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华网西安10月3日电(记者冯国)祆教(俗称拜火教)的石棺床什么样?陕西省凤翔县博物馆今年新收藏的一座石棺床经专家考证为唐朝祆教石棺床,其明显的波斯绘画风格,不仅反映了古代粟特商人的活动轨迹,也表明凤翔是关中西部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凤翔县博物馆馆员孙宗贤说,这座石棺床由14个部件构成,经拼对复原可推测出其长约2.6米,宽1.33米,高0.65米,属于三面围帘形状、如同一张床般的石棺床。其画像...
科学家在“好奇号”传回的火星照片上发现古河床遗留的碎石 据澳大利亚联合新闻社和《每日电讯报》9月28日报道,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日前在火星上发现了古河床遗迹。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27日称,他们在“好奇号”传回的火星照片上发现,在盖尔陨石坑(Gale Crater)北部边缘和夏普山(Mount Sharp)之间有许多...
铜敦 铜敦内装着的物品 已经碳化的物品 2010年的一天,考古人员从临潼区一战国墓中取出一铜敦时,发现锈蚀严重又十分沉重,无法揭开。送至文保室后,文保员用凿子慢慢松动上下接口处,忽然一股味道扑鼻而来,里面有东西流出,她决定立即停下并再次盖好。 这个铜敦里到底装的啥?为揭开这个谜团,考古人员进行了多番研究…… 发现 战国古墓出土锈蚀严重的铜敦 为配合道路...
恐龙是地球上生存过的最大的陆生动物,成功统治地球1.6亿年后,于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突然消失。1999年,以甘肃省地质博物馆的理学博士、恐龙足印研究专家李大庆为首的恐龙研究团队,在永靖县发掘了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早白垩纪恐龙足印,由此揭开了隐藏在地层深处“恐龙世界”的秘密,这一发现被誉为“世界恐龙研究的大地震”。该化石点形成于一亿万年前的早白垩纪,各...
记者28日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在位于临潼区湾李村的战国晚期墓葬中,发现了盆满钵溢的肉制品,有关专家通过红外分析和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为黄牛的肉。因铜敦封闭严实,肉制品虽已碳化,但仍能用肉眼看到一根一根的肉丝,保留的腱膜还有弹性,这应该是中国目前保留最早的墓葬中陪葬的肉制品。 据了解,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先后两次在陕西临潼区湾李村共发掘墓葬312座,其中秦汉墓葬共计282座,其余...
图为碳化肉制品。陕西考古研究院摄 图为铜鼎。陕西考古研究院摄 中新网西安9月28日电(记者冽玮)记者28日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在位于临潼区湾李村的战国晚期墓葬中,发现了盆满钵溢的肉制品,有关专家通过红外分析和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为黄牛的肉。因铜敦封闭严实,肉制品虽已碳化,但仍能...
2012年8月下旬,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在对郊区长发镇进行文物安全检查时,在该镇长新村西山发现了一处汉魏时期遗址。此处遗址所在地为长新村村民的建筑采砂点。由于常年取砂,加之夏季雨水的冲刷,遗址已被严重破坏。为了真实恢复遗址的历史原貌、揭示其文化内涵,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决定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 8月28日——9月13日,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对西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工作...
这尊佛像最初是1938年由纳粹的一支远征队发现的。 研究发现这尊佛像由陨石雕成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尊有着1000年历史的陨石佛像,重10公斤,高大约24厘米。实际上,一支纳粹远征队早在1938年就发现了这尊佛像。研究发现这尊佛像由一块罕见的镍铁陨石雕成。研究论文刊登在《陨石与行星学》杂志上。 这尊佛像被称之为“铁佛...
新华社重庆9月27日电 重庆市彭水县近日发现一座汉代石墓,初步认定是重庆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汉代石墓,而且极有可能存在一个石墓群。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获悉,彭水县近日在山谷公园建设施工过程中发掘出一座地下石墓。经重庆市考古所专家现场查勘,鉴定为汉代六朝石墓,初步认定是迄今为止重庆市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汉代石墓,具有极高的文物研究价值。根据石墓型制特点,专家推断,此处...
化石指的是存留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要经历成百上千年时间才能形成,有的甚至要经历上万年。近日,一名民间收藏爱好者在黄岛辛安街道南辛安前河沿岸,发现了几块疑似人类头骨的化石。大家怀疑,这是被前几天大雨冲刷出来的:这边有一个牙齿,带着牙床,这基本确定是一个头盖骨化石。 潘进和在黄岛辛安文体中心经营一家文物店。这几块疑似人类头盖骨,是他几天前在南辛安前河寻宝时发现的。记者注意到,这几块头盖骨表面...
最近,笔者在邓州市龙堰乡考察明代宰相李贤墓葬时,于村南刁河一座石桥上发现李贤墓前的两通碑刻。 李贤(1408---1466)字元德,明朝邓州人。他在1433年考中进士,后一直在朝中任职,曾任内阁首辅(即宰相,正一品)。曾辅佐宣宗、英宗、代宗、英宗、宪宗五朝四位皇帝,人称五朝元老,一生从政三十余年,为官清廉正直,政绩卓著,是明朝文官中难得的治世良臣之一。他也是明清以来在京任职级别最高的南阳人。他去...
高夫洞穴中的人类化石头骨都被石质工具仔细的剥掉了皮肉 14700年前的英国萨摩赛特的高夫洞穴中的进餐时间并不适合胆小的人。人类被端上了餐桌成为他们同类的食物。人类学家长期以来都在研究人类化石记录中的食人证据,但是确定这种事情发生以及为什么人们彼此食用的原因已经证实是困难的任务。一项最新的分析对发生于这一地点的人类相残以及什么促发这一状况提供了新的见解,分析提出史前时代的人类相残或许比我们之前认为...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梅尔蒙哥贝藏匿英军士兵的事渐渐被一些村民听说,但没有一个人向德军告密--尽管告密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赏金。相反,他们轮流为福勒提供食物。这更加坚定了梅尔蒙哥贝将福勒隐藏到底的决心。 一名士兵在敌军司令部里安全隐藏4年竟未被发现,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这一幕却真的发生了。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年头,在德军的强大攻势下,英法联军节节败...
图为蜿蜒盘旋的“川盐古道”。邱洪斌摄 图为渝东南唯一在“川盐古道”上保存完好的关口-西屏关。邱洪斌摄 这是一条隐藏于武陵大山中的青石古道,每一块青石板上都分布着当年背盐人用打杵歇气时留下的杵印。27日,记者从重庆酉阳县宣传部获悉,该县在今年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中新发现一条长约10公里、保持完好的“川盐古道”。 据国内有关...
重庆市彭水县近日发现一座汉代石墓,初步认定是重庆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汉代石墓,而且极有可能存在一个石墓群。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获悉,彭水县近日在山谷公园建设施工过程中发掘出一座地下石墓。经重庆市考古所专家现场查勘,鉴定为汉代六朝石墓,初步认定是迄今为止重庆市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汉代石墓,具有极高的文物研究价值。根据石墓型制特点,专家推断,此处极有可能存在一个石墓群,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