已有明确的各种舞龙求雨的记...
遗产编号 ⅲ―4 所属地区 浙江·湖州·长兴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浙江省长兴县 申报日期 2006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间广泛分布,其形式品种的多样,是任何其他民间舞都无法比拟的。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以数人集体祭龙求雨的文字;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记录中已有明确的各种舞龙求雨的记...
遗产编号 ⅲ―4 所属地区 浙江·宁波·奉化市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浙江省奉化市 申报日期 2006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间广泛分布,其形式品种的多样,是任何其他民间舞都无法比拟的。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以数人集体祭龙求雨的文字;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记录中已有明确的各种舞龙求雨的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