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日上午,由江苏省对口支援西藏拉萨前方指挥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西藏壁画艺术精品展在镇江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为期6天,将展出30多幅西藏各个历史时期的壁画精品。 市领导曹当凌、曹丽虹出席开幕式。副市长、省对口支援西藏拉萨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孙晓南在开幕式上介绍了拉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简况。 近年来,西藏壁画的数字化采集整理得到江苏援藏工作的关心和帮助,这次展览标志着江苏援藏工作由基础...
根据市政协“适应新常态、建言十三五”主题活动的安排,文艺界委员日前开展了以“加强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激活文物资源的生命力”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镇江,截至2013年6月已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9处。委员们分别察看了保护利用较好(亚细亚火油公司等)、保护好缺乏利用(西津渡内的空置建筑)和缺乏保护(杜鹃楼等)的三类文物。 ...
镇江市政府24日召开文化惠民活动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今年6月13日是第10个文化遗产日,镇江作为全省唯一的文物安全管理试点市及“2015年文化遗产日暨第七届江苏省文物节”主会场城市,将举行文物安全综合管理实验区验收会,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考古成果展、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5日,一座净跨4米、长达12.25米的古石桥——镇江官塘桥,揭开其神秘面纱,出现在镇江人面前。到场的镇江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张小军处长告诉记者,当时官塘桥是进出镇江南大门的唯一通道,就像是今天旷阔的镇江官塘桥路。宋代至民国时代,如今看来十分狭窄的官塘桥,东西两侧均为高山,现在在现场看到的官塘桥南北两侧的石板路,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就是踩着它们进出镇江城。而记者进一步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还曾在桥上发生过激...
近日,镇江丹阳市吕城镇文史爱好者在坊间走访时,在一户居民家中发现一组清代的带字砖雕和石刻。经考证,砖雕上的书法由清代名臣、状元书法家于敏中题写,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砖雕石刻,精美绝伦 笔者专程前往吕城镇探访,在圣旨西路孙加丁家中,记者看到了这组精美的砖雕和石刻。 砖雕共有一组6块,每一块上都有字,正中的4块为边长32厘米的正方形,每一块砖上刻有一个大字,自右向左连读为“龙...
8月中旬刚刚被挖掘出的古嘉定桥遗迹现场。 8月中旬,在镇江中山东路施工现场被挖掘出的嘉定桥遗迹,备受各界关注。镇江文物部门考证确定为宋代嘉定桥后,路面施工方一度调整方案改道施工。这让镇江市民以为,古桥遗址有望在通道建成后做展示性保护。不过,最新情况有所变化,在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后,镇江文物部门最终决定将此宋代嘉定桥遗址进行掩埋保护,并且连日来已经付诸实施,保护工程施工已近尾声。 通...
镇江市一处工地挖出了一处古桥遗址,记者近日获悉,经考古证实,为宋代嘉定桥遗址。 今年8月份,在镇江市一处工地挖出了一处古桥遗址,记者近日获悉,经考古证实,为宋代嘉定桥遗址。 8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镇江中山东路和第一楼街交会处,发现地下商业街施工现场有两座古代的桥墩已被泥土暂时掩埋。记者了解到,这两座桥墩发现于8月14日,镇江市文物部门接到群众反映后,立即与工地管理方联系,要求该地...
8月中旬,在镇江中山东路施工现场被挖掘出的嘉定桥遗迹,备受各界关注。镇江文物部门考证确定为宋代嘉定桥后,路面施工方一度调整方案改道施工。这让镇江市民以为,古桥遗址有望在通道建成后做展示性保护。不过,最新情况有所变化,在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后,镇江文物部门最终决定将此宋代嘉定桥遗址进行掩埋保护,并且连日来已经付诸实施,保护工程施工已近尾声。 现有数据 桥面略呈弧状隆起,宽约10米 ...
近日,在镇江市一处工地挖出了一处古桥遗址,记者昨获悉,经考古证实,为宋代嘉定桥遗址。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镇江中山东路和第一楼街交会处,发现地下商业街施工现场有两座古代的桥墩已被泥土暂时掩埋。记者了解到,这两座桥墩发现于8月14日,镇江市文物部门接到群众反映后,立即与工地管理方联系,要求该地段立即停工,同时展开考古工作。 镇江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处长张小军介绍,嘉定桥遗址现场东西两侧残留...
近日,在镇江市一处工地挖出了一处古桥遗址,记者昨获悉,经考古证实,为宋代嘉定桥遗址。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镇江中山东路和第一楼街交会处,发现地下商业街施工现场有两座古代的桥墩已被泥土暂时掩埋。记者了解到,这两座桥墩发现于8月14日,镇江市文物部门接到群众反映后,立即与工地管理方联系,要求该地段立即停工,同时展开考古工作。 镇江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处长张小军介绍,嘉定桥遗址现场东西两侧残留...
近日,由中国古琴学会、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等单位主办的“梅庵琴荟——首届古琴艺术交流系列活动”在江苏省镇江市博物馆拉开帷幕。 在活动的启动仪式上,来自江苏和浙江的7名古琴艺术名家演奏了《潇湘水云》、《平沙落雁》、《乌夜啼》等名曲,悠扬的琴声为在场的听众带来了一次高雅的艺术享受。此外,来自江苏、浙江的数十名古琴演奏新人还参加了“梅庵派古琴新人学习交流活动”。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馆长周明磊表示,此...
今年52岁的周宝康在十年前逛庙会时,偶然了解到镇江市华山村有个太平泥叫叫的民间工艺品,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周宝康认为太平泥叫叫虽小,却反映了当地的民风民俗,承载的是千余年的历史。 经过一番周折,他先后拜当地知名泥叫叫艺人冷常春、李国英为师学艺。周宝康介绍,泥叫叫的制作工艺原始,造型质朴,生活气息浓厚,能吹出多种哨音。在他工作室里,一个“牡丹双鱼”的泥叫叫大概十五分钟就可以做好,但是,...
6月30日,镇江新区社会发展局接到当地市民举报,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烟墩山墓地上,有人圈地种菜! 据介绍,烟墩山墓地位于镇江市镇江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6年6月5日,授予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墓葬。1954年在此考古发掘出土青铜器12件,随葬物主要是青铜礼器,有鼎、簋、鬲、盂、觥等,其中其中有一件“宜侯夨簋”,内有铭...
近日,镇江新区的赵先生给老母亲整理旧衣柜时,发现了祖传的从清代至今的35张地契,地契上记录着其祖上与他人交易土地的情况,据相关专家确认,其中年代最为久远的地契是清康熙58年(公元1719年)的地契,距今已有295年的历史。有关专家指出,这些地契具有连续性、完整性,实属罕见,对于研究清代和民国期间土地和社会制度变迁有重要价值。 昨日上午,镇江新区港中新村小区的吴老太家中,其儿子赵先生在记者面前小心...
6月14日是第9个文化遗产日,在此来临之际,镇江市民高文桥将一件有着千年历史的古代漆器权杖捐赠给镇江博物馆。他的这件宝贝曾由央视鉴宝专家认定为罕见国宝,有专家认为,该宝贝为南宋时期的物件,价值连城。昨天上午,高文桥将这件文物捐赠给了镇江博物馆。 锻炼路上发现文物宝贝 昨天上午,在镇江博物馆举行了捐赠仪式。现场,记者看到了高文桥所捐的权杖,直径约4.5厘米,长1.7米,通体雕有精美的“如意”花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