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四川大学陈德富教授在《古陶瓷收藏与鉴赏》中著述:“辽三彩是我国低温彩器中一个重要品种,辽瓷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独有时代特征,颇具艺术魅力,历来为我国人民厚爱,是辽文化的宝贵遗产。” 此件辽三彩螭龙双耳尊(见图),高17厘米,腹径12厘米,足径7厘米。敞口粗颈,壁厚体沉,深腹圆底圈足。胎土细软呈浅红色,器内无釉,可见拉坯痕。通体施乳白釉不近底,釉汁凝混失透,釉面开片似冰裂纹,局部稍有剥落,含有...
寿星,是民间传说中主宰人间寿夭之神,即南极老人星。在古代,寿星的地位极为崇高,《尚书》说:“(人有)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中“寿”排在首位,可见人类对长寿的追求是亘古不变的。自东汉起,祭祀寿星与敬老活动结合在了一起,列入历朝历代的祭典,并由帝王亲自主持祭祀仪式,直到明代洪武年间才废除。但此后,民间对寿星的崇拜却更为普遍了。 自有寿星崇拜以来,其形象有...
也许是缘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收藏到三件明代文房用具古瓷,据传说是当时一个文人所用,一件是德化窑瓷塑——姜太公钓鱼“镇纸”、一件是景德镇青花长方形 带盖 印色盒,还有一件是本文介绍的明代嘉靖“素三彩”牧牛砚滴(见图)。 据有关辞书注释:砚滴,又称“水滴”或“水注”,指凡作各种物形而贮水不多 用于研磨墨时之供水 者,为文房用具之一。砚滴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 写 画的兴起有关联,古时铜制、瓷制...
在地处鄱阳湖畔的江西省永修县军山乡茅栗岗村,发现一座唐代砖室墓。该墓早年已被盗掘过,墓中随葬器物多已残破,目前已有部分修复完整。其中有数十件唐三彩陶俑,种类包括文仕俑、武士俑、男女侍俑、波斯人俑、骑马俑、骆驼俑及镇墓兽等。这批陶俑造型生动,神态各异,表现了较高的雕塑工艺水平。 笔者在这里向读者介绍其中的三件。 三彩波斯人俑(图1)。通高48.3厘米。软质白胎,分别施黄釉和绿釉。身体直立...
此俑通高20厘米,宽8厘米,狮身长16厘米,骑兽俑的整体造型浑厚有力,抬首望天,气宇轩昂,武士身披甲胄,跨骑于兽背之上,左手抓兽头,右手若举剑,二目凌视前方,如临战敌,呈现出那种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俑体由赭红、浅绿、墨黑三色描绘而成,制作粗犷,人兽之间比例尺寸失当,这种夸张的制作手法,具有辽金时代墓葬陶俑工艺的风格与特征,虽经漫长的岁月沦桑,但品相仍然完整无缺,尽管表面色彩大多已退化剥落,但局部仍...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唐三彩的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
白地绿彩锥拱海水云龙纹碗(残片) 明弘治 高4.2厘米 2004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 盘敞口、浅弧壁、圈足。通体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白釉,足端无釉。内壁近口沿处和内底均画绿彩弦线一道,内底饰绿彩锥拱云龙纹。外壁近口沿处和圈足外墙均画绿彩弦线一道,腹部饰绿彩锥拱海水龙纹。 白地绿彩锥拱海水云龙纹碗 明弘治 高7.2厘米...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器制作逐步衰退。后来又产生了“辽三彩”、“金三彩”、但在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都远不及唐三彩。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据乾县工艺美术厂原厂长张锦田介绍,不一定每件唐三彩都三色俱全,但可利用三色交叉混合的上釉技术来制造出美丽的花朵,以及先在坯体...
辽代釉陶三彩套盒(如图)由两件浅盘组成,高4厘米,口径15厘米。浅盘为子母口,浅腹,八曲花瓣形高座,高座表面装饰印花牡丹花叶纹。浅盘大部分上施黄釉,牡丹花上施白釉,牡丹叶上施绿……辽代釉陶三彩套盒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 辽三彩即辽代生产的低温釉陶器,不仅限于黄、绿、白三色釉,绿、黄单彩器也很有特色。辽代釉陶器的生产,既有专门的窑场,也有专烧釉陶的窑炉。辽代窑场,目前发现有赤峰缸瓦窑、林东南山...
唐人茶事生活图景 唐三彩钟式茶杯 随着茶文化日益流行,爱上喝茶的人越来越多,这不,都影响到了收藏圈的人。以前藏友们聚会,基本都是聊完饭桌见,不喝点“蒙圈口服液”都不让走。现在倒好,大家都戒了,喝酒的人少了,喝茶的人多了。茶具也是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普通的茶具已经入不了收藏圈大佬们的法眼了。这不,这位“壕无人性”的大佬,他就收藏了一个不一般的茶杯—— ...
唐三彩是唐代彩色釉陶的通称,它素以绚丽的色彩、古朴别致的造型和特有的历史文化承载而具有极高的价值。作为收藏品类,在国内外的拍卖场和古董博览会等交易场所也是经常显现唐三彩的身影。那么就其收藏方面有什么诀窍呢? 首先是其艺术水准的衡量,这个是关键的判断点。色彩、造型极具艺术价值的自然是极品。而且在具体造型中,又以人物俑、马俑和骆驼俑的塑造最为有名。就陶马而言,则以白色三彩马和黑色三彩马最为名...
清代康熙时期,釉下三彩的烧制水平达到了历史顶峰。乾隆以后虽然也有烧制,但水平已经大不如前。康熙时期的釉下三彩瓷器工艺复杂,温度不好控制,烧造难度比较大,很难仿制。后仿的釉下三彩瓷器,不仅在胎质、造型和纹饰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带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最重要的是在纹饰的发色上,大不如康熙时期。在20世纪初期,市场上曾经出现了很多仿照康熙釉下三彩烧制的瓷器,在造型和风格上与真品极为相似,但从表面纹饰上可以...
在唐代的三彩器皿中,瓶类器是非常少见的,一般所见的净瓶、长颈瓶也多为佛教器皿,做工精细,数量稀少,在三彩类器皿中属于比较高档的藏品。 这件三彩长颈瓶和一般的唐代三彩长颈瓶还略有不同,它的底足和三彩净瓶类似,而颈和三彩长颈瓶相似,只不过颈部还多有两道弦纹,比较独特,在功能上更倾向是一件纯观赏器,和那些平足的佛教三彩长颈瓶有些区别。 这件三彩长颈瓶施釉非常完整,釉色格外鲜艳,它的工艺中所用...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 生活气息而著称。想来,中国的唐三彩也有着千年的历史了,其从产生到发展,很多人误认为唐三彩与定窑白瓷、龙泉哥窑青瓷等都属于瓷器的一种,其实唐三彩是 一种低温釉陶器,与大部分陶器不同的是唐三彩在陶器表面上釉。 其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
马是唐代文化艺术中最常见的题材。唐太宗李世民取得政权后,为了追念跟随他征战四方、同生共死的六匹战马,曾命当时的能工巧匠在昭陵雕刻了“昭陵六骏”,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珍品,对唐代马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今天,通过馆藏名贵唐三彩马仍然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在它们的身上,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昭陵六骏的影子。 作为中国艺术瑰宝,唐三彩马可以多方位地折射出唐文化的绚丽光彩,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中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