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被誉为敦煌题材小说、童话“开荒者”的甘肃作家许维如今已73岁,出版小说、童话故事9部。近日,敦煌历史小说《敦煌传奇》和长篇敦煌童话《飞天》又同时迎来再版。丁思摄 中新网兰州6月25日电 (记者 丁思)飞天姐弟、九色鹿母子、蓝孔雀姊妹……这些来自于敦煌壁画上的人儿,通过许维的想象变得栩栩如生,演绎着人世间的真善美。被誉为敦煌题材小说、童话“开荒者”的甘肃作家许维如今已73岁,出版小说、童话故事...
5月22日,农历四月初八,神农炎帝诞辰日。“炎帝故里”山西高平发现一套明清时期高平炎帝行宫修缮时的壁画蓝本底稿。 山西高平是神农炎帝故里,拥有着最为密集的历史遗存,典籍记载翔实丰富,历史文脉清晰可见。 此次被发现的共8幅与高平炎帝行宫有关的壁画蓝本底稿的收藏者是当地研究炎帝民俗文化学者王永忠。他介绍,8幅壁画内容以水墨画的形式绘制在较为粗糙且略微发黄的长方形草纸上,其边缘用蓝色颜料勾画...
敦煌莫高窟第55窟面临自然损害的风险,亟须进行数字化保存。 6月7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中国敦煌石窟研究保护基金会、腾讯公益、新华公益合作发起的“数字供养人”公益募捐项目,在腾讯公益平台上线。 “数字供养人”项目在互联网平台发起公开募捐,6月8日起通过微信“朋友圈”广告的普发形式,倡导社会公众特别是年轻人,关注文化遗产保护,参与敦煌壁画彩塑的数字化保护。项目所筹集的款项,将用于...
昭陵唐墓壁画内容从不同角度真实再现了初唐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且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墓主人的社会地位,是珍贵的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并以其独有的风貌成为壁画宝库中的佼佼者。此外,壁画内容中亦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反映初唐社会宗教信仰的理想主义作品的佛教元素,诸如莲花、飞天、摩羯、白马等。 莲花:在昭陵陪葬墓壁画中,莲花形象频繁出现,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唐人特别是皇室贵族对莲花的喜爱及崇尚。如长乐公主墓《四侍...
5月22日,农历四月初八,神农炎帝诞辰日。“炎帝故里”山西高平发现一套明清时期高平炎帝行宫修缮时的壁画蓝本底稿。 山西高平是神农炎帝故里,拥有着最为密集的历史遗存,典籍记载翔实丰富,历史文脉清晰可见。 此次被发现的共8幅与高平炎帝行宫有关的壁画蓝本底稿的收藏者是当地研究炎帝民俗文化学者王永忠。他介绍,8幅壁画内容以水墨画的形式绘制在较为粗糙且略微发黄的长方形草纸上,其边缘用蓝色...
久闻北京石景山区有座以明代壁画为镇寺之宝的法海寺,今有幸一睹这精美绝伦的巅峰之作,感慨万千。经过五百多年的漫长岁月,大雄宝殿里的壁画依旧完美如初。伫立在大雄宝殿中欣赏壁画,虽人物繁多,然姿态各异,相互顾盼,将秩序于变化中。 在这些壁画中,以水月观音最为出色。她面部庄重,以谨慎的细笔勾勒,呈现出慈悲的神情。丰满身躯,优美坐姿,身上长长飘带一气呵成,既稳重又充满活力。最令笔者注目的是她身披的洁白...
“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酒碗一叩,信步天涯。”5月5日迎来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敦煌研究院当日从敦煌壁画和文献里梳理了古人立夏酿酒、开设酒肆、饮美酒消夏的千年河西走廊酒文化。 河西走廊素有“河西酒廊”之称,从古至今酒文化盛行。敦煌在河西最西端,作为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丝路重镇,早在魏晋时期,敦煌酿酒业已颇负盛名。 立夏后,日渐长夜愈短,店家把餐桌从室内挪到户外,整条街道都...
4月1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张朋昌博士带领团队一行6人赴陕西历史博物馆交流座谈,就唐墓壁画颜料光谱特性数据库建设项目开展进行充分探讨。陕西省壁画保护修复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晏新志,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基地办主任杨文宗及壁画基地办相关人员参加此次座谈。 张朋昌介绍了数据库建设项目的意义、国内外数据库现状、数据库建设工作内容以及具体工作开展的计划,并表示希望通过此项目的开展填...
4月12日下午,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常务副主任张金萍一行3人,赴陕历博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交流座谈。陕西省壁画保护基地常务副主任晏新志、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基地办公室主任杨文宗、副主任王佳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参加。 晏新志对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壁画基地人员构成情况,同时表示,...
唐 墓室装饰图像 1953年陕西省咸阳市底张湾唐墓出土 高195厘米、宽93.5厘米 唐代皇室勋戚和文武官吏的墓葬,为多天井墓室结构,象征重重院落的家居富宅。其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及墓室的墙壁上,往往彩绘壁画,内容如仪仗出行、阙楼城墙、男女侍者、狩猎、打马球、乐舞等,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墓主生前的身份地位和生活状况。唐代贵族富户多蓄养歌舞伎,这幅壁画正反映出这种社会现实。
唐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3年陕西省咸阳市底张湾唐墓出土 高113厘米、宽54厘米 唐代绘画保留下来最多的是壁画。石窟、寺观的壁画偏重于佛教内容,墓室壁画则以世间人物为主。与汉代的墓室壁画相比,神话色彩大为减弱,生活内容更加丰富。此画中侍女为一少女,脸部丰圆,神情天真,体态优美,线条简洁流畅,具有典型的唐代绘画风格。
唐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7年陕西省长安县郭杜镇执失奉节墓出土 高115.5厘米,宽69.5厘米 舞女头梳高髻,身穿敞胸窄袖衫,下着红白长褶裙,手执披帛,舒展双臂,缓步起舞,表现的正是唐代“巾舞”的形象。 “巾舞”又称“公莫舞”,其特点是双手执长巾而舞,相传汉代已用于宴享,魏晋时仍流传。隋代将“巾舞”、“鞞舞”、“铎舞”、“拂舞”并称“四舞”,与杂技一同在宴会上演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