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宝坻区第6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揭牌仪式在宝坻京东大鼓艺术馆举行,副区长芮永玲为传承基地颁牌。至此,宝坻区已创建了6批28个区级非遗传承基地。 据了解,今年,区文广局结合各单位创建工作实际,评审出大钟庄镇牛庄子村(葫芦制作技艺)、牛道口镇岳家庄村(评剧)、宝坻区第一中学(京东大鼓)为第6批宝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截至目前,已经创建了6批28个区级非遗传承基地,极大地丰富了宝坻区群众...
记者12月18日从省林业厅获悉, 在川港卧龙自然保护区持续合作督导委员会的推动下,卧龙镇于今年正式启动了乡土文化遗产传承项目。项目的整编和录制将在本月底前完成。 卧龙乡土文化遗产包括藏(羌)绣、原生态山歌、卧龙本地锅庄、民俗文化等。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加之缺少规范、系统的传承培训体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传。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卧龙将来的文化旅游发展,卧龙通过申报川港卧龙自然保护...
12月5日,为期两天的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保护国际论坛在中山大学中文堂开幕。论坛以信息化时代的文化变迁为背景,探讨全新的文化遗产整理与保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少数民族研究所所长朝戈金,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杨伟时等领导以及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多国的50余名专家学者进行了演讲并对话。 与技术变革密切相关的人类文化传承方式、技术的发展从来都深刻影响着人...
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9日通过《广州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弘扬岭南文化工作方案》(下简称《方案》),支持推动广州市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传承。广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陈春盛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方案》的出台,是为了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设新岭南文化中心。 据了解,该《方案》从升级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席会议制度的规格,由市领导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将非遗相关专业纳入城市扶持专业...
近日,北京医学院附属中学及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基地校授牌仪式。杭州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传承人魏立中开设了一场专题讲座,讲述了相关艺术的历史传承,并指导部分学生现场体验木版水印技艺。这是相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首次走进北京中小学校园。 木版水印专业名称为“古代彩色版画印刷术”,是对中国书画精品进行高仿真复制和版画创作的传统工艺。图为魏立中老师在北医附中指导学生体...
近年来,伊吾县委、政府对非遗工作高度重视,为更好的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对非遗工作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带徒学艺、培训学习、整理有关非物质资料、展演展示,以及资助生活困难的民间老艺人。县政府还设立了传承人政府专项补助资金,今年“两节期间”对全县四乡三镇的木卡姆艺人及其他非遗传承人进行慰问。 非遗文化保护的各项工作中,伊吾县非遗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基层,收集、整理木卡姆乐章...
28日,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专题调研组在京考察调研。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晓峰参加调研。 刘晓峰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依存的社会环境日益变化,...
近日,记者从文化部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5年启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收效明显。目前,文化部正与教育部协商,正式开展“培训计划”,将在全国范围内遴选50所院校和企业参与,并逐年扩大规模,培训内容也将从以传统工艺为主拓展到非遗保护各领域,让传承人群的研修、研习和培训成为常态化工作。 据悉,截至今年8月,国家级“非遗”传人已有250位已经去世,传承人断裂、后继乏人...
为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文化部于7月中旬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试点工作。目前这一工作已经在上海大学、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等18所院校陆续展开,预计举办培训班21个,培训人员1290人次,涉及剪纸、刺绣、编织、漆器髹饰、瓷器烧制、金属锻制、唐卡绘制等数十项非遗项目。此次暑期试点培训是该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重点工作之一。 据文化部非遗司负责人介绍,启动...
图为培训班学员制作的观赏性草柳编艺术作品。 用剪纸记录家人的容颜,将具有实用价值的草柳编转化为可供观赏的装饰品……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的68位“毕业生”剪纸和草柳编艺术作品在济南展出,参观者赞叹山东非遗传承自此不再后继无人。 中新网记者8月6日在山东省文化馆举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创作成果展览”看到,此次展览展出的该培训班68位结业学员的剪纸、草柳编等传统艺术作品吸引...
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日前在沪开班,近160名刺绣、编织等非遗项目传承人及资深爱好者,将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充电”近1个月。而培训班推出的课程既有美术设计理论、工艺造型案例分析,也有品牌营销、知识产权保护等市场开拓和法律基础等方面的内容。 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文化印记,非遗更代表了民间的生活方式,其中,传统手工艺是群众参与面最广、流通性最强的非遗门类...
他们或一生从事相关事业,或半路出家只因喜爱,最后他们用自己的热情、执着、坚守,甚至是半无意识的冲动,保护留存传承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6月13日是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有6个不同领域的传承人,获得“首届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你可以说这是给他们的至高荣誉,同时也是给他们每个人头上戴上了一根紧箍,从此他们与自己所掌握的那门技艺一生不可分割、宠辱与共,发扬传承,这些都成了他们毕生的责任。...
“30年前学手艺,就像捧到铁饭碗,”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苏美颜14日在文博会现场称:“30年后,年青人都不愿学这门手艺。” 57岁的苏美颜小心翼翼地在微雕上抹色料:“不少徒弟学了不久就转行做其他职业,”她告诉记者,自己从事这门陶塑微雕已有30多年了,目前该技艺也面临“后续无人”的尴尬局面。 石湾微雕是佛山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之一,资料呈示其技艺最早兴于唐宋。 与其观...
乐亭大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近平对博物馆讲解员进行培训。刘萌摄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乐亭大鼓这一传统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参观游客,自5月4日上午起,乐亭县博物馆诚邀乐亭大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近平先生对乐亭县博物馆讲解员进行为期一周的乐亭大鼓专业培训。 培训过程中,讲解员认真听取张近平老师的细心指导、深刻领悟唱腔韵调、准确掌握动作要领,指导老师对讲解员的表现给予充分肯...
4月22日至27日,省政协副主席黄选平带领调研组在武威、酒泉、张掖市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进行调研。 调研组先后深入天祝县、肃州区、阿克塞县、肃南县各文保单位、非遗展馆、非遗传承保护基地及研发中心等地,了解非遗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现状,并与各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文保专家学者座谈交流。 黄选平指出,河西地区作为自古以来连通欧亚的重要节点,历史文化资源厚重富集,要保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