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博物馆馆际间交流,从即日起,黑龙江省博物馆将持续展出《天地精灵、璀璨江汉——武汉博物馆馆藏玉器展》,展期将至2月20日左右。 据介绍,本次玉器展共展出108件精美玉器,展品年代跨距较大,上迄远古,下至明清。展览内容由“天地圣灵——礼仪用玉”、“巧夺天工——陈设玉器”、“温润秀美——玉佩饰”三个部分组成,展品种类丰富,样样品质上乘,其中不乏武汉博物馆馆藏珍品。 据了解...
1月13日,“领袖·人民——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一号中央大厅开幕。 “领袖·人民——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共展出国画7幅、油画20幅、雕塑15件,其中既有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的经典作品,又有近年来刚刚入藏的为国家博物馆量身定制的宏幅巨制。通过一幅幅画作、一件件雕塑,表现和谐社会中领袖与人民的血肉关系,表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的领袖与人民的风...
2015 年12月28日, 安徽博物院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管理系统验收会召开。项目总监、省文物局副局长汪顶胜,验收小组组长、安徽博物院院长朱良剑出席会议。 北京雅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监从项目回顾、项目成果汇报、下一阶段工作重点以及后期运维与升级管理四个方面做了项目验收汇报。雅昌公司产品经理对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具体操作进行了演示, 并与安徽博物院相关人员完成项目资料交接。...
2015年下半年以来,为全面完成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安徽博物院组织专业力量开展了馆藏古钱币的整理和科学保护。 安徽博物院馆藏古钱币逾5万件(套),约占馆藏文物数量的四分之一,年代涵盖较广。由于馆藏古钱币数量巨大,仅有88件经过专家鉴定,大量钱币没有经过全面细致的整理,存在着数量登记不精确、年代分类不准确、锈蚀日益严重等问题。实施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项目以来,为了摸清家底,加强文物保护,...
工作人员在西藏博物馆内的瓷器建档室为馆藏瓷器做编号 工作人员在西藏博物馆内的唐卡建档室对馆藏唐卡进行测量 1月7日消息,西藏博物馆于1999年开馆,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至今馆藏品已达52万余件。对于建档的文物,工作人员将根据规范录入文物的名称、年代、来源、完残程度、外观尺寸等14项内容,并根据文物的分类进行拍照和编号。目前,西藏博物馆馆藏佛像、衣服类以及丝织品类文物的建档工...
2015年12月29日,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与大连现代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灯影的魅力——大连现代博物馆藏辽南皮影艺术展” 在北京鲁迅博物馆揭幕。展览共分为“概说皮影戏”“辽南皮影造型”“传统辽南皮影戏影卷”“辽南皮影的制作与表演”四大部分,展期至2016年2月29日。 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傀儡戏的一种,皮影戏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审美情感,保护传承了民间美术、音乐、舞蹈、说唱等...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碑帖特展 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是一项旨在全面掌握我国文化遗产资源、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工程,也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12月29日,《“一普晒家底”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碑帖特展》在省博物馆举行。 黑龙江省博物馆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之际,对馆藏碑帖进行细致鉴定、分类、整理、建档,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使众多珍贵的碑帖藏品得以展...
据俄罗斯卫星网12月21日报道,位于阿姆斯特丹的荷兰国家博物馆正因为“政治正确”的原因对馆藏的艺术品改名,以免参观者被冒犯,目前已经有一百多幅画作易名。 据报道,该计划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17世纪的几幅画作也位于审查名单上。国立博物馆将名 称和描述中含有种族歧视等“令人不适”字眼的作品统统改名,例如可能会引起人反感、被认为含有明显歧视含义的词“negro”、 “Indian”以及 “dwarf”...
春秋战国岩画、青铜佛像、汉代陶土冥器、元代铁马具、清代唐卡……由海口市博物馆、内蒙古包头博物馆主办的“草原古韵、塞外风情——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馆藏文物展”22日在海口市博物馆开展。 本次展出共有84件(套)珍贵文物,均来自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馆藏,包括清代藏传佛教唐卡24件、古代岩画拓片10件、历史和民族文物50件(套),展期两个月。 唐卡,意为绘在布面上的卷轴画,是藏传佛教特有的绘画形式,具有浓郁...
由内蒙古包头博物馆与海口市博物馆联袂主办的“草原古韵 塞外风情——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展”于12月22日在海口市博物馆展出,展期为两个月。 本次展览分为“包头历史文物”“蒙古族文物”“藏传佛教唐卡”“内蒙古古代岩画拓片”共80余件(套)。此次展览再现了包头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草原风情,从不同侧面,多视角地展示了包头地区的文化特色。 从2008年至今,“草原古韵 塞外风情——内...
昨天早上,穿过冬晨的薄雾,记者来到嘉兴博物馆。走进三楼展厅,五六百年前的书画真迹呈现眼前。故物转换了时空,带人走进明代的书画世界。这里有文征明、蓝瑛、吴伟和董其昌等艺术大咖的书画作品,有项圣谟、魏学濂、查继佐、陈瓛、朱朴等乡邦先贤的遗墨,也有刘允、张裕等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赖书画以传名的书画家,还有《明嘉靖彩绘诸天菩萨图轴》、《明万历工笔彩绘门神图轴》等民间绘画作品…… 《明色传馨——嘉兴地区馆藏...
12月22日,由嘉兴博物馆主办的“明色传馨——嘉兴地区馆藏明代书画特展”在嘉兴博物馆禾缘展厅开幕。这是继今年“碑风帖韵”“追影取像”原创书画展的又一次文化盛宴,该展将持续至2016年2月22日。 本次展览遴选了嘉兴博物馆、嘉善县博物馆、平湖市博物馆、海盐县博物馆、桐乡市博物馆、海宁市博物馆等6家单位的馆藏明代书画精品45件(组),以山水意蕴、世貌拙趣、花鸟绘事、翰墨飘香、水陆道场五个单元为纵向,...
《国家记忆·兰州站》18日在甘肃兰州开展,展出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的二战期间中美盟军在中缅印战场共同抗战的影像记录,记录中美友谊。 “国家记忆”影像是从1943年至1945年的缅北滇西战役期间,美国通信兵团164照相兵连在中缅印战区拍摄的数万张抗战照片中筛选而出的,内容涵盖战斗冲锋、训练集会、医疗救助、军事装备等战场景象,也涵盖市井民生、居家建设、工厂作业、田间劳动等生活场景。 总策展人晏欢18...
记者12月16日从“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管理中心获悉,该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到位项目资金1501万元。目前,项目已进入公开招标阶段。 目前,地震纪念馆已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文物、资料11万余件,目前都在自然环境下保存。为最大限度地抑制和减缓环境因素对文物、资料造成的破坏,地震纪念馆管理中心邀请上海博物馆和四川博物院,编制了《“5·12”...
记者12月16日从酒泉市文物管理部门了解到,新建酒泉市博物馆目前完成陈列布展,即将免费对外开放。博物馆馆 藏文物及各类藏品达5200多件,其中最具看点的有马鬃山巨型硅化木、东汉冥树灯、战国——宋元铜镜、魏晋画像砖、上世纪50年代末期采油机等。 据了解,酒泉市新建博物馆位于酒泉市新城区梧桐园北侧,2012年9月开工建设,2015年7月28日全面竣工验收。博物馆占地面积26683.68平方米,总建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