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巫山龙骨坡遗址发掘方案研讨会在鸿都召开。笔者从会上获悉,龙骨坡遗址即将进行第四次发掘,以彻底揭开“巫山人”身份的谜团。 据了解,龙骨坡遗址面积约1300平方米,又称“巫山猿人遗址”,是一处更新世时期遗址。该遗址已经历了3个阶段的发掘:即1985年~1988年,1997年~1999年,2003年~2006年。本次发掘时间将持续到2015年。 ...
据巫山县政府官方微博透露,巫山县投资3600万元建成6801平方米的巫山博物馆。目前已进入陈列布展及装饰装修阶段,拟于明年对外开放。投资300 余万元编撰《历代巫山诗文集成》。全面收集整理巫山历代诗词歌赋及研究巫山文化、神女文化方面的著作,共10卷450万字。 据了解巫山博物馆是巫山县政府实施六项目助推文化名县建设之一,想要了解巫山县政府更多官方民生信息和政策,请收听巫山县政府官方微博。
图为巫山汉红陶马。徐永泉 摄 丰满匀称的马腹,幅度感极强的马鬃,全身用红陶分段烧制,然后拼接成完美的艺术品。昨日,记者从巫山县了解到,现存于巫山文管所的汉代文物汉红陶马,日前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该陶马也是三峡库区出土文物中体型最大的“马”。 巫山县文管所所长易军介绍,今年5月底,我市文物鉴定组的专家对巫山县近几年征集、清理出土和由公安局移交的共117件文物进行严格评审...
从美国《生活》杂志购进的这张照片,专家推测建筑物为神女庙。 巫山发现一块神女庙诗碑 巫山神女峰名满天下,一直仅在传说中存在的神女庙近日现身一块诗碑,证实了三峡地区神女庙确实存在。无独有偶,一年多前我市从美国《生活》杂志购进的一组重庆老照片中,也发现了疑似神女庙的身影。 职中老师发现诗碑 该诗碑长、宽、厚分别约1米、0.8米、0.15米。碑面文字从右至左竖刻,繁体,厚实圆润,每字长、宽均...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巫山发现一处驿站古道遗址——南陵古道。古代大文豪李白、黄庭坚、陆游等都曾在此咏叹过。目前,该古道已被作为重大发现上报国家文物局。 巫山县文管所介绍,这处古道大部分保存完好,宽约2米,青石为阶。据历史文献记载,南陵古道至少在唐代就已开始使用,唐代李白在《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题壁》中,描述了他通过南陵古道登南陵山的情景——“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辞山不忍...
11日来自巫山县文物管理所的消息,称巫山博物馆已完成景观规划设计等各项前期工作,并已开始网上招投标。明年,游客便可免费参观龙骨坡“巫山人”、大溪文化遗址、千年悬棺、古栈道、汉墓群等文物宝藏。
今天,记者从巫山县文物管理所获悉,巫山博物馆已完成景观规划设计等各项前期工作,并已开始网上招投标,力争将巫山博物馆建设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外三峡库区一流博物馆。据悉,该馆明年对外开放,届时市民可到巫山看已写入教科书的“龙骨坡人”。 据介绍,巫山博物馆选址于原巫山师范校址,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工期为2年,计划在2010年对外开放接待游客。 ...
1985年10月13日下午1时,著名的古人类学家黄万波研究员在重庆巫山县龙骨坡发现了距今204万年、与东非早更新世能人处于同一进化水平的“巫山人”化石,轰动了世界,这不仅动摇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学说,也证实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就诞生在三峡地区。 1988年岁末,考古专家又在这里采集到脊椎动物化石120种,成为目前中国第四纪化石地点中种类最多的地点。 ...
云南元谋人距今170万年,被公认为是我国境内最早出现的人类。然而目前有考古界专家却对此结论提出了疑问。10月27日,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带领的中法考古队,抵达重庆巫山庙宇镇龙骨坡古人类遗址现场,历时13天的考古工作中,发现了距今200多万年前的古老石器,该结果显示,“巫山人”距今200多万年,比元谋人还早30多万年。 首枚化石震动考古界 10月2...
绝迹已久的图腾门神“吞口” 通讯员 徐永泉 摄 双目怒瞪,鼻孔硕大,高高的颧骨,血盆大口里吐出一条舌头……普通农家屋里面容狰狞的一件古老图腾木雕,竟是三峡库区失传已久的土家族神秘门神“吞口”。近日,在巫山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队员们意外在红椿土家族乡高炉村发现了一件绝迹已久的图腾门神“吞口”。据推测...
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重庆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龙骨坡,发掘出一段带有2颗臼齿的残破直立人左侧下颌骨化石以及一些有人工加工痕迹的骨片。1986年又发掘出3枚门齿和一段带有2个牙齿的下牙床化石。此外,遗址中还出土了包括步氏巨猿、中国乳齿象、先东方剑齿象、剑齿虎、双角犀、小种大熊猫等116种早更新世初期的哺乳动物化石。经学者研究,龙骨坡遗址出土的遗物代表了一种直立人的新亚种,后被定名为“直立...
近日,巫山县文物普查工作人员在福田镇白龙村发现一块清朝古碑,据文物专家介绍,古碑立于清朝道光年间,疑为禁毒所用。 该碑直立石包上,高1.5米,四面宽为0.39米,碑顶加四角上翘檐帽。碑上字迹清晰,从右至左楷书竖刻着“遵示公议”,内容为朝庭对地方的规章民约。据碑文记载,此系当地乡民与来往行人共守公议,于道光二十二年二月立。碑文中清晰可见“严禁吸毒、种毒,禁赌、禁...
巫山龙骨坡遗址将建成古人类博物馆,可以看到200多万年前原始人的生活。昨天记者从巫山文广新局获悉,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及我市的有关专家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巫山龙骨坡古遗址保护规划进行了评审,保护规划通过市级评审。 专家表示,龙骨坡遗址是目前我国第四世纪化石地点中出土种类最多的化石地点,包括乳齿象、爪蹄兽、剑齿虎等100多种。遗址位于巫山县庙宇镇,面积1.5平方公里。据了解,规划准备将龙骨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