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现场 日前,在位于沈阳北中街一处工地上,一组清代的早期建筑群遗址因施工重见天日。7月31日,记者从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近3个月的勘测、考古发掘,证实该处遗址为为努尔哈赤的住所,俗称罕王宫。在罕王宫南侧偏西不远还发现了豫亲王府遗址。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二队队长赵晓刚,根据清满文老档中的《盛京城阙图》中所绘的“太祖居住之宫”的位置,又结合遗址现场出土的建筑基...
南汉瓷莲花座。 北宋青釉瓷薰盖。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东风中路S8地块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刘力勤 李启俊 摄 7月29日下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公布了一个重要考古发现:从今年2月底开始,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东风中路转仓边路地段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近半年的努力,揭露面积350平方米,清理汉至民国时期水井近40眼,发现大型汉代木构水渠和唐末五代时期大面积垫土等重要遗迹,出土...
记者7月30日从海南省文体厅获悉,在刚刚结束的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巡查和执法督察工作中,考古人员新发现海南西沙群岛海域水下文化遗存12处。 海南省文物局水下文物工作负责人黎吉龙介绍说,此次巡查工作,由多个省市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共同组成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执法督察队,航程约400公里,潜水员下潜260人次,潜水时长达220小时。在西沙海域珊瑚岛东侧投放了目前最先进的水下机器人,在40米水深进...
运送到大洪山宝珠峰慈恩寺金顶地宫前,工作人员量缸的高度。贺晓利 张伟摄 左勇的奶奶对保存了50多年的坐化缸显得依依不舍。贺晓利 张伟摄 保存坐化缸的左家孙子左勇(右一)。贺晓利 张伟摄 近日,湖北随州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在当地村民左勇家发现一口古代高僧“坐化缸”。此时,左勇一家祖孙三代已保护这口坐化缸50余年。得知此缸是贵重文物,左勇近日在家人支持...
本报讯(驻海南记者张钺)记者7月30日从海南省文体厅获悉,在刚刚结束的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巡查和执法督察工作中,考古人员新发现海南西沙群岛海域水下文化遗存12处。 海南省文物局水下文物工作负责人黎吉龙介绍说,此次巡查工作,由多个省市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共同组成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执法督察队,航程约400公里,潜水员下潜260人次,潜水时长达220小时。在西沙海域珊瑚岛东侧投放了目前最先进的...
近日,乐亭县在发展大道建设工程中,发现一盒墓志铭。墓志铭高77公分,长77公分。因为墓志铭腐蚀比较严重,部分字迹模糊不清。经这县有关部门鉴定,碑额书有:明中宪大夫四川马湖府知府王公墓志铭。 据了解,清光绪三年据《乐亭县志》记载,马湖府知府王公乃王浑然,是明代南京户部尚书王好问之子,2011年,在这县古滦河生态公园建设工程中,曾在此处发现王好问的墓志铭和神道碑。 王浑然注重孝道,酷爱读书,明万历...
【核心提示】鉴于以往的发现,本年度考古队在曼布鲁伊又选取了3个发掘点,分布在曼布鲁伊村的伊斯兰墓园和该村最古老的清真寺之间,有望进一步摸清曼布鲁伊聚落的布局,获得更早期的遗存。同时,考古队还在马林迪市的老城区选取了2个发掘点,希望通过发掘了解15世纪以前马林迪老城的规模与建制,证实马林迪城的历史。 记者获悉,7月中旬,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肯尼亚国立博物馆联合实施的中肯联合考古项目陆地考古部分...
#广州要闻#【东风路考古发现大型汉代生活遗址】今年2月初考古人员进驻位于东风中路的考古现场,经历了近半年的发掘获得重大发现。考古人员在一处5米深的断面发现了汉、唐、宋、明、清和民国时期的遗迹,并找到了每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前后跨越2000多年。证明这一带一直以来就是广州人重要的生活场所。
最重大发现当属东汉水渠遗迹,证明该路段在东汉时期为水域 考古研究发现,现在高楼林立的仓边路,在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仍然是一片水域。 昨日下午,有关部门在东风中路与仓边路交界的西侧,挖掘出东汉至今的遗迹。最重大发现当属东汉水渠遗迹,证明该路段在东汉时期为水域。此外,还发现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六百余平方米的高规格建筑,为该时期城外建筑之最,原址上出土的器物均较高规格。这片遗址还挖掘出古井4...
投票规则 1、请投票人从所列的60项山西重要考古发现候选项目名单中,选择10项进行投票,并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工作单位、详细地址等个人信息。 2、每一个IP只能进行一次投票。 3、投票时间:2012年6月9日——8月20日。 评奖说明 1、本次投票评奖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最终结果完全由公众投票产生,得票最高的前10项将作为本次活动的&r...
万州区博物馆业务部主任李应东在整理墓碑。 “王站长,涪溪口发现了抗战士兵墓碑!”日前,万州区新田镇文化站站长王大方接到一个村民的电话。王大方将信将疑地跑去一看,江边果真散落着数块简易的石质墓碑。 重庆地区尚未发现如此规模的抗战士兵墓碑,为什么它们会在这里出现?这些墓碑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7月27日,记者来到万州,就此进行了采访报道。 现场:新田镇涪溪口岸边发现...
器物修复人员在修复出土陶器。 形状罕见的出土陶器。 昨日,五华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向媒体通报,五华狮雄山建筑遗址挖掘现场近日发现西汉时期墓葬,为整个粤东地区首次发现。同时,被列入我省首批八大遗址之一的狮雄山建筑遗址保护规划工作昨日正式启动。 发现近50枚钤印封泥 记者昨日在狮雄山建筑遗址发掘现场看到,考古工作已接近尾声,考古人员正在进行紧张有序的发掘。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出土器...
万州区博物馆业务部主任李应东在整理墓碑。 “王站长,涪溪口发现了抗战士兵墓碑!”日前,万州区新田镇文化站站长王大方接到一个村民的电话。王大方将信将疑地跑去一看,江边果真散落着数块简易的石质墓碑。 重庆地区尚未发现如此规模的抗战士兵墓碑,为什么它们会在这里出现?这些墓碑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7月27日,记者来到万州,就此进行了采访报道。 现场:新田镇涪溪口岸边发现墓碑...
近日,松阳县史志办在对现有的党史资料进行全面清查登记时,从一盒未登记的收集资料中,发现一本于1940年印刷的红色革命文物。 这本无意间找出的泛黄的小册子,一眼看去只有普通书本的三分之一大,体积实在太小,当初搜集到史志办时并没有被立即发现。 松阳县史志办综合科科长 王香花:这5盒没有目录的,我就拿出来看一下,原来是2006年搜集上来的档案。我看看这有一本小小的东西,翻出来看一下,表面上是《基础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