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太湖县晋熙镇晋湖村村民李敬华无意中挖出一古墓,考古专家从出土的文物初步鉴定,该古墓年代在西汉早期,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李敬华近日在盖新房挖地槽时,突然发现地底下有一块松土的地方,一直挖下去后,挖到一个陶钫,当时他自己怀疑那里可能是一个古墓,于是向县文物所进行反映。太湖县文物所考古工作人员随即前往事发地,正在太湖横山古文化遗址工作的省考古所专家也闻讯赶到了现场。经过两天时间的紧张发掘,考古人员...
广州日报讯 (记者卜松竹 通讯员易西兵 苗慧)广州首次发现南汉城墙——日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越秀区长塘街西侧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出一批民国、清、明、宋、唐及晋南朝时期文化遗存。其中一段南汉城墙散水遗迹最为珍贵,而同时出土的明代清花大碗和胡人俑灯也十分难得。 记者了解到,鉴于此次发掘的南汉城墙和散水遗迹具 有重要价值,城墙遗迹长3.6米、宽2.5米、高1.2米,约重10吨。文物部门已...
26日至27日,汉口崇仁路的武汉收藏品市场,举办本年度最大收藏盛会——2007年湖北大型古玩艺术品交流会。 交流会由省收藏家协会、武汉古玩业商会和武汉收藏品市场共同举办,交流内容有:古玩字画、玉器瓷器、古旧钟表、金石印章、中外相机、奇石根雕、中外钱币、票证债券、电影海报、古旧书籍等。 届时,全国千余名藏友将汇聚一堂,古玩专家到现场“鉴宝”。
2007年4月19日,拉萨市计明南加副市长主持召开藏热汉族墓地的保护协调会议。拉萨市规划局、建设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参加了会议。 计明南加副市长首先介绍了藏热汉族墓的历史状况和现存保护情况。藏热汉族墓地位于拉萨北郊城关区藏热乡附近的山脚下,据碑记载,墓地“起自乾隆六十年”(1795年),当时驻藏钦差大臣松筠、和宁及驻藏文武官员等捐资购买了这片荒地,“以备兵民...
我国石雕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河南沁阳大型砖室汉墓邓禹陵亟待保护和开发。 河南沁阳邓禹陵是我国发现设计较为奇特、做工较为精细的大型砖室汉墓。该砖室汉墓位于沁阳市区西5公里处,为东汉大司徒、高密侯邓禹的陵墓,总封土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共筑厅、堂、室12所,其厅堂布置格局为我国迄今发现汉墓中设计较奇、做工较精的王族建筑。其墓上的建筑石辟邪等物,为我国石雕艺术中不可多得的...
2007年5月14日拉萨藏热村汉族墓地附属建筑维修工程正式开工,工程预计于6月15日完工。 藏热村汉族墓地位于拉萨市城关区纳金乡,修建于1795年,由当时的驻藏大臣和驻藏文武官员等捐资购买这片荒地。墓地葬有反击侵略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和为西藏发展、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献出生命的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英烈。是一处反映中央政府有效治理西藏的重要历史见证。 此次对藏热村汉族墓地附属建筑进行保护维修,是我区开...
挖掘现场(大连商报图) [提要]大连金州一果园深处,工人们在开辟新路的同时也揭开了一个埋藏至少2000年千年古城的神秘面纱。挖掘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墓葬方式——瓮棺墓:由两个陶瓮套接形成一个墓具,里面装着未成年人尸体,而瓦房店陈屯也曾发现过数十座瓮棺,这让考古人员想到了一个“千年之谜”,2000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有未成年人成批死亡? 2000年汉城邑藏身...
挖掘现场 2000年汉城邑藏身金州农场 从金州到七顶山的公路,近期终于修铺到了金州三十里堡的国营农场。在一望无际的果园深处,工人们在开辟新路的同时,一个千年古城正悄悄地被揭开它神秘的面纱。10天前,大连文物考古专家在公路两侧的沟渠进行试探性的发掘,结果才挖了一米深,就发现了大量的汉代铜币、碎裂陶片以及 完整的城墙。专家相信,文物专家认为,这个名为马圈子的地方在3000年前就留下了人类的足迹...
出土的棋盘和棋子,玩法很像固原村民的“下方” 墓室还出现了砖石倒人字形砌法,能有效缓解外部压力,保护墓室完整 5月13日,记者在中宁“龙坑汉墓群”挖掘现场...
为配合萧县新宾馆建设,近日,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萧县文物部门共同组成的发掘队,对新宾馆建设工地进行考古发掘。萧县新宾馆建设工地位于县城西侧,凤山脚下。经文物部门考古钻探,发现有墓葬19座,其中砖室墓14座,竖穴式土坑墓5座。目前发掘清理工作已基本结束。文物部门正在进行后期整理研究。此次发掘共出土文物二十余件(套),有陶楼、陶案,陶灶,陶圈厕,耳杯,铜带钩,串饰,画像石等汉代文物,最引人注目的是...
崖墓,是古代墓葬的一种形式,在石岩上穿凿洞穴作为墓室,西汉后期在四川出现,后迅速发展,是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四川地区最富地方特色的一种丧葬模式,在很多地方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近来,渠县在进行地面不可移动文物复查时,在渠北乡境内发现了82座保存很好的崖墓,使该乡成为达州东汉崖墓数量最多的乡镇。近日,记者和渠县县委宣传部的人员一道,领略了这些千年墓穴的独特魅力。 峭壁上洞穴打凿精细 5月8日早...
沈阳文物考古研究所9日对外宣布,考古人员日前发现一个规模较大的汉代家族墓葬群。 据沈阳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一队队长肖达顺介绍,墓葬群位于沈阳市商业闹市区五爱街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是由建筑工人施工挖地基时发现的。经考古人员发掘,共清理出16座墓葬,其中有3座墓葬保存较为完好,里面发现了三个完整的祭台和两具不太完整的残骸。在墓葬群中还发掘出了大量的随葬品,主要是陶器制品。整个墓葬群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排...
新华网福州5月3日电(记者孟昭丽)记者从福建省博物院了解到,厦深铁路福建段发现了17处古代文化遗存,年代从距今10000年的旧石器时代延续至明清时期,这些遗存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厦深铁路福建段经过厦门市海沧、漳州市龙海、漳浦、云霄、诏安等县、区,全长179公里。为了配合铁路建设,福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漳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厦深铁路文物考古调查队,于...
同一区块已是第三次发现,此次发现的属多室墓 瞧,这就是挖掘出来的东汉墓砖。 本报讯(记者胡哲南)“经初步判定,这是一座东汉晚期的古墓。”昨天,永康市文物办主任陈景说,在该市经济开发区夏溪村后坟山一施工现场又挖到了一座古墓。 昨天上午,永康市经济开发区夏溪村一工地上的工人像往常一样忙碌着。突然,一块已经残缺的青砖从泥土里露了出来,随后,第二块、第三块又相继出现。好奇的工...
4月11日至19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市文物管理处与邹平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在邹平县东区某开发工地配合建筑施工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时,发现一处龙山文化至商周时期(距今4000年至2000年左右)的古村落遗址和5座西汉墓。这是滨州市继去年11月份在该工地发现10座东汉墓和一座珍贵的彩绘东汉画像石墓之后,又一重大发现,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据了解,龙山文化至商周暑期古村落遗址位于去年发现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