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25日-28日,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巫山县政府联合主办的龙骨坡“巫山人”遗址普遍价值研究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研学术交流会,在巫山县召开。来自中法两国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巫山猿人”的属性和龙骨坡遗址石制品的文化性质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为巫山龙骨坡遗址未来的考古发掘、科学研究、保护展示等指明了方向。 重庆市文物局副局长白九江指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这充分体...
11月27日,巫山,古玩爱好者在挑选古玩。当日,第四届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文物艺术品交流会在巫山举行。来自重庆、北京、湖南、河南、山东、陕西等10余个省市的近400家商家参与交易,品种有瓷器、玉器、老件木雕、手把件、土陶、藤编等。 通讯员 王忠虎 摄
日前,笔者从重庆巫山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办获悉,重庆巫山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于2016年10月通过重庆市普查办综合审核,自此重庆巫山县相关工作全面完成。此次普查,重庆巫山县共完成可移动文物藏品信息采集登录27084件/套。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建国60余年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是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普查时间从2012年10月开...
男女重叠合葬在一个墓里,与当时的家庭观念、社会信仰有什么关系?这个谜题笼罩在巫山县大水田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 巫山大水田遗址是2014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也是“十二五”期间重庆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2014年,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巫山县大水田遗址考古发掘两百余座墓葬,出土文物1700余件,其中大溪文化时期的发现尤为珍贵,罕见的“叠葬墓”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墓葬中。 大水田遗址,位于巫山县曲...
巫山高唐观,因为战国时期美男宋玉笔下的《高唐赋》中而得名,曾描写过和楚襄王同登高台的场景,也是”“巫山云雨”的著名出处之一。 近日,这一被古人反复引用的古词名篇记载地,被我市文遗院考古工作者揭开了神秘面纱。 今天,记者在巫山高唐观遗址的发掘现场看到,这一遗址,由于其地理位置可观江景,所以不同时期的古人都加以利用,或修建观景台,或修古墓,或修古寺庙,所以在4万平方...
资料图 12月27日,第二届文物艺术品交流会在巫山博物馆广场拉开帷幕。 据了解,本次文物艺术品交流会由巫山县文化委主办。作为首届“重庆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的组成部分,本次艺术品交流会不仅邀请了来自巫山、巫溪、城口等地的50余家博物馆、民俗馆和文化企业,还邀请了20余名文物艺术品专家和文创产品策划专家。“在27日到29日的三天时间里,这些专家和企业不仅会举办免费鉴宝和文物收藏知识...
巫山大水田遗址 10月24日,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近期三峡库区考古工作取得新进展,巫山大水田遗址大溪文化遗存现多项收获。 大水田遗址地处三峡水库消落区,东面紧邻长江,西面为缓坡台地,分布面积约12000平方米。 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大溪文化遗存是本次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 首先,此次发掘首次在大溪文化中发现墓葬墓底有红烧土面和人骨...
8月26日,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近期三峡库区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收获,巫山高唐观遗址发掘出西周至明清等多个时期文化遗存,其中战国时期墓葬发现种类繁多的楚文化随葬品,显示出楚文化在巫山地区的早期渗透。 高唐观遗址位于巫山城西长江北岸的高丘山,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于今年2月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多处西周至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存,近期在发掘...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近期三峡库区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收获,巫山高唐观遗址发掘出西周至明清等多个时期文化遗存,其中战国时期墓葬发现种类繁多的楚文化随葬品,显示出楚文化在巫山地区的早期渗透。 高唐观遗址位于巫山城西长江北岸的高丘山,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于今年2月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多处西周至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存,近期在发掘早段(战国、...
高唐观遗址 近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完成了对巫山县高唐观遗址的阶段性考古发掘。近半年时间的考古发掘,共完成发掘面积3420平方米,发现了西周至明清等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大大丰富了高唐观遗址的文化内涵。这是记者昨日从巫山县文物管理所获得的消息。 据了解,高唐观遗址位于巫山县西北部的巫峡镇高唐村三组,长江北岸高丘山的耒鹤峰上。《巫山县志》等文献记载,其始建于战国,是长江三峡中最古老的...
这是一片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江边台地,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可能还不知道:他们脚下的这片台地就是巫山神女的诞生地;同时,在这片土地之下,还埋藏着数十座从商代到明清时期的墓葬。 昨日,作为我市文化遗产宣传月的重磅活动之一,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古专家来到正在发掘中的巫山高唐观遗址。 宋玉笔下的巫山神女在哪里? 战国时期,楚国宋玉在《高唐赋》中写道:“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楼之台...
5月29日,巫山高唐观遗址,由于其地理位置可观江景,所以不同时期的古人都加以利用。 巫山高唐观,因为战国时期美男宋玉笔下的《高唐赋》而得名,曾描写过和楚襄王同登高台的场景,也是“巫山云雨”的著名出处之一。 近日,这一被古人反复引用的古词名篇记载地,正式揭开了神秘面纱。昨天,记者在巫山高唐观遗址发掘现场看到,由于其地理位置可观江景,所以不同时期的古人都加以利用,或修建观景台,或修古墓,或...
高唐观建筑遗址,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墓葬。 这是一片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江边台地,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可能还不知道:他们脚下的这片台地就是巫山神女的诞生地;同时,在这片土地之下,还埋藏着数十座从商代到明清时期的墓葬。 昨日,作为我市文化遗产宣传月的重磅活动之一,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古专家来到正在发掘中的巫山高唐观遗址。 宋玉笔下的巫山神女在哪里? 战国时期,楚国宋玉在《高唐赋》...
考古人员在巫山大宁河畔最新考古发掘的西汉墓葬群一隅 东晋女贵族古墓中发现的刻有“皇建平巫”字样的铭文拓片 巫山西汉家族墓葬群中出土的“九连灶” ●你知道东晋时的巫山属于哪个郡? ●汉代的巫山用什么器皿制盐? ●唐代的酒壶又长啥样? 日前,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巫山县早阳旅游新城(江东组团)一期文物保护工作中取得重大进展。考古人员重点勘探的2000余平方米中,共发掘22座跨越各时代的...
一座东晋时期的女性贵族古墓,为《史记》等文献中提到的建平郡提供了重要实物佐证。 昨日记者从市文遗院获悉,在2015年12月底结束的巫山县早阳旅游新城(江东组团)一期文物保护工作中取得重大进展。其中,位于大宁河畔的大坟园墓地10号墓,不仅是罕见的,可以确定墓主性别的古墓,更有铭文直接标注出地名,为古重庆地名提供了珍贵的历史佐证。 铭文确定建平郡位置 墓葬中还残存有少量青瓷碗、银钗、银手镯、铜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