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阳燧 M8大墓 道像香蕉,称为香蕉墓 原始瓷簋 大墓四角均有墓道 西周时期实行“多都并存”,宗周(今西安)、成周(今洛阳)均是当时的都城。近日,考古专家又在周原遗址一墓葬群首次发现2座带墓道的诸侯级大墓。专家推测,周原遗址可能也是西周中晚期的都城之一。 此次发掘中,除了出土大量的珍贵青铜器、玉器、原始瓷外,还发现了一件当时的取火工具—...
1973年11月4日,正式开工的第一次河姆渡发掘,无论发掘人员的数量和学术素质以及发掘的组织和规模,都超过浙江境内以往任何一次考古发掘,是浙江经历了十年空白之后的又一次野外实践。牟永抗就参与了这次发掘。 记:河姆渡遗址当时是怎么发现的? 牟:1973年,余姚文化馆的许金跃打电话给我,说他在姚江边上发现了石器和陶片,而且陶片是厚厚的、黑黑的。 当时,我马上给浙江省查抄文物清理组的周中夏汇报情况...
红网沅陵12月24日讯(通讯员 瞿宏红 代支生)笔者12月24日从沅陵县文物考古所获悉,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近日,湖南省考古所文物维修专家组来到沅陵县对窑头故城遗址残损文物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资料整理工作。 专家们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采用传统技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最少干预、修复材料具有可逆性及安全耐久性、补配具有可识别和与原物相协调的原则,对这批文物精品...
M8大墓 道像香蕉,称为香蕉墓 阳燧 大墓四角均有墓道 西周时期实行“多都并存”,宗周(今西安)、成周(今洛阳)均是当时的都城。近日,考古专家又在周原遗址一墓葬群首次发现2座带墓道的诸侯级大墓。专家推测,周原遗址可能也是西周中晚期的都城之一。 此次发掘中,除了出土大量的珍贵青铜器、玉器、...
12月21日,陕西省宝鸡市周原博物馆召开大遗址保护年度总结会暨文保员团拜会,会议通报了2012年周原大遗址保护工作重点,并结合实际,分析了当前周原田野文物安全形势,总结了田野文物保护工作和打击盗掘古墓葬犯罪的经验,对2012年文保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6名先进文保员进行奖励,并签订了2013年文物保护合同,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群众文保员的自身职,落实了文保员管护范围内文物点的管护责任,激发了群众参与...
昨日,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周人老家”——周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虽然墓地严重盗扰,但是考古人员在对周原遗址的姚家墓地进行部分发掘后,仍然出土了一些珍贵的文物。其中出土的原始瓷簋、觚是全国首次发现,出土的陶甗、陶丸、椭圆形小石子等系周原地区首见。同时确认这里有一处制作角镞(鹿角箭头)的作坊。原始瓷器或可证明出产地记者获悉,本次从姚家墓地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石器、骨蚌器、原始瓷器和陶器等。在一些中型墓...
中新社邯郸12月22日电 (马继前)河北省邯郸市文物局22日称,该市涉县境内发现一座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的商代古城遗址。目前挖掘出的城墙、地基等文物,为研究商代城镇布局发展提供难得史料。 据邯郸市文物局局长王兴介绍,12月初,该市考古人员在涉县城关镇寨上村东南方向,发现一座南北长450米、东西160米,面积约72000平方米的商代遗址。该遗址坐落在一片由北向南逐渐下沉的梯田上。 王兴表示,此...
记者21日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考古人员在安徽省凤阳县境内的古堆桥遗址发掘中发现大量商时期的陶器、龟甲、铜器等文物。据专家介绍,这是首次在安徽省内的淮河中下游流域发现数量众多的商代文物。 凤阳县古堆桥遗址考古从今年9月开始启动,经过三个多月的发掘,目前已经出土陶器、卜甲、卜骨、鹿角、青铜器等珍贵文物,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陶器等生活用品。还发现了一些青铜铸造的箭簇,尽管经历了3000多年...
在阖闾城遗址胥山北坡,为配合阖闾城文化教育基地建设,近日考古人员们正顶着寒风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发掘。一批新发现的唐代、五代十国、宋代墓葬群陆续“重见天日”。玉璧底白瓷碗、四系青瓷罐、漆器、钱币等等的随葬品相继出土…… 本月中旬,四座形状特殊的唐中晚期船形墓相继“露面”。虽然出土的墓志铭上许多字迹漫漶不清,但研究人员对碑文解读和...
新华网合肥12月22日电(记者王圣志、鲍晓菁)历经4年多的调查、勘探,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对凌家滩遗址的结构、功能分区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对全面了解凌家滩遗址产生的自然和社会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据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朔知介绍,凌家滩遗址经过5次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对整个遗址的面积、功能分区、有无特殊遗迹、是否存在聚落群等诸多问题都缺乏了解。为此,从2008年底开始,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开展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