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一字城西城墙上段遗址航拍图 通讯员 周寅寅 记者 邹飞摄 南一字城防御体系效果图 商报记者 刘晓娜 实习生 黄玉熹 700余年前,合川钓鱼城之战,改写了中国乃至欧亚历史。今天游客们眼中的钓鱼城,或许只是山顶2平方公里左右的平地。能够抵抗蒙军达36年的城,难道只有这么大? 昨日,重庆市考古所副所长袁东山公布了钓鱼城的最新发现:真实的钓鱼城面积应由原来认为的1.9平方公里扩为13余平方公...
昨日,考古专家、重庆市考古所副所长袁东山对外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古钓鱼城面积应该超过13平方公里,要比现在我们看到的钓鱼城大5倍以上;威名远扬的“一字城”是正宗的“重庆造”,它在元代通过战争远传东南亚。 ...
湖北荆州考古人员日前在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干线施工地的一批战国古井中发现竹简。这批竹简印有古代楚国文字,目前专家正在对竹简文字内容做进一步研究。这是我国首次从古井中发现战国竹简。 记者从荆州市博物馆了解到,竹简共五片,长20厘米左右,宽不过1厘米,出土时装在一个竹筒里。由于年代久远,竹筒出土时已经破碎,和竹简混在一起。从清洗好的竹简上可以辨认出“一”...
新华网武汉7月18日电(记者冯国栋 李思远)湖北荆州考古人员日前在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干线施工地的一批战国古井中发现竹简。这批竹简印有古代楚国文字,目前专家正在对竹简文字内容做进一步研究。这是我国首次从古井中发现战国竹简。 记者从荆州市博物馆了解到,竹简共五片,长20厘米左右,宽不过1厘米,出土时装在一个竹筒里。由于年代久远,竹筒出土时已经破碎,和竹简混在一起。从清洗好的竹简上可以辨认出“一”...
一名考古学家在洛阳市发现的一个墓穴中把壁画拓到一张玻璃纸上。 中国洛阳以古墓博物馆闻名于世,是游客和考古学家都特别喜欢的地方。随着一个被认为有1100多年历史墓穴的发现,这座河南省城市似乎比以前更加热闹了。 关注这一发现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纷纷赶到现场,解读它的碑文,描摹它的图形和图案。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弄清楚谁是这个古墓的主人。考古学家...
古墓内的壁画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这四句话说的是二十四孝图中的“孟宗哭竹”,可谓家喻户晓。12日上午,记者在宜阳县韩城镇仁厚村采访时获悉,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此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座北宋时期的土洞形壁画墓,墓室墙壁上绘有精美的壁画——包括“孟宗哭竹”、“王祥卧冰”等二十四...
近日,市民拨打我们栏目热线,说新泰天宝镇石刻又有新发现。石刻内容是什么?承载着什么历史故事呢?记者跟随泰山学者周颖前往天宝镇一探究竟。 在天宝镇寨山前村,记者一行来到位于半山腰的一处200平方米左右的平台旁,几处凸起的大石块中,一块高约1米、宽约2米的石头上有清晰的字迹,能轻易辨认出“治平”二字。附近村民告诉记者,这处平台传说为点兵台,以前有战争时,大将军要先在这块平地上...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昨日报道,秘鲁沙漠发现史前巨鲸化石(右图),但风化作用正威胁及破坏这些珍贵的化石,地质学家正在争分夺秒地想办法保存它们。 报道称,专家们是在秘鲁南部的Ocucaje沙漠发现这些巨鲸化石的,一共有15个,形成了一个壮观的“巨鲸墓”。相信它们是生活在300万至2000万年前的巨鲸。 秘鲁地质矿业冶金研究院专家指出,发现化石的地方数百万年前曾发生火山爆发,...
南一字城西城墙上段遗址航拍。 市文物考古所供图 华龙网发 南一字城防御体系数字效果图。 市文物考古所供图 华龙网发 重庆合川钓鱼城考古又有新发现!今日,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副所长袁东山向华龙网记者透露,考古专家于去年在钓鱼城新发现南一字城西城墙上段,对其考古发掘帮助人们全新认识了钓鱼城的防御体系。据悉,作为钓鱼城最主要的防御建筑,重庆人在700多年前发明的“一字城”,曾...
在以色列一个古罗马要塞发现的金币。这些金币是基督教士兵按照医院骑士团的命令埋入地下的,当时十字军面临一支庞大的穆斯林军队的猛烈进攻 为了防止被人发现,金币被藏入一个破罐中。即使在1265年,这罐金币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已经变成废墟的十字军要塞。对这里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医院骑士团的了解 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天国王朝》剧照,奥兰多-布鲁姆在片中饰演一名十字军战士 已变成废墟...
近日,太和县马集乡港集村村民发现一处洞穴,经初步鉴定,疑似汉代古墓。 据马集乡政FU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日前,港集村村民挖池塘时,发现水下有个洞穴,同时打捞出少量古代钱币、陶器等物品。后来,有人将这些物品带到合肥。业内人士看后称,陶器为汉代物品。 当地村民随即将这一消息上报至乡政FU,马集乡党委政FU高度重视,迅速派人实地查看,确认信息无误后,上报至县级相关部门,并安排人员对现场进行保...
随州市曾都区东城办事处文峰塔社区十组居民,近日在拆迁一片房屋地基时,发现了19座春秋时期古墓。目前,省考古队专家已进驻,正组织抢救性发掘。 记者看到,最大的古墓8.5米宽、9米长,紧连着有3米宽的墓道。与之相距10多米远的一座古墓占地近50平方米,另外17座古墓相邻四散分布,几乎都在居民原房屋地基下面或附近。 专家初步分析认为,此次发现的是春秋时期古墓群,比擂古墩出土编钟的战国晚期古墓要早数百...
潜山县余井镇柴各村牛形组发现一夫妻合葬墓。7月1日,潜山县文物管理部门在古墓现场,根据所挖掘的文物,初步确定系南宋墓。 据了解,古墓系当地修路时发现的,文物部门在古墓内挖掘出古钱币及一些瓷碗等,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7月14日,本报报道了太和县马集乡港集村村民发现一水下洞穴的消息。据阜阳市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教授韩自强推测,此洞穴应为西汉早期墓葬,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 出土物品兼具秦汉风格 据韩自强介绍,该墓穴出土的物品包括半两钱、直口圆腹平底罐、黑衣灰胎陶豆、绳纹圜底罐以及部分残骨骼。 相关物品出土后,有关人员一度认为,此洞穴应该是秦朝墓葬,但经过具体分析后,应该为西汉早期墓葬,因为出土物品兼具秦汉...
记者从河南省文物局了解到,经过半年多考古发掘,位于河南浚县的隋唐时期国家官署粮仓——黎阳仓逐渐揭开神秘面纱,已探明的84个仓窖可储粮3000多万斤,能供8万成年人食用一年。 黎阳仓始建于隋朝,距今1400余年,是隋唐时期重要的国家官署粮仓,其遗址长期以来备受考古界和史学界关注。 现场考古专家介绍,黎阳仓仓城平面布局近正方形,东西约260米,南北约280米,总面积约788...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