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城北的苏巴什佛寺遗址,是国家丝绸之路“申遗”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几千年的风雨,让这座曾经辉煌的佛寺,如今却只有黄土等残迹,看不出曾经高僧云集的场面。 这种现状马上就可以得到改变。新疆库车县邀请北京清华同衡规划科技院建筑与城市遗产研究所首次对佛寺遗址进行了3D还原技术测绘。据贺艳副所长介绍,他们通过3D航拍和航摄,从空中到地面,对表面材质进行精确采集,...
夏商时期,皖江南岸先民如何采矿、炼铜?日前,我省考古部门邀请北大专家,对铜陵师姑墩遗址文物进行科学检测和鉴定,这一问题或将得到答案。 师姑墩遗址是皖江南岸首次发现的夏商时期遗址,在这里发现的陶范(陶质铸铜模具)等珍贵文物,也被认为是我国考古学界第一次在长江南岸用科学的方法发现的铸铜痕迹,很可能将证明“铜都”先民在夏商时期就已经掌握铸造青铜器的技术。 【行动】北大专家受邀...
12月21号是玛雅历法中旧历法结束的日子,大量游客涌入墨西哥和中美洲,庆祝新历法周期到来,或是等待所谓的世界末日。 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州的小镇希尔,小镇名称在玛雅语言中意为终结,因此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准备在12月21日庆祝玛雅历法中旧历法的结束,并迎接新历法周期的到来。 许多当地玛雅原住民认为世界末日论是对他们信仰的误解。他们表示在玛雅文化中12月21日仅仅代表一个历法周期的结束,他们并不相信...
新华网重庆12月19日专电(记者 张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光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等专家日前在重庆建议,应争取把南宋抗蒙山城防御体系指挥中心遗址建设成为一处优秀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南宋抗蒙山城防御体系指挥中心——余玠的帅府,即四川制置司衙署。抗蒙山城防御体系包括四川和重庆的城址70多处,依托两条山脉和六条江,对蒙古大军进行了45年的顽强抗争。防御体系以重庆方山、合川钓鱼城...
12月11日上午,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到河北师范大学就重点学科建设和文物考古工作进行调研。 张庆伟先后考察了分子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泥河湾研究中心、环境考古实验室、文物保护实验室、数字考古实验室、考古人类学实验室,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河北师范大学、省文物局就考古学科建设、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利用情况的工作汇报,就进一步做好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利用、加强考古学科建设进行安排部署。 张庆伟指出,...
12月中旬,位于梓潼县县城西北角的县水厂施工时,挖出大量筒瓦、汉砖等古建材残片。经绵阳市文物局现场勘验,初步认为该地可能是古四川最早建立的三郡(巴郡、蜀郡、广汉郡)中的广汉郡遗址。12月17日,绵阳市文物局已责令建设方局部停工,并决定呈报省文物局后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梓潼县水厂施工地位于该县文昌镇莲枝村,近日施工时陆续挖掘出一批带有花纹的砖瓦。到14日,工地多处基坑发现这样的砖瓦残片,其中一个筒...
在“红山文化遗址”即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际,本月14日,“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沈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牛河梁遗址管理处联合主办,齐聚百余位国内专家。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滕卫平、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等出席。 牛河梁遗址被发现已近30年 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我省朝阳牛河梁遗址发现了规模巨大的坛、庙、冢,出土了大量精美玉器...
做工精致的铜箭簇依然锋利 古人占卜用的龟甲 日前,在凤阳的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古堆桥遗址发现了大量商周时期的生活遗物和遗迹,这是在这一地区首次系统发掘的商周时期生活遗址。大量罕见的卜甲、卜骨、箭簇、鹿角等传递着怎样的信息?考古人员揭开了其中的秘密,原来,当时淮河中下游流域流行占卜,当时的人擅长狩猎。 【发掘现场】首次发现 商周生活遗迹 凤阳古堆桥遗址是在此前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但一...
在“红山文化遗址”即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际,本月14日,“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沈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牛河梁遗址管理处联合主办,齐聚百余位国内专家。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滕卫平、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等出席。 牛河梁遗址被发现已近30年 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我省朝阳牛河梁遗址发现了规模巨大的坛、庙、冢,出土了大量精美玉器,代表这里曾存在过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
2012年12月11日下午,参加“四川盆地及中国古代早期冶铁与中国古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家一行参观了金沙遗址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常务副馆长朱章义陪同参观。 “四川盆地及中国早期冶铁与中国古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博物院)、金沙遗址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日本爱媛大学东亚古代铁文化研究中心等共同主办的一次国际会议。各国专家前期已开展主题演讲、专题...
由陕西省文物局组织编写、赵荣担任主编的《陕西大遗址保护的探索与实践》一书,12月上旬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目前第一本全面展示陕西大遗址保护理论探索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学术论文集。 大遗址是指历史上重要的大面积文化遗存,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承载着祖先荣耀和历史辉煌的大遗址在中国一度成了“烫手的山芋”。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民众都认为大遗址是祖先留下来的财富和骄...
(神木石峁遗址是4000年前我国面积最大的古城址 图片来源:中新网) 2012年11月08日记者获悉,经近两年大量考古调查、勘探和部分发掘,考古学家最近现场考察后一致认为,地处黄土高原北部边缘且距离黄河20多公里的石峁遗址,是一处面积超过4平方公里的史前石城遗址,比已知的山西陶寺、浙江良渚的城址都要大,是4000年前我国面积最大的古城址。这对于进一步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等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考古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