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几年来,国内逐渐兴起一股收藏热,据了解,一些顾客鉴定知识不多,也没有什么仪器辅助,很容易受骗上当,有许多的收藏家兴高采烈地花高价将一个“古董”抱回家,指望拍卖的时候,能挣个盆满钵满……然而,事实上这些“收藏家”大多数上都被骗,如果是真宝,怎么会轻易“低价”出手? 古玩艺术品的真假鉴定,是古玩收藏的关键所在。 在艺术品收藏行业,鉴定是极为重要的过程,对一件藏品的真伪鉴定,是市场交易的通...
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指导孔子博物馆纸质文物修复工作 济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涛)12月21日,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胡玉清老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王红蕾主任等专家受邀来我馆进行纸质文物修复技术指导工作。 胡玉清老师一行三人查看了孔子博物馆文物修复部工作人员已修复完成的孔子世家明清文书档案和部分散档,对前期的修复工作进行了详细点评。胡玉清老师指出,散档修复一定要遵从“修旧如旧”的原...
浙江考古年度盘点,现场PK产生今年八强 考古专家当评委,也那么“毒舌” 上周,杭州市考古所的盘点刚结束,前天,几个项目的负责人又赶到了宁波,参加浙江省考古发现的大盘点。13个入围项目从100多个全省考古项目中筛选出来,进行现场PK. 当日下午5点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宣布了今年浙江省考古的top8—— 宁波奉化下王渡遗址、杭州良渚古城钟家港及池中...
图为“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胡哲斐摄 中新网杭州12月13日电(胡哲斐)13日,“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良渚举行。研讨会上,多位国际考古大咖表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实证,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价值。 “良渚古城外围存在着由许多条坝体构成的庞大水利系统,说明当时的统治者十分清...
12月12日,石家河遗址考古研究与遗址公园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天门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文物考古专家、学者参会,就如何将石家河遗址建设成一个集遗产保护、文物展示、文化交流、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进行深入研讨。 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认为,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准立项,正是大力推动、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石家河遗址曾是史前长江中游地区文明的中心,...
修复后的文兴桥。 泰顺多山,立于溪水之上的廊桥,躲不过风雨抗衡的命运。数百年来,古廊桥一次又一次在水毁中修复、重生,岁月未止,廊桥对于偏居浙南的泰顺居民来说,桥和人从未分离。 日前,泰顺收到一个好消息,薛宅桥、文兴桥、文重桥三座国保廊桥修复工程,顺利通过省文物局专家组验收。 修复廊桥通过专家验收 16日圆桥 去年中秋节,三座数百年历史的廊桥被洪水冲垮,伤痛席卷整个...
在晚唐五代时期,釉色呈天青色的“秘色瓷”是瓷器的巅峰之作,但是它的产地却是个千古之谜。记者从在浙江省慈溪市召开的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发掘现场专家论证会上获悉,这里就是“秘色瓷”的最主要烧造地。 后司岙窑址位于上林湖西岸。这一地区古窑址密布,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被学术界确定为唐宋时期的越窑中心窑场和当时的全国窑业中心。越窑以地处越国故地得名,始烧于东汉,停烧于南宋,它在历史上率先烧制出了首个成...
近日,由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与成泉资本联合举办的“2017年王文英书画艺术品鉴·中国书画艺术市场流向沙龙”,现场展出了著名书画家王文英近百件书画作品。 王文英曾荣列《中国书法报》“当代十大女性书法家”、《书法思考》2016年最具影响力书法家百强、书艺公社2017年百位最具收藏及投资价值的书法家、《书法导报》推介当代书家50家,并荣获第7届冰心散文奖。 会上,王文英首先介绍了艺术创作的心得体...
12月3日,平遥古城申遗成功二十周年保护与传承论坛在山西晋中平遥古城举行,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的海内外专家在此就古城保护与传承课题“会诊把脉”。 1997年12月3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第2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此,这座有着2800多年历史的古城成为全世界瞩目和关注的焦点。 ...
宁夏彭阳县姚河塬商周遗址发掘现场拍摄的马坑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12月1日,记者从召开的宁夏彭阳县新集乡姚河塬商周遗址专家论证会上获悉,考古人员今年在彭阳县红河流域开展区域系统考古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姚河塬商周遗址。从遗址规模、墓葬等级、铸铜作坊看,专家推断遗址发掘的大墓系诸侯级别。 1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8名考...
11月25日下午,长沙博物馆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岳洪彬做客“湘城讲坛”,进行“殷墟青铜文化——商代青铜器清赏”专题讲座,近300名观众现场聆听。 在讲座中,岳洪彬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夏商周三代青铜器文化的基本特点。他认为,在学习了解商代青铜器需主要注意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就是商代青铜器的前源和流向。通过青铜器判断历史文化时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向和特点;第二是商代人将青铜器保存在哪...
量子物理学和艺术品鉴定有什么关系?普朗克、爱因斯坦等天才物理学家们或许也没想到,量子物理学可以被“创造性应用”到文物鉴定领域。北京一家公司近日在京发布称,通过一种量子文物艺术品鉴定仪,能够对各种材质,诸如青铜器、金银器、书画作品等进行检测鉴定,并得出被鉴文物艺术品生产、制作精确到“年”的准确结论。令人头疼的文物鉴定问题真的被解决了? 对此,业界资深文博专家在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采访...
11月22日,记者从在西安举行的“中国-法国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上了解到,中国与法国文物保护工作者将共同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公输堂进行修复。 公输堂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创建于明永乐(公元1403——1424年)年间,是“白阳三会”教教徒为纪念其祖师公输般(鲁班)而建,现仅存后殿三间,堂内木构遍布彩绘。目前公输堂古建木作的木构件存在歪闪、残损、微生物病害等问题,彩绘层也存在变色、虫蛀、糟...
12月2日,第二届中国大运河国际论坛将在杭州举行。这一天,来自法国、埃及、北京、山东等海内外的运河专家及代表将汇聚一堂,深入探讨“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构建”。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如何构建?这个命题,除了需要实地考察,更需要集思广益。因此,本届论坛将以“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构建”为主题,邀请来自法国、埃及等国的运河研究专家和实践者,共同探讨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的构建,推动中国大运河的可持续发展。 ...
“交流与互鉴:中国-法国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21日在西安召开,中法两国200多位文化遗产相关学科专家,共同探讨、交流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方法和经验,寻找合作机会。 2016年陕西省文物局与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2017年以来,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与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已进行了“茂陵博物馆汉代石刻”等文化遗产的现场踏勘、病害评估和合作计划协商,中方文保人员还应邀赴法国考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