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四合院里的油画展 王艳油画作品 王艳油画作品 (中国文物网 陈万贵) 四合院,承载着古老中国文化的载体;油画,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方式。油画绚烂夺目的色彩,四合院清幽宁静的氛围,四合院里的油画展,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里的交汇,这不得不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而画展的主人四川女画家王艳也表示:“很担心展出效果。” R...
“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在最有北京味道的四合院里品味那些生于京城或长于京城的“北京味道”,当真最有味道! 怡园霸王鸡 这道菜堪称大菜,菜品之丰富、装盘之艺术、色泽之艳丽都让人难忘,更何况它还是港台巨星梅艳芳生前最喜爱的佳肴之一。 令人意外的是,梅姐这位靠嗓子吃饭的巨星竟然喜欢麻辣口味,这道怡园霸王鸡精选上等三黄鸡制作而成,搭配这朵“红花”的“绿叶”繁茂,除了雪梨、黄瓜、芦笋、香...
说起北京的吃,除了接地气的几百种老北京小吃,就是颇讲究的官府菜和宫廷菜,中段主流则主要是烤鸭在扑腾。鲜为人知的程府宴,继在南长街的一个老四合院内隐秘经营几年后,今秋又在长安街新闻大厦旁的新四合院开张第二店,继续增加北京独有餐饮形态的高端比重。 程府宴开张第二店 这种高端形态呼应了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角色。特派员迈进这个长安街上无门牌的四合院,问:“这里做什么菜?”答:“国宴。” 吃国宴,要的是...
在胡同里拐了几个弯才看到两扇窄小的黑色木门,新上的油漆光可鉴人。不知道里面是怎样一番天地。及至跨入门槛,迎面又是灰色的山墙。可就在转头的瞬间,阳光扑面而来。一个明艳的小世界和它的英国女主人马珍与我们相遇。 因为她热爱中国文化,就顺理成章地把这种爱变成朝夕相伴、触手可及的家,在自己的小小院落里为所欲为,表达不尽。 对自己的审美力绝对有自信的马珍,在改变老住宅的布置上信手拈来。她用大片的艳...
京兆尹,可能是2012年北京最低调且最高端的四合院素餐厅。东望雍和宫、南邻孔庙和国子监,这座两千多平米的三进仿古四合院神隐于二环的喧嚣之中。 美人米炒芦笋尖 建筑设计者是张永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创始人、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他主张的中式古典元素沉淀在各个细节中,同时却不失现代感。 入口醒目得低调。一面纯白色影壁,墙书“京兆尹”...
四合院是北京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根基。市政协委员唐兢多年来一直关注北京旧城保护,几十年来,她眼看着身边的四合院在慢慢消失,心痛不已。唐兢呼吁,应再加大保护四合院力度,考虑制定“零拆除”的刚性政策。 现场 旧城四合院仍在消失 米市胡同云风理发店的生意越来越冷清了。店主田刚自己坐在老式理发椅上,默默地看着对面的一片断壁残垣,那里曾是老北京一家棺材铺旧址。“这胡同里老房子很多...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尉露)北京的胡同四合院是代表北京的城市“名片”。为了解读这张“名片”,北京的文博系统与档案系统首次合作办展,将文物与档案整合在一起,相互佐证,相互映衬。吸引着人们走近她,真切地感受那灵动的北京文化。 原北京街道胡同老照片 6月12日,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档案局联合主办,首都博物馆和北京市档案馆共同承办的《北京的胡同四合...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尉露)经过数月的准备工作,旧城沿街文物建筑维修工程于5月20日起全面启动,本次维修工程共涉及旧城各历史街区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近五十处,是北京市为配合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出的又一有力举措。加强中轴线的保护与整治可以促进其整体格局的完善和文化内涵的挖掘,进一步加强旧城整体保护。 旧城沿街文物建筑风貌维修工作,是今年以来范围最广、力度最大的一次集中性维修工作,既包括历史街区...
中国北方的住宅以北京的四合院最具有代表性。四合院作为北京的传统民居,在元代(公元1271–1368年)就已出现了。不过现存的四合院大多数是清代(公元1644–1911年)到20世纪30年代所建的。 四合院的“四”字,表示的是东南西北四面;“合”是围在一起的意思。也就是说,四合院是由四面的房屋或围墙圈成的。里面的建筑布局,在...
一方制于清末、名为“和轩氏紫云”的端砚,2009年在西泠印社(微博)砚台专场,拍出了548万元的高价。2010年,百万名砚更是屡屡成交:曾经被沈石友收藏过的清末“石破天惊砚”拍出235万元,清乾隆年间的“仿宋欹器砚”拍出156万元,曾由李鸿章收藏过的“梅桩砚”拍出190万元。 近年艺术品升温,书画、瓷器、玉器、家具等价格成10倍、100倍翻滚,作为文房四宝之首的砚台也随之价格上扬。专家表示,由于...
22日,在山东省济南市老城区万寿宫街东首,来自长清区的木匠按照传统方式修缮一处四合院,使其恢复原有的木制结构。该处四合院具有近百年历史,与正在重建的武岳庙相对而立,重新整修之后将向游客开放,成为老街新景观。
中新社长春2月12日电 正在此间举行的政协吉林省十届四次会议上,吉林省政协委员施立学呼吁加强对濒临失传的满族文化的保护,抢救范家满族四合院等满族遗址,珍视这份难能可贵的满族民间文化遗产。中国历史上,满族是唯一两度建立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满族的前身女真族建立了金朝,满族建立的清王朝则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族文化的渊源肃慎文化当时可与中原文化相媲美。施立学表示,遗憾的是,如今满族文化已到了濒临失传...
早已闻名世界的南锣鼓巷,古老的四合院大多成了万般风情的酒吧或店铺,不足八百米长的街巷而今夜夜无眠,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必去的风情体验地之一。 但是在东城,如今可以找到更多的南锣鼓巷。 再往北两三公里的五道营胡同,一半以上店铺为外国人或“海归”开办,住在这里的老北京人也早已习惯与老外做邻居;前门大街这条百年天街,修缮一新后已接待海内外游客上亿人次,成为北京的新名片;...
北京四合院源于元代院落式民居。元建大都城时,为鼓励在都城内建造民房,元世祖忽必烈颁诏,让金中都旧址居民,特别是有钱的商人和有官职的贵族到大都城内建房,于是出现规模建造的院落式住宅。明代,居民住房沿袭了元代的模式,多为大大小小的四合院,大到府第、豪门,小到一般小院和部分排子房。到了清代,实行“满汉分城居住”政策,八旗官兵及其家属居于内城,外城则是汉官及商民人员,但住宅仍以四合院形式为主。四合院有大、...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大多数南京人并不知道,六合区竹镇镇北后街一座不起眼的四合院,曾经是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也是抗击日寇的前沿阵地。昨天,记者来到这里,寻找“红色记忆”…… 1942年8月底,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在此成立。68年后,本报记者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纪念馆寻访—— 1942年8月26日 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在此成立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