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研讨会现场。岳依桐摄 “中意文物保护及博物馆规划与管理”主题研讨会21日在四川成都启幕。10位意大利文物保护和考古领域的专家在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共同探讨文物保护和博物馆规划的经验方法。 图为研讨会现场。岳依桐 摄 作为第十七届西博会的主宾国,意大利在西博会期间组织了一系列双边活动,旨在促进中意双方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本次研讨会正是其中之一。 ...
中缅双方22日在缅甸蒲甘签署援助修复他冰瑜佛塔的协议。中方文物专家将进驻蒲甘,帮助全面修复这座在地震中受损的佛塔。 中国驻缅甸大使洪亮在协议签字仪式上说,蒲甘佛塔是世界重要文化遗产,他冰瑜佛塔是蒲甘最大的佛塔之一。相信在中缅双方共同努力下,他冰瑜佛塔一定会恢复原有面貌,并成为中缅两国共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成果。 缅甸宗教与文化部长吴昂哥说,缅中两国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希望加强...
9月19日,曾侯乙编钟出土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博物馆召开。来自海峡两岸以及美国、韩国、德国的考古、音乐专家与会,探讨40年来曾侯乙编钟等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研究成果,结合近年来古曾国考古新发现,展望未来古曾国历史、考古、文化研究趋势。 当天,参加过曾侯乙墓发掘、整理和研究的郭德维、陈振裕、陈中行、刘彬徽、冯光生、黄凤春等考古工作者出席开幕式。 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州擂鼓墩发...
第三届“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17日在故宫博物院举行。国际组织及中国、埃及、希腊、印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墨西哥、叙利亚等文明古国文化遗产领域同仁及专家相聚北京,围绕“作为文化景观的古代文明遗产——古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这一主题,共同研究和探讨古都文明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前不久,巴西国家博物馆一场大火导致约2000万件馆藏预计仅留下10%,两百年历史记忆化为灰烬,再次...
有网友发现,始建于南宋时期的四川省安岳县峰门寺摩崖造像,被涂满了油彩,“修复”得五颜六色。当地有关部门称,这是当地群众自发捐资所为。对文物,也可以不经文管部门批准“自发”行动吗?我们不禁要问—— “毁容式”修复,谁之过? 8月4日,微博认证为“敦煌研究院榆林窟讲解员”的网友“许鑫NixUx”发布了这张对比照片,称是“好友发的安岳石窟造像近期的佛像重绘”,图中这尊南宋时期的文物佛像被涂得...
“‘中国’之中,始自陶寺”“陶寺遗址诠释了最初‘中国’的概念”“出土朱书陶文‘文尧’是陶寺为尧都的直接证据”“陶寺是一个综合性多机能的中心都市”“陶寺是华夏文明的主根”…… 9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队长、长期致力于陶寺考古发掘研究的何努研究员介绍陶寺遗址出土的陶寺中期骨耜上刻有文字“辰”(农)字,这也是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汉字。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14日在山西临...
日前,杭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临安区、富阳区)增补专家论证会议在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召开。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安区文保所、富阳区文物馆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对临安区、富阳区所提交的第五批市级文保单位名单(共132处)进行了讨论,其中118处为原临安市、富阳市市级文保单位,现撤市设区后拟重新公布,12处为申请新增市级文保单位。专家组听取了...
9月6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师范大学武仙竹教授科技考古团队独家获悉,该团队历时5年研究,于近日“破译”了中华苏门答腊兔右下颌骨化石的“密码”,研究成果刊登在人类学研究期刊《人类学学报》上。这为重庆曾经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提供了实物证据。 丰都发现兔右下颌骨化石 据了解,中华苏门答腊兔右下颌骨化石出土于丰都瓦啄嘴遗址。2013年5月至9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委托重庆师范大学对该遗址进行了...
日前从山西泥河湾旧石器联合考古队获悉,他们在大同市云州区李汪涧村南发现并发掘出的一处遗址被认定为旧石器中期到晚期过渡时期的遗址,是现代人类起源的重要节点。该项目负责人、山西大学考古学系教授李君称,该遗址属于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中到晚期的过渡,为认知泥河湾文化起源、发展、消失的规律性,进而揭示泥河湾文化与周边文化,尤其是周口店北京人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材料。 出土的骨器 山西大学考古学...
仪陇县新政镇河西村仪陇中学建设工地(仪陇县嘉陵江二桥向前500米)现一处古墓葬。8月15日,记者从仪陇县文物管理所获悉,经过专家考察,初步推断其为宋代古墓。 7月24日,仪陇县文物管理所接县公安局通报,立即派出工作人员会同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前往现场勘查,看到该墓葬处于仪陇嘉陵江二桥向前约500米的一座小山崖上,长约5米,高约4米。 “经请示相关部门同意,我们文物管理所立即组织人员进行...
正在内蒙古赤峰召开的“中世纪都城和草原丝路与契丹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董新林向外界透露了辽上京遗址考古的五大新发现。 辽上京遗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是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二工作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辽上京考古队,开始对辽上京遗址进行全面勘测和有计划地考古发掘。 ...
7月31日,嘉年华沙雕艺术节上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来自兰州市儿童福利院的25名特需孤残儿童和照顾他们的23名阿姨一起来沙雕节游玩。 在原本平凡无奇的黄河沙土,摇身一变成为形态万千的沙雕艺术品。占地约300亩,30组不同主题的沙雕艺术品。在这里,孩子们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骆驼,来自巴丹吉林沙漠的双峰骆驼,每一个小朋友都跃跃欲动,在阿姨的带领下,感受了一下高高在上的乐趣。 接着孩子们来到了高大伟岸...
读者许先生咨询市区头墩、二墩、三墩位置的消息见报后,7月25日,盐城晚报刊登城南新区新河街道三墩社区居民指认老墩旧址的后续报道,又有读者来电提供头墩位置。原盐城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王爱东,介绍了他参与挖掘头墩文物的经过。 △王爱东回忆当年挖掘头墩文物的经过。 头墩是唯一位于路东的墩子 7月25日,盐城晚报后续报道《读者热议“三墩”,社区居民指认旧址——这里曾出土古代陶罐瓷器》见报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