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8年11月20日至2019年2月22日,70余幅流失海外壁画的复制作品在大同云冈石窟研究院云冈美术馆展出。这是这些珍贵流失海外壁画首次以这种方式集体回国。 首席画师王岩松说,这70余幅壁画的原作来自山西、新疆、陕西、河南、甘肃等省份,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10余个博物馆,有寺观、墓葬和石窟壁画。 ...
近日,有自媒体账号发布一则敦煌榆林窟风景视频,多名网友质疑其偷拍窟内景象,其本人回应“获得了官方许可”。对此,敦煌研究院院办工作人员表示,与负责宣传的部门核实无此事,该自媒体确实是偷拍,若是开了闪光灯强光会破坏壁画,已责令其删除视频。 旅游观光中,视景点“禁止拍摄”为无物,偷拍视频、图片的事司空见惯,但此事事关敦煌壁画的文物保护,因此被网友关注也是必然之事。审视此事件,无论是对自媒体发布者的...
11月19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一行到陕西历史博物馆调研并出席“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简称‘基地)”揭牌仪式,关强和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为“基地”揭牌;省文物局副局长贾强、西北工业大学学副校长何国强、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强跃出席揭牌仪式。 关强首先调研了陕历博壁画修复室,了解基地目前开展的相关工作和形成的成果,随后参加了基地的揭牌仪式。他指出,“基地”...
“丝路怀古——古龟兹壁画摹制特展” 2018年11月2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首尔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艺术研究院承办的“丝路怀古——古龟兹壁画摹制特展”在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中韩双方嘉宾合影 此次展览中,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兼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忠华、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近日,意大利那不勒斯地区,考古人员在庞贝古城发现珍贵壁画“丽达与天鹅”(Leda and the swan)。壁画描绘了一只天鹅与一个女人的场景。
最新研究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洞穴壁画。此前科学家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洞穴壁画位于欧洲,不过近日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最新壁画,其历史可追溯到4万年前。 这幅洞穴壁画的主题应该是当时该地区的野牛,此外还有数以千计的远古人类手印形状的图案。 这项研究报告显示,这些洞穴壁画位于印尼婆罗洲的一个偏远洞穴里。该洞穴并不容易进入,而且除了壁画之外几乎没有人类居住的痕迹。该洞穴被描述为史前艺术画廊,...
日前,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千年壁画,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正在国内多个城市巡展,获得社会广泛关注。这些流散在海外、国人难得一见的壁画精品,以再现性复制和临摹的手段从国外大墙上走下来“回归祖国”,既弥补了广大观众的遗憾,也有效保护了中国传统壁画的信息和价值,对传承和弘扬传统壁画艺术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中国传统壁画存世量(包括遗失海外部分)为世界之最...
李晓洋在修复壁画。 资料图片 出生在甘肃敦煌的李晓洋,是个名副其实的“匠三代”:爷爷李云鹤是著名的壁画修复师,曾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担任副所长,参与修复壁画超过3000平方米,父母在敦煌研究院工作,叔叔也是敦煌研究院的一名壁画修复师。 初识李晓洋,只见他阳光、帅气,说起话来慢条斯理、笑起来有些眯眯眼。如果不是细聊,很难将这个年轻的男孩与壁画修复的职业联系在一起。 看似枯燥...
最新研究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洞穴壁画。此前科学家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洞穴壁画位于欧洲,不过近日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最新壁画,其历史可追溯到4万年前。这幅洞穴壁画的主题应该是当时该地区的野牛,此外还有数以千计的远古人类手印形状的图案。这项研究报告显示,这些洞穴壁画位于印尼婆罗洲的一个偏远洞穴里。该洞穴并不容易进入,而且除了壁画之外几乎没有人类居住的痕迹。该洞穴被描述为史前艺术画廊,于多年前被发现,不...
展览现场 近日,清华大学主办的“文化之美·漆心可见”成果展在山西运城市的永乐宫内开展,该展览旨在宣扬保护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漆器髹饰技艺。而与展览相得益彰、甚至更为吸引人注目的是精彩绝伦的永乐宫壁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凇认为,山西现存大量的宋、元、明、清寺观壁画不仅体现着审美艺术,还蕴藏海量的历史信息,为解读中国文化的演变过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澎湃新闻”了解到,此次展览展...
为配合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基本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晋中市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18年5月在晋中市榆次区什贴镇龙白村抢救性发掘了13座墓葬,其中4座墓葬为金元时期,其余为明清时期土洞墓。这里重点介绍金元时期墓葬。 M7为仿木构砖雕壁画单室墓,南北向,350°,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保存完好。墓道为土坑竖穴式,平面呈窄长条形,直壁、平底,长2.1米、宽0.7米、...
山西博物院此间举行的“长城文化展”上,一幅绘于1600多年前的《驿使图》引起外界关注。 “《驿使图》绘于公元3世纪前后,它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邮驿的国家之一。”“长城文化展”策展人、山西博物院工作人员赵凡奇说。 《驿使图》为1973年嘉峪关魏晋5号壁画墓出土,长26厘米,宽17厘米,厚5厘米。甘肃省博物馆藏,此次展出为复制品。绘制者寥寥数笔,画风简洁,却传神刻画出驿使跃马疾驰的画面...
本次展览是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由江苏理工学院和太原美术馆主办。太原美术馆提供 “千年壁画百年沧桑一一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展10日在太原美术馆开展,80余件流失海外至今未归的古代壁画以新面貌初次“回家”。 此次展出的80余件壁画作品都是中国流失在海外至今未回归的国宝精品,江苏理工学院刘海粟艺术学院运用传统壁画技艺和现代新型材料及科技手段相结合的制作手法...
近期,文物壁画惨遭破坏性修复的“辣眼睛”新闻总是层出不穷,看得我们是又好笑又心痛。 辽宁省朝阳市景区内一处清代壁画被“修复”得面目全非,网友戏称动画片《大闹天宫》都比这画得好。这修得是有多“辣眼睛”,无图无真相。 而你能想象,在未修复以前是下面这样的吗? 修复前的清代壁画 在有关修复方面,有这样一句行话:宁可空着,也不可断然上手。 敦煌研究院美术研...
图为莫高窟第114窟中唐时期《少女襦裙纹样》(段文杰临摹)。敦煌研究院供图 10月8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敦煌研究院当日梳理揭晓了古老敦煌壁画里留存千年的“深秋穿搭”,即便过去上千年,如今看来依旧好看,堪称深秋穿衣指南。 图为莫高窟第12窟晚唐时期《母子襦裙纹样》。敦煌研究院供图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敦煌研究院称,这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