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周功鑫 如何让正处于心智成长和社会价值观建构阶段的青少年,适时学习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智慧与成就的中华文化?如何让文物宝贝们“活”起来,讲述美的故事?在推广中华文化时需注意哪些要点?11月22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2015年“中华文化人物”周功鑫博士将来绍兴为《树人大讲堂》和《越州大讲学》作专题演讲,并与我市的文化学者、教育专家以及学生作一场国学的高端访谈,探讨中华文化的“根”与“魂”。...
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院14日上午将安放于主建筑外广场的12生肖兽首复制品拆除、封存。这些兽首系香港知名艺人成龙捐赠,仿自1860年遭英法联军掠夺的圆明园艺术珍品,被台湾一些人士指为所谓“文化统战”。 14日是星期一,位于台湾嘉义的台北故宫南院闭门休馆,仅数家媒体和工作人员到场。12生肖兽首铜像分别安置于一人多高的灯座上,沿着南院主建筑的外围走势蜿蜒排开。最靠近大门的鼠首第一个被拆除,从工作人...
9月1日起至12月1日,台北故宫博物院试行开放拍照、摄影。图为参观者正在认真拍照。吴景腾摄 台北故宫9月起解除禁令、开放摄影,虽然说是“试办”3个月,也引起台湾社会大讨论,结果毁誉两极。 支持者欢天喜地赶到故宫,对着知名宝物拍拍拍,在朋友圈晒晒晒。有人表示世界不少大博物馆都开放拍照,此次台北故宫解禁是前进了一步。也有人就此批评台湾的禁止文化,认为台湾人从小就知道故宫“禁止拍照”,但不知...
从中国八千年的陶瓷文化、玉器文化,聊到中国四千多年的铜器文化,原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在19日的上图讲座上不止一次感慨,世界古老文明中,不论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或印度文明,经数千年历史洪流冲击与淘汰都已非原来的文明,“惟有中华民族创造的八千年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不曾中断,并屹立至今。” 前前后后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从事了31年的中华文化推广工作,周功鑫眼里的博物馆更有“深度”,肩负着将中...
台北故宫博物院16日宣布,9月1日至12月1日,将试行展场有条件开放拍照、摄影。人气文物翠玉白菜、肉形石等,都在本次试行开放拍照范畴之内。 台北故宫博物院发言人李静慧在当天的媒体介绍会上表示,目前规划开放的文物包含金属铜器、瓷器、玉器等器物类文物。而书画类文物因多为水墨纸画、老化作用明显且畏光,因此未来是否开放拍照仍要研讨之后才会确定。 李静慧表示,未开放拍摄的文物,院方将以禁...
台北故宫博物院专家团近日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甘肃敦煌考察,并与敦煌研究院举行座谈会。两岸专家学者期待加强交流,共同推动敦煌学的研究和发展。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回顾了双方多年来的友好交流历程,并期待通过此次探讨佛教艺术,加强两岸学术交流。 台北故宫博物院专家李玉珉讲述了自己走近佛教艺术史并将其作为终身研究项目的故事,并以《敦煌石窟艺术研究的魅力》为题,说明敦煌是中国雕塑史、绘画...
正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的“秦•俑——秦文化与兵马俑特展”,受到岛内各界高度好评,迄今已吸引10万人前往观展。 展览的第10万名入场观众于26日产生,为此主办单位特地在展览现场举办庆祝活动。这名幸运儿是来自新竹的宋姓高中生,与父母、姐姐和爷爷一家五口专门北上看展。宋同学获得了展览导览手册等精美纪念品,第100001名到100030名入场的观众,也获赠特展的着色小玩偶。 台北故宫...
日前,台北故宫博物院请来21位文物修复师,对70万件珍品进行检查修复,所修复的文物包括绘画、器物、纸质、织品4类,工程非常浩大。台北故宫博物院表示,未来这些文物修复完成后将会陆续与民众见面。 透过显微镜仔细观察,用手术刀慢慢修复手中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他们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院请来的文物修复师。 这件玉石盆栽,需要借助X光机的扫描才能看清,修复难度很高,需要花费数月才能完成。修复师说...
当地时间6月17日,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精品展正式对公众开放。150多件宫廷瑰宝来自宋、元、明、清8位皇帝和1位皇太后的收藏或创作。图为观众观看展览。 中新社记者 刘丹 摄 17日,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精品展正式对公众开放。150多件宫廷瑰宝来自宋、元、明、清8位皇帝和1位皇太后的收藏或创作。 当天,中新社记者在博物馆内看到,展览在馆内一楼分...
昨天的台北故宫,就像穿越到了芈月的时代。“秦·俑——秦文化与兵马俑特展”开箱仪式在这里举行,主办方精选的五件文物首次曝光。据悉,本次特展历经3年筹展历程,将于5月7日在台北故宫盛大开幕。这一特展为台湾历年来展出规格最高的展览之一,以世界最高等级的运输和保险规格借展包含兵马俑在内的一共189组件文物,其中一级文物占总展品70%以上,总保值高达近30亿元新台币。 台湾历来最完整秦文物展出 “秦·俑...
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策划的“百年回眸——故宫禁城及文物播迁影像特展”17日落下帷幕,这是继《富山春居图》联展后,两岸故宫再次联手举办同一主题的展出。 17日下午故宫103、104展厅的灯光渐渐暗下来,为期60多天的“百年回眸——故宫禁城及文物播迁影像特展”开始撤展,观众在导览员的劝说下不舍地离去。 透过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300多张历史图片,与台湾知名摄影家庄灵亲自拍摄的历史影像,...
清白芙蓉石观音大士像(附木座),黄君璧先生捐赠。 此尊造像以芙蓉石采圆雕手法,意造观音法相。芙蓉石属于寿山石系的山坑石,矿源在福建省福州北郊寿山村之月洋加良山。寿山石用于石雕,在考古发掘中于南朝墓曾出有圆雕“卧猪”,而福州地区的宋墓更出土大量造型简练的寿山石人俑、鸟兽。 时至元、明以后文人以寿山石刻制印章,从此寿山石系的石品正式进入文房清供中,成为文人墨客书案上不可或缺的瑰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