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牡丹纹玉梳 近日,“中兴纪胜——南宋风物观止”特展在浙江省博物馆举行。据介绍,此次展览共展出精美文物近500件(组),其中一级文物超过100件,展品涵盖了国内46家文博单位的重要馆藏珍品。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许多展品均为首次亮相,如贵州遵义杨价墓、浙江庆元胡纮墓、武义徐谓礼墓出土的金银器、青瓷器、文书等,均为近年的重大考古新发现。 此外,亦有反映“才子佳人”家居生活的南京张同之夫妇墓、衢...
如何让馆藏精品走出深闺,让更多人欣赏到它们的风采?“翰墨遗珍华彩流年”德清县博物馆藏精品书画展正在吴江博物馆三楼书画厅举行。来自德清博物馆的50件组馆藏书画作品以走出去的形式来到吴江市民身边。 据德清博物馆副馆长施兰介绍,这是德清博物馆与吴江博物馆的一场馆藏交流。早在今年年初江苏吴江博物馆藏的30余幅以神祇为主题的清代绘画作品,就以“神乎其神——清代天神图展”的名义集体亮相德清县博物馆。本次展览...
12月7日,《金韵含香——青岛市博物馆藏铜香炉展》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开展,共展出香炉文物75件。 从广义上讲,焚香用器一般通称为“香炉”,按其造型样式亦可分为开放式的香炉和封闭式的熏炉两种。香炉的发展与香料的使用密不可分,自汉代起开始出现的专为出香而造的博山炉,便拉开了香炉普遍使用的序幕。香炉的材质众多,从明代开始,铜铸香炉因材质精良、耐热性好等因素成为香炉的主流。人们使用铜铸香炉焚香有与天沟通的...
由吴江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德清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主办,吴江博物馆、德清县博物馆承办的“翰墨遗珍 华彩流年”德清县博物馆藏精品书画展于12月4日在吴江博物馆隆重拉开帷幕。 德清县博物馆藏书画以明清时期作品居多,是馆藏文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次展览从馆藏的数百件书画作品中甄选出50件组参展,有不少还是第一次与观众见面,其中不乏精品。如:明代范允临、蒋凤明、刘允等,清代的郑板桥、赵之谦、...
12月2日,大悟县革命博物馆内施工现场一片繁忙。 据了解,该馆于1978年动工兴建,1981年竣工,是全市县市区中唯一一个国家三级博物馆。馆内展览着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大悟县的革命斗争史实以及徐海东大将生平事迹,馆藏文物16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件。 该馆负责人介绍,该馆建成时间较早,距今已有30多年,在2006年进行过一次大的维修。馆舍展厅、库房等因自然历史原因,破损严重...
4297件(套)上世纪末发掘出土于敦煌祁家湾墓葬和敦煌佛爷庙湾墓群的文物,近日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移交至敦煌博物馆。至此,敦煌博物馆现有馆藏各类文物达到13681件(套)。 据悉,这批移交的文物包括1985年在敦煌祁家湾墓群出土的547件(套)文物,1995年和2000年在敦煌佛爷庙湾墓群出土的3750件(套)文物,器物类型主要有陶器、青铜器、古钱币、画像砖、木器、丝绸、石板砚等七大类,大多是...
11 月26 日,由北京大学南亚学系与新疆博物馆共同合作的“新疆博物馆馆藏佉卢文、婆罗迷文、于阗文及龟兹文文书研究项目” 正式启动。 该项目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段晴教授和新疆博物馆馆长侯世新负责,邀请北大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相关学者和新疆博物馆研究员贾应逸、王博、吴艳春、阿迪力·阿不力孜等学者参加。 项目的主要工作包括:一是对新疆博物馆藏佉卢文、婆罗迷文、于阗文、龟兹文的木质简牍和纸质文书进行释...
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明,高28cm,底座径13.3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观音低首垂目,面形长圆,饱满丰润,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尘世众生。其发髻高束,正中插如意形头饰,头戴风帽,身披长巾,胸前璎珞珠佩亦作如意形。双手隐于衣衫下,一足半露,一足屈掩。其衣纹自然,透过垂拂流转的衣褶,隐露出观音的肢体形态。像通体施白釉,中空,背后戳印阴文篆书“何朝宗”三字葫芦形印章款。 明代德化窑白瓷极力追求...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兵器数量大、品类丰富,冷兵器和热兵器两部分共计447件(444套)。11月24日,《“一普晒家底”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兵器特展》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举行。 黑龙江省博物馆是收藏、保管、研究和展示黑龙江省的历史文物、动植物标本与艺术品的教育科研中心。收藏范围包括自然标本、历史文物、艺术品、古籍善本、俄文老档、外文资料等几大类,从时间上分古代和近现代。现收藏藏品总计已超过62万件,占黑龙江...
年画《门神》 天官赐福、八仙过海、状元及第、福神灶神……11月20日,由晋江市博物馆与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贴得人间喜气来——晋江市博物馆馆藏中国年画展》在贵阳开展。 本次展出的108幅年画作品,精选自旅港人士许晴野先生2004年无偿捐赠给晋江市博物馆的114幅年画,有“民俗生活的艺术长廊”之称的武强年画,历史悠久的朱仙镇年画、南通年画、泉州年画等。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1月20日,市民...
准确统计藏品数量,是“一普”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博物馆的重要任务。11月5日,“一普晒家底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钱币展”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举行。 黑龙江省博物馆是收藏、保管、研究和展示黑龙江历史文物、动、植物标本与艺术作品的科研中心,现藏品总计已超过62万件。 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钱币从商代到建国后的都有,其中北宋的“靖康通宝”、元代的“扬州元宝”、金代的“承安宝货”、“任应和五十两铤”属于国宝级珍...
株洲市博物馆近年来不断加大出土文物修复移交、民间文物征集等工作力度,馆藏文物不断丰富。尤其是通过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库存文物清理移交,目前株洲市博物馆藏品总数比普查工作开展前增加了近七倍,从2013年底时的2607件/套增加至当前的20417件/套。 一、加强抢救性考古发掘及出土文物修复移交。配合全市基本建设,做好两建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工作,近年来,先后开展了天元恐龙化石...
由江苏省文物局主办,吴江博物馆和江南土墩墓博物馆承办的《香具雅韵——吴江博物馆藏香具精品展》于2015年10月23日在江南土墩墓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展览将持续至11月22日。 香具因香而生,因香而美。人对香的喜欢,与生俱来,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香气在馨悦之中能调动心智的灵性,在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所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竞皆惜香如金、爱香成癖。香具是香文化的承载...
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主办的“文物中的传统美德——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图片展”11月9日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开幕。此次展览作为2015年上海市文广影视管理局、文物局“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主题展览项目,通过“修身齐家”“服务社会”“自强报国”三个篇章,讲述了自古以来上海人传承与弘扬“重信守诺”“克勤克俭”“救困扶危”“自立自强”“舍身报国”等优秀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本次展览经过近一年...
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主办的《文物中的传统美德——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图片展》日前在鲁迅纪念馆开幕。一百余件珍贵文物、史料、历史照片,结合多媒体展示手段,全面展现出上海的深厚文化积淀以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有钱不“炫富”,办学利百姓 “现代很多人有钱不知道怎么花,其实可以借鉴前人的办学例子。”据策展人之一、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部陈汉鸿介绍,过去,人们认为办学校是有功于国家和民族的事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