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国家博物馆全景 国家博物馆中央一号大厅 国家博物馆西大厅 矗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占地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2015年6月4日,美国“国际主题公园及景点协会”发布《2014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国博以当年接待763万名观众,被列在报告中全球最受欢迎博物馆的第二名,仅排...
摘要:红山文化,不论是从考古学角度还是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近年来,已有很多学者在积极研究红山文化图饰及其造型特征,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通过对红山文化图饰及其艺术特征的研究,总结出其中的典型图饰,并运用艺术手段对这些图饰进行加工,进而形成标志性文化图饰,使之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得以广泛传播和应用。 关键词: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图饰 艺术特点 ...
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文化景观”这一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2年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的,定义为“文化景观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表明它是人类与其所在环境长期、密切的互动关系的见证。可以说,博物馆不仅仅是藏品的保护者,作为博物馆使用者的人更是定义了博物馆的又一重存在。 诚然,文化景观也是处于持续演化中的,有着人类活动变迁的烙印...
5月18日,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暨重庆市第七届文化遗产宣传月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启动仪式上举行了重庆市首届文博创意产品展示和“博物馆之夜——三峡博物馆古琴雅集”表演活动,并为“重庆市首届十大文博创意产品”和“‘十二五’期间重庆市十大考古发现”颁发了证书。 此次文化遗产宣传月活动以惠民、参与、创新为目的,推出惠民活动、走进文化遗产、专题展览等八大板块15...
5月18日,“文化遗产宣传月”系列活动开幕式在永康市博物馆广场如期开幕。本次活动将持续至6月15日。 活动一:永康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及巡展 5月18日和6月11日,“永康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市博物馆广场举行。2013年永康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正式启动,永康市博物馆根据市可移动文物普查办根据其要求和部署,有序开展普查工作。截止2015年年底,全...
5月18日,是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围绕这一主题,湖州博物馆开展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走近文化遗产! “风华清漪:颐和园藏文物精品展开幕式”今天上午在湖州博物馆举行,为市民呈现了一个山水明秀、楼台金碧、亦梦亦幻、如诗如画的园林艺术杰作,此次展览将展示颐和园珍藏文物共 90余件(套),通过乾隆皇帝对颐和园前身“清漪园”这一非遗文化景观的...
5月2日,意大利政府宣布,将投资10亿欧元用于33处文化场所及古迹的修复和建设项目。此次投资将持续至2020年,意大利文化部部长达里奥·弗朗切斯齐尼称之为意大利历史上对文化遗产规模最大的一次投资。 修复重点是位于意大利南部的坎帕尼亚大区。那不勒斯的三大旅游胜地均榜上有名: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将获得2000万欧元,用于改善其展览和访问空间;卡波迪蒙特博物馆将获得3000万欧元,用于重整展...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凸显了博物馆和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性。为了寻找两者间的联系,记者走进了湖州市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吴兴赋——湖州历史与人文陈列”。 基本陈列是博物馆常设的固定展览。今年1月21日,改造提升后的“吴兴赋——湖州历史与人文陈列”重新对外开放。在保留原有主题、视角的基础上,陈列在空间、内容、手段等诸多方面实现了升级。 为什么湖州会被称为世界...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对推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作出部署。 《意见》指出,深入发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履...
5月14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学者汇聚渭南师范学院,讨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与会专家畅所欲言,针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史记文本与文物考证结合、通力合作研究和保护文化遗产等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主编李家骏简要介绍了《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创刊、历史、发展以及编辑团队等情况。他特别指出,渭南师范学院的史记研究工作做得很好,抓住了特色。他说,渭...
区重点推进的文物保护修缮和利用项目之一——邓村石屋岭南生态旅游文化名村建设。 记者从区文体旅游局获悉,近年来,我区在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上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加强文物保护机制建设、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文化遗产资源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显,文博事业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据统计,目前我区共拥有不可移动文物509处以及可移动文物2197件(套),皆得到有效保护...
浙江省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近日组织赴海宁市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硖石灯彩和海宁皮影戏等非遗传承基地,并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 调研了解到,海宁市率先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加大非遗专项资金投入力度,2008年至今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达1600万元;实行师徒签约和考核补助机制,培育特色非遗传承基地;将非遗发掘、保护与旅游相结合,培育了盐官观潮景...
5月16日,笔者从湖南省宁远县文体广新局了解到,湖南省文化厅组织专家按照评审标准和程序,对全省各市州推荐申报的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了认真评审和科学认定,公示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宁远县“状元李郃的传说”名列其中。 状元李郃的传说是以江南第一村下灌村状元、即唐代状元李郃的故事演变发展而来的一种口头文学。李郃是湖广首位状元,也是湖南在唐代的唯一状元。与他同科的考生...
“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目的是对其价值的保留。”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线路委员会专家爱丽丝·凯恩说,只有加强区域交流合作,使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才能发挥其应有价值。 13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交流合作论坛在西安举办,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国际组织,亚洲和欧美等11个国家文博界专家共话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透露,为推进丝绸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