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专家在拓片 四川博物院复制的四件国家一级文物的“克隆体”将安家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 由四川博物院馆藏的水陆攻战纹铜壶、曼衍角抵图浮雕石棺、荷塘渔猎画像砖和渔筏画像砖等四件国家一级文物,不久将出现在新开馆的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展厅里。不过别着急,您依然能在四川博物院内目睹这些四川“宝贝”的风采,远赴上海的是专家利用现代科技复制的“克隆体...
由中科院院士干福熹发起,中科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主办的“科技与考古——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和融合研讨会”日前在沪举行。与会的30余名专家对我国科技考古的现状既喜又忧,呼吁有关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科技考古事业的支持,积极促进科技与考古的融合。 专家们围绕古代材料科技发展史、史前中西科技文化和经济交流、丝绸之路和古代交通、科技考古方法的创新及发展和困境、自然科学和人...
经过2年的整修,西安事变纪念馆昨日以新面貌免费向公众开放。馆中增添了以前未展览过的文物,并采用了多种展示手段。 历史再现 高科技模拟“西安兵谏” 纪念馆由张学良生平陈列、杨虎城生平陈列等五个陈列与公馆旧址风貌共同构成展示内容。走进主题陈列《历史的转折——西安事变史实陈列》,西安事变大型主题浮雕展现眼前,向前走,面前出现写着“反对华北...
由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协作的国家科研项目——“书画真伪科学鉴定系统”将于7月下旬启动。此科研项目旨在将科学技术手段引入书画真伪鉴定中,建立以传统经验鉴定为主、科学技术手段为辅的书画真伪科学鉴定体系。这在书画鉴定领域是一个全新的举措,在规范艺术品市场行为方面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记者日前就“书画真伪科学鉴定系统”的相关问题专访了该项目的课...
从上周六起,一场免费的“两岸故宫宫廷画(高仿真)联展”在福州尚林书院举行。开展当天,不少参观者对模仿得惟妙惟肖的宫廷古画很感兴趣。 据北京故宫的专家曹老师介绍,故宫所收藏的宫廷古画珍品平均一两年才拿出来与大家见一次面,因此欣赏这些高仿品便成为领略古画神韵的绝好机会。 这些古画是怎么复制出来的?曹老师说,这是包含纳米技术在内的高科技与博物馆专家智慧的结晶,而非人工临摹,仿...
2009年11月3日,在陕西西安举行了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文物保护、西北大学光电技术与功能材料及应用等五家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揭牌仪式。参加揭牌仪式的有科技部国际合作司马林英副司长、陕西省科技厅邱义路副厅长、陕西省文物局张文副局长、西北大学乔学光校长等领导及相关单位代表。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为落实《十一五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实现国际科技合作方...
“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这是西方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徐善衍教授看来,只要有空,多去科技馆、自然历史博物馆、天文馆等地方走一走,我们的科学素养就上来了。 昨天,恰逢浙江省科技馆新馆对公众开放3个月之际,来自美国、日本及国内科技馆界的130多位专家聚首杭城,探讨科技馆的创新与发展。 情境+体验+过程 国际博协执委、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
敦煌壁画斑驳、脱落的背后,竟然是盐类结晶在作怪;通过化学元素成分分析,出土自欧亚大陆的100多面汉代铜镜找到了同一个源头——我国中原地区……讲求实证的自然科学正以强有力的高科技手段,渗入考古研究。当“科技考古”在世界上风生水起之时,这一新兴学术领域,却在中国遭遇了发展瓶颈。 在昨天举行的“科技与考古——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和融合...
两年来随着故宫大修工作的进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古建筑的工作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积累。古建筑是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传统结构营造的,也是用传统技术使之延续至今。那么在今天的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引进现代科技是否正确,是否必要,引进中应该解决哪些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下面结合故宫保护工程实践,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利用现代科技,全面、深入、确切地认知文物建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
打造考古现场文物保护“航空母舰” 6月上旬,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考古发掘现场,停有一辆标有“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标志的卡车。 从外形上看,与一般的运输车辆没有太大的区别,但这不是用来载人载物的运输车,而是一台可移动的考古发掘现场实验室,是集文物出土空间信息采集、智能预探、应急处置与保护、环境监测与分析等功能于一身的考古现场文物保...
今年国庆,迄今国内地球生物演化最大特展将在厦门科技馆开展啦!科技馆首次联合国内多家着名自然博物馆为市民呈现最罕见的地球生物演变奇观。届时,中国古动物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昆明动物博物馆等馆藏精品将首次聚首科技馆。截止今日,亚洲象的化石及实体标本已抵达厦门,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科技馆紧张拼装中。最神秘的猛犸象还在千里迢迢赶往厦门的路上。 一馆看多馆,齐聚各馆馆藏精品 不用出厦门,在科技馆就能看遍...
中国字画的辨伪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一般最终的鉴定权都在资深老先生手里。但老先生的水平再高,谁又能保证其万无一失呢?谁又能保证同样资深的老先生对同一幅字画的真伪不发生分歧呢?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字画鉴定中现代化科技手段运用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在利用科技手段鉴定字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卢浮宫“协议” 1997年春,欧...
中国书画之造假,从古至今绵延不绝,现在更是处在“巅峰”期。客观地说,当今的书画伪作已不仅仅只是蒙骗那些艺术界外的普通消费者了,而是常常让那些知名的书画家和鉴定专家走眼,甚者令健在的被作伪(署名)者本人都真伪莫辨。 那么书画作伪“技艺”何以能在短短的数年间便“突飞猛进”、并频频“得手”呢?作者认为它与以...
9日上午,嘉陵江畔新落成的重庆科技馆观景广场上一片喜庆,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普活动启动暨重庆科技馆开馆仪式在此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宣布: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普活动启动,重庆科技馆正式开馆。 随后,薄熙来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共同触摸象征科普活动启动暨重庆科技馆开馆的水晶球。 中国自然...
中国科协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4日在中国科技馆新馆为巨型室内雕塑“生命螺旋”揭幕,这是该馆标志性展项之一。 巨型雕塑“生命螺旋”位于中国科技馆新馆南大厅,全高47米,直径6.4米,由新馆地下一层直冲顶层天窗,观众可以从地下和地上一至四层的不同角度观赏雕塑。 “生命螺旋”作者、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讲师张兆宏介绍说,巨型雕塑R...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