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一发现将我省石窟及壁画的历史延续至了清代 记者从敦煌研究院了解到,该院相关专家近日前往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唐汪镇红塔寺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了石窟内现存的大量清代壁画与塑像。据悉,该发现不仅填补了东乡境内没有石窟壁画的空白,而且将我省石窟及壁画的历史延续至了清代。 发现:红塔寺石窟内存50平方米壁画 位于东乡县唐汪镇境内的红塔寺,据史料记载始建于南宋末年,到清同治以前,该石窟就已经形成...
11月24日,记者随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五次年会代表来到内丘。继6月发现8座窑炉遗址群后,又新发现3座窑炉遗址,并且出土了罕见的隋三彩、唐代鸳鸯筒足分格盘等物品。窑炉组合形式完整记者在现场看到,遗址上方搭建了棚子,发掘面积相比6月来说增加了一倍多,并且多种遗迹露出真容。据了解,截至目前,发掘面积达1200平方米,共出土5种遗迹,其中窑炉11座,灰坑140多座,灰沟6条,水井30多眼,墓葬20多座。出土...
作者:高淑英 李苑宜 彭州“天价乌木归属案”昨日开庭——— 本报讯 昨日下午,彭州乌木案在成都中院开庭审理,双方提交了证据但并未进行辩论。据原告律师介绍,焦点是查清事实,即乌木发现并被发掘出的地点属于吴高亮的承包地还是河道,这对乌木归属有重大影响。 据吴高亮的代理律师张敏介绍,昨天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乌木被发现并被发掘出的地方到底属于河道还是吴高亮的承包地?通济镇政府的行为是否属于非法行...
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目前,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萧县博物馆共同对萧县梁庄村的一处宋代家族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此次发掘共发现宋代墓葬16座,多为青砖墓和石室墓。墓形构造奇特、风格迥异、深浅不一,墓葬整体呈船形、井形、正方形等。墓群整体排列有序,分布相对集中,为典型的家族式墓葬群。如此集中分布且数量较多的宋代家族墓群,在萧县尚属首次发现。 该墓群的发现为研究宋代时期当地的生活习惯、丧葬习俗、历史...
图为李子园古遗址上的菜地。 “曾发现过西周文物的李子园古遗址竟然遭到‘开荒’种菜!”昨天,大悟县三里城镇四里庙村村民致电记者,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此处古遗址的保护。 记者在李子园遗址现场看到,该古遗址是一段呈圆弧状分布、方圆约600平方米的土堆层,且土层风化非常严重,遗址周边许多地方出现了坍塌,不少土层用手轻轻一碰,泥土便纷纷掉落下来。 《大悟县...
日前,在怀宁县凉亭乡四武村一名朱氏老人家里,发现了一本晚清久敬斋版《米南宫法书》拓本。 该书封面系竹制版面,上书:“米南宫十七帖”。其内页保存较完好,共19页,落款为久敬斋发行。据了解,“米南宫”系北宋著名书画家、书画理论家米芾(1051~1107年)的别号。米芾曾任书画学博士和礼部员外郎,又因狂放,并有洁癖,也称其为“米颠”,他的书法纵逸豪放,潇洒出尘,犹如天马行空,云鹤游天,与苏轼、蔡襄、...
资料图片 11月24日,记者随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五次年会代表来到内丘。继6月发现8座窑炉遗址群后(本报6月10日3版报道),又新发现3座窑炉遗址,并且出土了罕见的隋三彩、唐代鸳鸯筒足分格盘等物品。 窑炉组合形式完整 记者在现场看到,遗址上方搭建了棚子,发掘面积相比6月来说增加了一倍多,并且多种遗迹露出真容。据了解,截至目前,发掘面积达1200...
其中一处古崖居外景,门窗、屋檐保存完好。 昨天,热心市民吕朝文告诉笔者,在老家怀柔区九渡河镇二道关村发现了4处古崖居,年代大约已有千年。和吕朝文同村的吕朝斌也知道此事,他是《百村史话》二道关村史的撰稿人。因为撰稿需要,他曾深入研究过二道关村村史,听说笔者要去探访古崖居,他义务做起了向导。 他告诉笔者,村民们早就知道山上有洞穴,但谁也没想过这可能是古迹。直到今年撰写村史,这几处古崖居才再次引起了...
西汉铁暖炉(满城汉墓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 汉代“鸳鸯火锅”分格鼎 (江苏盱眙江都王刘非墓出土) 东汉三格锅 暖锅 火锅,是冬日人们最喜欢的美味之一,从考古中发现,古人已有吃火锅的传统,早在两三千年前的上古商周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吃火锅了。宋代每到农历十月初一这一天,还要举办“暖炉会”,家家过节般地吃火锅。还有一种说法,筷子发明恰恰...
11月26日,宜昌市绿萝路电视机厂宿舍一施工现场发现一座古墓,初步判断出自明清时期。目前,宜昌市博物馆文物专家已介入调查。 昨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座由糯米浆、石灰粉等混凝而成的拱形石椁嵌身于泥土中,裸露的一小截露出新鲜的断裂痕迹。一居民反映在这里住了10多年了,从来不知道这里还有一座古墓。 据施工方负责人介绍,施工队上午在用挖掘机施工时,挖出了这座古墓,便立即停止作业,同时将情况上报给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