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 高21.7厘米 口径7.5厘米 腹径15.7厘米 底径9.5厘米 泥质黑衣灰陶。 直口、广圆肩、扁圆腹、高圈足。 罐口上覆一细长高柄盖,柄中有一上下贯通的直孔,中段内弧,下部饰三道凸弦纹和镂孔。 圈足上饰三组由弧线三角形和椭圆形镂孔组成的图案。 陶罐器表漆黑光亮,且彩绘多道红褐色宽带纹。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 高1.2厘米 足径7.7厘米 泥质黑衣陶。 器表施黑色陶衣,磨制光亮,并细刻曲折纹和禽鸟纹。 为良渚文化罕见的陶器。
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 高21.75厘米 口径7.25厘米 底径6.05厘米 重0.1千克 侈口,深腹,圜形底接高柄,圈足。高柄上有七条联珠状镂孔装饰。 器壁较薄,类似蛋壳,器表乌黑发亮。
新石器时代 崧泽文化 高26.2厘米 口径15.2厘米 l974年上海青浦崧泽遗址墓葬出土。 泥质灰陶,器身施黑陶衣。 圆口,直颈,鼓腹,圈足。 器口有盖,倒置呈覆盘形。 肩部附一周直棱,上穿十二个小孔,三个为一组, 对称排列。 腹上部饰压印的钩连纹,腹中部饰锯齿形堆纹。
王老师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以及创作的灵感恰如其分地融入自己的陶艺作品中,以细腻考究的做工、形象丰富的造型赋予了它们以灵动的生命,使其展现出古朴的典雅与艺术的超群魅力。他于1979年在德州工艺美陶厂参加工作,1981年被提拔为设计组组长,1983年和寇维军老师组建德州工艺美陶研究所。1984年,寇维军老师调离研究所,研究所面临生死抉择。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王老师,力挽狂澜,精心钻研,设计出三十多个品种的...
黑陶艺术中,最令人着迷的是香格里拉尼西的藏族黑陶。尼西黑陶的历史,通常认为只有一千多年。不过,在几年前一次考古中,尼西乡附近的开香村发掘出了距今三千多年的陪葬黑陶制品。黑陶用料很讲究。一般来说,都是采用黄河冲击下来的纯净而细腻的红胶土。尼西黑陶的用料,则只有一个出处,那就是香格里拉尼西汤堆村一种独特的红土。 作为香格里拉最受游客青睐的旅游文化产品之一,黑陶一直都卖得很火。尼西乡通往奔子...
夏代 高32、口径5.6、底径12.8 厘米 1990 年伊川县南寨遗址出土
龙山文化黑陶甗 青州市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龙山文化陶甗,为泥质黑陶,口径21厘米,高36厘米,是1977年在桃园遗址出土的。该器侈口,尖唇,束颈,肩腹下内收,束腰成三袋足。尖唇下饰多周弦纹,肩饰双耳堆塑,两圆饼对称贴塑于肩,腹饰多周凸棱纹,底为箅子,箅下有圆裆,裆下袋足上饰不规则绳纹,足尖且细。 龙山文化,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距今约4000—4500年,位于山东省原章丘县龙山镇边的城子崖...
青州市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龙山文化陶甗,为泥质黑陶,口径21厘米,高36厘米,是1977年在桃园遗址出土的。该器侈口,尖唇,束颈,肩腹下内收,束腰成三袋足。尖唇下饰多周弦纹,肩饰双耳堆塑,两圆饼对称贴塑于肩,腹饰多周凸棱纹,底为箅子,箅下有圆裆,裆下袋足上饰不规则绳纹,足尖且细。 龙山文化,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距今约4000—4500年,位于山东省原章丘县龙山镇边的城子崖遗址,龙山...
制陶和车轮,是人类文明所掌握的最早技术。从一万年前仙人洞诞生的第一件陶器开始,这简单的器具便融入了人类的生活,从盛水、做砖的日常用途,到欣赏、考究的艺术价值都有涉及。 黑陶,恰是古老黄河流域文化的生动代表,这“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尤物”,由无釉、无彩、碳化窑变的古老工艺,造就其黑如漆、亮如镜的外观,返璞归真的气质表现,让我们惊叹古人的品味和创造力。 人们习惯以R...
(记者 刘立春) 日前,在长安南路一楼盘工地内,施工方在挖掘时,发现元代古墓,有工人还从里面拿出元代黑陶俑。目前,警方和文物部门正展开调查。 昨日上午,记者赶到位于长安立交附近的这家工地,当时发现古墓的地方已被处理,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已经离开现场。据施工人员称,发现古墓是在19日下午3时许,当时挖掘机正在挖土方,结果挖出一个洞口,一开始工人以为是防空洞,没有在意,后来有工人爬进去,竟然发现了黑陶...
邢葆东展示他的黑陶文化墙。 扎根日照的“黑陶邢”邢葆东捧出黑陶文化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罗杨日前题写的“中国黑陶文化博物馆”在日照揭幕启用,成为我国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黑陶文化博物馆。 位于日照高新区的中国黑陶文化博物馆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批准成立,由山东民间文艺家协会筹办,在黑陶邢艺术馆的基础上建立。是我国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黑陶文化博...
1.制作工艺细腻,造型考究 中山黑陶在造型上,盖、钮、器耳、器足等均用模制,动物形象如飞鸟、鸭首等为雕琢成形。主件、附件分别制成后再粘合成一体,这样制作的器形线条挺拔优美,转折处干净洗练,这是河南辉县琉璃阁、固围村、赵固村、褚丘村等地发掘的战国墓同类陶器不及中山黑陶之处。 2. 纹饰以线条组合,典雅别致。 中山黑陶不以彩绘突出,而以磨光与压划纹相配合,完全靠线条组合成...
不需模具,纯手工制作 刘存志先生向记者展示黑鼎作品 黑陶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晚期,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标志,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象征 ,被史学家称为原始文化中的艺术瑰宝。在漫长曲折的历史进程中,这几乎绝世的古文化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高密市民间艺术家刘存志历经数十年的挖掘与研究,将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发展成为高密靓丽的民艺之花,并形成了自己的...
图1 磨光压划纹黑陶鼎 图2 磨光压划纹黑陶鼎纹饰线描图 图3 磨光压划纹黑陶甗 河北 武贞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三汲村的战国中山国古城以及中山王族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精美文物,其中尤以中山国王墓及其陪葬墓出土的磨光压划纹黑陶最为著名,造型端庄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