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高明克家族墓群出土的涂朱陶俑。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收藏的一幅《溪山雪境图》,被赞誉为“北宋妙品第一”。它出自我国著名山水画家高克明之笔。近日,成都龙泉的一片墓地中,考古人员意外发现了这名山西画家的墓葬。 高明克的墓葬藏于高氏家族14座墓葬中,于今年8月至11月期间,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清理而出。结合出土文字材料,考古人员得知,高氏后裔本是山东渤海人,北宋时居于山西,后在南...
成套的宋代仕女妆奁、颜色鲜艳的三彩俑、精致的玻璃发簪……12月12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发现基本未被盗扰的宋代官宦家族墓群,出土近500件珍贵的随葬器物。 据现场考古发掘领队龚扬民介绍,今年8月25日,龙泉驿区城镇化项目土地整理过程中发现这批砖室墓,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会同龙泉驿区文管所于8月28日正式开始对宋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至11月下旬,发掘工作基本完成,共...
12月8日,记者从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获悉,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天门市博物馆联合发掘的天门石家河遗址考古项目成功入选10项“重大田野考古发现”,是本次唯一入选的中国项目,也是石家河遗址继“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再获殊荣。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今已走过60多年的考古探索历程。遗址位于长江中游腹地、江汉平原北部与大洪...
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的专家近日来到千金陂遗址进行现场考察,认为距今1200多年的这个水利工程遗址从年代、体量、结构等方面来看,具有很高的价值。 抚州市文物博物管理所所长丁潮康告诉记者,千金陂是抚州古代水利工程,兴建时间可追溯至唐代,曾命名为华陂、土塍陂、冷泉陂等。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曾为其写下了赞美诗文《金堤赋》。 抚河是江西的第二大河,千百年来,人们在抚河上下游修筑了许多堤坝、水库...
陕西:刘家洼遗址发现规模最大春秋时期周系墓葬
日前,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和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的“五代十国考古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国内文博机构、高等院校的嘉宾和专家学者60余人齐聚广州,共同研讨五代十国时期的考古发现与历史文化面貌。 开幕式上,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总工程师刘晓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分别致辞。刘晓明指出,五代十国上承汉唐、下启宋元,是中国历史...
南宋杭州人的“自来水管”是木头造的。浙江在线记者 吴煌 摄 浙江在线12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马黎 通讯员 王平 孙媛)年底到了,各种盘点开始了,昨天,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年度大盘点出炉了。 截至11月中旬,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完成考古项目47项(包括杭州各区县)。其中考古调查1项,勘探38项,发掘8项。调查面积8平方公里,勘探面积近110万平方米,发掘总面积11650平方米。紧...
埃及古代文物部门称,埃及考古学家在南部城市卢克索附近的尼罗河西岸,发现了两座距今约3500年的古墓,出土了包括木乃伊,古埃及木制葬礼面具和小雕像,以及古埃及女神伊西斯(Isis)的木质雕像在内的多种文物。 当地时间2017年12月9日,埃及考古人员在尼罗河西岸的德拉阿布纳加(Draa Abul Naga)墓穴群中新发现Kampp 150墓穴和Kampp 161墓穴。 埃及文物部...
陕西考古发现65件彩绘泥塑佛头 为当地近年首次大批量发现
12月8日,记者从吉林长白山宝马城考古队了解到,经过近4年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基本摸清了宝马城遗址的基本形制和建筑布局。通过发现的玉册等文物,考古人员基本确认该遗址为金代长白山神庙故址,这是我国中原地区之外首次发现国家“山祭”遗存。 宝马城遗址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镇西北4公里处的丘陵南坡上,与长白山主峰相距约50公里。相传唐代一将军在此地得宝马,因此得名。 为了准确把握宝马城的...
记者10日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委宣传部获悉,在永顺老司城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中发现大型排水设施。这一重大发现,或许能揭开老司城城墙800年不倒之谜。 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是古溪州彭氏土司政权司治之地,是中国西南土司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彭氏土司政权历经五代、宋、元、明、清,历时800多年,鼎盛时期管辖范围涉及湘、鄂、川、黔、渝、滇等地。 2...
12月8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评选出10项“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天门石家河遗址考古项目成功入选,是本次唯一入选的中国项目。这是石家河遗址考古项目荣获“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再获殊荣。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上海市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海市文物局等承办,每两年举办一次。每届考古论坛会评选、公布全球范围内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和重大研究成果奖。201...
12月6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罗家坝遗址新发现距今5300年至45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罗家坝遗址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地处秦、楚、巴、蜀文化交界处,是我国目前所知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巴文化遗址,同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一样,改写了长江上游文明史。此次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不仅年代更早,更表明罗家坝遗址同时还是一处十分...
3000多年前,位于商周边陲的宁夏彭阳县新集乡路网纵横,铸铜作坊、制陶作坊中烟火冲天,匠人挥汗如雨,满载货物的客商从远方归来……华夏文明与戎狄文明在这里交汇融通。 今年4月,宁夏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的发现,让封存了3000多年的热闹景象再次呈现于世人面前,其中西周早期诸侯级别墓葬的发现使墓主人的“生活圈”逐渐浮出水面。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墓葬口小底大,呈甲字形,墓道通长20米,墓室中棺...
日前,萧县文物部门在该县的庄里乡高庄村发现一座汉代墓葬,经过抢救性发掘,发现墓葬内有考古价值较高的汉代画像石。 墓葬坐落于村东的山坡下,地势较高。墓室长3.9米,宽2.26米,整体呈长方形,两侧用青砖垒成,墓葬前部由门楣石、墓门石组成,石上雕刻有二龙穿三壁、铺首衔环等精美图案,考古人员清理出土5件较为完整的文物,其中汉代画像石3块,陶灶1件,陶仓1件,还有汉代五铢钱、陶仓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