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唐三彩”是唐代铅釉陶器的总称,铅釉陶器在中国是战国时代发明的,西汉后期至东汉十分兴旺,东汉末期开始衰落。十六国时又重新出现,北朝后期出现了釉中挂彩新工艺,并转移到生产瓷器的手工业作坊中生产,即白胎釉陶。唐代釉陶工艺来了一个大飞跃,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唐三彩”。它雄浑绚烂,表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巅峰——盛唐时期典型...
12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与洛阳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洛阳三彩文物展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开展。 本次展览以“最是橙黄橘绿时——从洛阳三彩看中国颜色”为主题,展期预计三个月,以洛阳博物馆馆藏的80件精美的三彩文物为主体,辅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相关文物图版资料,以三彩臻品为媒介,融合全球史观,用中国色彩系统的理念将展览分为《天地玄黄》、《翠袖红裙》、《绿蓑青笠》、和《流光溢彩》四个部分,以独特的视角展现...
昨日,“丝路唐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唐三彩特展”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三楼东展厅开幕。此次展览遴选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藏唐三彩精品68件(套),其中二级文物37件、三级文物31件,将展览至8月20日。 据悉,此次展览系纪念“5·18国际博物馆日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馆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 展览期间,主办方还将开展“走进古韵洛阳 感受三...
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洛阳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单位主办的“泥火幻彩——唐两京三彩文物精华展” 即日起到6月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展品约130件组,从唐三彩的起源、窑址、分类及其唐三彩技术发展与传播等方面,全面展示唐三彩的艺术面貌。
记者从河南省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市一座中晚唐时期墓葬中出土的一件唐三彩,日前被专家认定为国内首个再现中国“茶圣”陆羽煮茶形象的唐代三彩器,这也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与陆羽形貌相关的实物资料。 这件被专家命名为“陆羽煮茶图”的唐三彩,施黄褐釉和绿釉,粉红色胎,右侧为一坐俑,左侧一风炉上置有茶鍑,二者共坐于一个长方形底板上。坐俑高约11厘米,头裹绿釉襥头,身着一件窄袖圆领长衫,端坐于一亚腰形圆...
清康熙 高15厘米,口径17.4厘米,足径17.4厘米 器呈直筒式,口足相若,底微凹入,玉璧形足。外壁以青花、釉里红、豆青三色绘山水图,远山近水、亭阁屋舍、苍松古柏等。用刻划、加彩等装饰技法描绘,自然逼真,为一幅精妙的山水画。外底脐心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釉里三彩是康熙朝新创烧的高温釉下彩品种,它以青花、釉里红和豆青釉三种釉下彩相结合,也称为釉里三色。它以蓝色、红色来表现主...
唐代三彩釉陶器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唐代三彩釉陶器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代三彩釉陶器用于随葬,做为明器,因为它...
素三彩镂空熏,清康熙,高17cm,面径20cm,面边长7.8cm,底径20.3cm,底边长7.8cm。 熏呈八方体,下承以连烧在一起的八方束腰台座。通体镂空素三彩锦地开光装饰。顶部一圆形开光内透雕“卍”字图案。周围以素三彩描绘缠枝花纹。熏体八面均有上下呈弧形的长方开光,开光内均透雕钱纹,开光以外均以绿釉上涂点黑色麻点为地,八条边棱上各绘一条螭龙。底座束腰处绘三角形几何纹。整个画面以黄、绿、紫彩为...
素三彩海马八吉祥纹罐,清康熙,高29.8cm,口径13.2cm,底径13.5cm。 罐唇口,短颈,丰肩,肩以下内敛,平底。内施白釉。外壁素三彩装饰。口沿、肩、胫(jìng音敬)及近底处共4道青花弦线将纹饰分为5组,颈绘海水江崖八吉祥纹,肩饰海水浪花八吉祥纹,腹绘4匹海马穿行于海水江崖及八吉祥之间,海马分别用素三彩中的黄、紫、深绿、浅绿四种颜色涂绘,足边为海水浪花八吉祥纹饰。细砂底。无款识。 目...
素三彩茄式壶,清康熙,高37.5cm,口径2.5cm,腹径27.2cm。 壶小口,曲长颈,口至颈渐粗,球形腹。因形如圆茄,故俗称“茄式壶”。通体施白釉。颈之近肩处以黄、绿、墨3种色彩绘卷枝纹装饰带。腹下部绘绿彩绣球花纹一组。无款识。 此器造型奇特,胎体厚重,为清康熙官窑所独有。从其造型看,当为宫廷医疗用器。
素三彩渔夫捕鱼图长方几,清康熙,高7.5cm,面纵23.5cm,面横13.5cm,足纵17.7cm,足横11.5cm。 几面呈长方形,下有四长条形戗,戗四角下承以四条腿。几面以素三彩绘渔家乐图,画面中有的渔夫在捕鱼,有的在往鱼篓里装鱼,一幅繁忙的景象,周围山岭重重,亭台高耸,树木林立,一行大雁在空中飞行。侧面绘冰梅纹。足边两侧绘变形夔龙纹。四腿足心均有一孔。施彩以绿、紫、墨、黄彩为主。几背面中心...
素三彩暗花云龙花果纹盘,清康熙,高4.7cm,口径25.1cm,足径16.7cm。 盘口微外撇,弧腹,圈足。内外白地素三彩装饰。盘内、外暗刻云龙纹。盘内在刻划纹饰上彩绘石榴等折枝花果纹,外壁在刻划纹饰上彩绘折枝牡丹花纹两组。花卉施以绿、紫、黄、黑等低温彩釉。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盘以黑彩勾绘纹饰轮廓线,将果实的饱满、丰硕表现得淋漓尽致。纹...
虎皮三彩撇口碗,清康熙,高5.4cm,口径12.5cm,足径5.8cm。 碗撇口,弧腹,圈足。内外施黄、绿、紫、白色相间的釉斑,俗称“虎皮釉”。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虎皮三彩瓷器为康熙素三彩瓷器中的新颖品种。器表以黄、绿、紫、白等色釉点染成斑块状,犹如虎皮斑纹,故俗称“虎皮釉”或“虎皮三彩”。传世品中多见康熙虎皮三彩碗、盘等。
黄地素三彩二龙戏珠纹盘,明万历,高4.4cm,口径23.3cm,足径16cm。 盘敞口,弧壁,圈足。盘心微下塌。通体黄地素三彩装饰。内底饰双龙戏珠纹,外壁饰缠枝莲纹。圈足内施黄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盘的所有纹样均先用黑彩勾出轮廓,其内再填以紫、绿、孔雀绿、黑彩等。外壁黑彩晕散严重。盘的造型不太规整,龙纹随意性较强,爪如花朵,口、腹、足底均有窑裂,反...
紫地素三彩折枝花果云龙纹盘,明万历,高2.7cm,口径14cm,足径8.5cm。 盘内外均以紫地素三彩装饰。内外壁均绘折枝花纹,绿叶黄花。内底黄色线圈内绘云龙纹。圈足内施紫釉。外底署绿彩楷体 “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黄彩双线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