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吴静山作品《严子陵钓台》。 孔繁乐作品《青山自有千松伴》。 书画同源,中国绘画与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相辅相成。书法注重气势之美、意态之美、韵律之美。中国画,除了在笔墨运用上,与书法具有共同的规律性外,本身还带有强烈的书法趣味。此趣味在宋元以后兴盛而起的文人画中更加得到充分的发掘。“一默如雷吴静山书画展”于8月6日-21日在广东美术馆举行,为观众带来书画同源...
中国书画应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是历史的必然,既符合党中央的文化战略,也顺应广大书画工作者的心声,因此在画坛没有任何异议;有异议的是,“怎样走向世界”和“拿什么走向世界”。 笔者最近在《中国书画报》上接连读到两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堪称是对上述问题的两种针锋相对、截然不同的理解与诠释,其观点在当前中国画坛显然也具有一定的典...
■陈炳佳(广州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 我从不怀疑艺术的功能性。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教堂穹顶壁画,敦煌莫高窟、山西永乐宫的壁画等都是宗教功能性的绘画艺术经典,大卫的《拿破仑一世加冕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都是带有明显的为皇家贵族歌功颂德意旨的艺术杰作。虽然这些都是为宗教、历史、社会服务的“歌德派”绘画,但丝毫不损其作为...
宋代磁州窑 宋代磁州窑的成功不仅表现在器物造型设计艺术上趋向成熟完美,更突出地表现在装饰技艺的多样化,装饰题材的广泛,画面构图与色调对比灵活变幻的艺术处理。尤其在彩绘技艺方面,以绘画的笔法画图案,创造了陶瓷绘画性的装饰风格,为陶瓷装饰开拓了新路。 磁州窑图案装饰从局部看很有国画的特点,但整体装饰上则有图案式效果。如磁州窑白地黑花罐或四系瓶,器腹前后两面的相对部位画同式的开光,其内绘龙或凤纹...
7月21日,被誉为画坛耆宿、一代宗师、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段輗先生放下了伴随他一生的笔墨,带着对艺术的不断追求,驾鹤西去。段輗先生笔墨语言艺术曲高和寡,无论从书法、花鸟、人物、山水等中国书画艺术门类的传统功力,还是西方绘画的综合素养,段輗先生都是一位举国少有的书画大家,其作品笔墨变幻莫测,既苍莽厚重,更精神灿烂,一派英雄扛鼎之气派。段先生的离去,给江西画坛带来了损失,但先生的精神永存。本报谨以...
回望20世纪的中国画坛,会发现有两座工笔花鸟画“高峰”分别矗立于大江南北,一位是于非闇,另一位是陈之佛。他们不但给沉寂许久的工笔画坛中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其迥异、鲜明的画风也为今天中国画创作提供了经典的范本和启示。 7月25日,“妙于陈馨——于非闇、陈之佛精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集中呈现了北京画院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于非...
画院写生团在成都美协举行座谈会合影 江苏,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千载而下,书画家辈出。新中国成立后,江苏依然是书画家麋集之地,书画活动频繁。与当时美术界上下弥漫着一股取消中国画的虚无主义思潮大相径庭。 1956年6月1日,周恩来总理主持政务院会议,决定在北京和上海各创办一所中国画院。同年7月,上海中国画院开始筹备,由赖少其任筹委会主任,委员有唐云、潘天寿、王个簃、谢稚柳、刘海粟、伍蠡甫、吴湖...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林泉高致》)道出了士大夫讴咏自然,寄情山水的林泉之志。山水画,经过了长久的历史变迁,为什么在当代国人的精神生活中仍然有着重要的位置?究其原因,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深受道家影响,有在山水中陶冶性情、借山水抒情言志,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传统;而传统山水画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和深邃的博爱情怀,具有永恒...
新中国画院的成立是中国美术史上的大事,它拯救了当时濒临边缘化的国画艺术,并在继承与发展传统国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专题主要从史实出发,通过对建国初期国画危机、国画改造、新中国画运动等史料的深入分析……
陈炳佳(广州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 创始于隋,行成于唐,完备于宋,强于明,衰于清末的科举取士制度,在中国实施了1300多年。这种通过官方组织考试选贤举能、举荐官吏的制度,在中华文明进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世界贡献了“大考试”这一伟大创举。科举派生的两个最有影响的孩子便是“馆阁体”书法和“八股文”。到了晚清后,因为这种制...
学过声乐的人都知道:歌唱家需要天赋的好嗓音,更需要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处理,而这个处理便是“控制”。无论多么激昂的作品,歌唱家都不能使呼吸失控,应该用感情与技巧把气息控制好,以使每个音符、每句歌词都饱满而圆润。“控制”也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符号,是“中庸之道”的精髓。中国画用笔与书法用笔有着相同的要领,而书法里“逆入平出...
画院体制的建立,首先为继承和保护中国画传统,支持中国画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画面对社会现实,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画的革新和发展。最初进入画院的老一代画家们,正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努力与新时代火热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描绘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大好河山和生机勃勃的建设景象,形成了中国画的新面貌,从而实现了中国画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可以说,当年决定在北京和上海各成立一所中国画院,是周恩来总理在当时...
北京画院(原名北京中国画院)是新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画院。 1956 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上,著名画家叶恭绰和陈半丁共同提出“拟请专设研究中国画机构”的提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同年 6 月 1 日,周恩来总理主持国务院会议,通过了文化部“北京与上海各成立一所中国画院”的报告和实施方案。文化部中国画院筹备委员会经过一...
麦迪和他的作品。信息时报记者 周月 摄 为学中国画,4年前麦迪只身一人从伊朗来到中国。现在,他的国画作品已逐渐崭露头角。“很神奇,很有韵味”谈起国画之美,他如此评价道。 麦迪现在是华师国画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画工笔画、彩笔画等,此前和不少留学生一起开过画展。麦迪表示,打算下个学期开办一次个人画展,展出这几年的作品。来中国之前,他在伊朗读的也是美术专业,主要学习...
罗一平积雨空林烟50cm×50cm纸本设色2013年 罗一平峰攒僊境丹霞上244cm×122cm纸本设色2013年 “中国画是玩味的艺术”,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畅言: 罗一平很忙。他坐在广东美术馆的馆长办公室,不时有客人造访,电话也总是接个不停。管理美术馆,张罗各大展览,撰写论著,但他硬是在忙碌中挤出时间创作山水画。日前,他在广州艺博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