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笔者近日从桂阳县有关部门获悉,11月14日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县千家坪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在为期半个月的发掘过程中,发掘新石器和商代的文化遗存两处,主要为坑形,一处是濠沟,另外一处是灰坑。 在濠沟遗迹中,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数量较多的陶片,其中的白陶工艺先进,美学价值高,文化内涵也非常丰富。此外,还有牛、猪和鹿等动物遗骸。在濠沟旁边,发掘了一堵高出当时地面约3米、长约10米的构筑物,专家初步推...
玉矿遗址采石区 出土的夹砂陶片 经过两年多的野外考古发掘,考古人员确认肃北县马鬃山玉矿遗址为一处大型魏晋时期工业遗址。 马鬃山玉矿遗址位于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滚坡泉村村委会西20公里马明公路南侧戈壁滩处。在最近的一次文物普查时共发现大小不等矿坑124处,分布范围呈长方形,东西长5.4千米,南北宽1千米,面积540万平方米。地表可见大量矿石堆积,同时发现大量夹砂陶片和大量白骨堆。...
海龙囤土司遗址 12月6日,贵州、湖南、湖北三省文物部门人员汇聚遵义市海龙囤,共同商议土司遗址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事宜。 此前,国家文物局最新公布的世界遗产预备名单显示,湖南省老司城、湖北省唐崖土司、贵州省遵义海龙囤三地捆绑联合申报土司遗址。 昨天,相关行家就各地土司文化挖掘、遗址保护等,进行了研讨,并认为遵义海龙囤是申报土司遗址中规模最庞大、原真性保持最完好的,在申遗中可以起领头羊的作用。
辽宁省《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授牌仪式近日在沈阳举行,朝阳市的牛河梁遗址作为“红山文化遗址”子项目第三次入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据悉,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牛河梁遗址此次入选,在对红山文化的传播与保护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据记者了解,我国首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第二批于2006年12月15日递交,...
2012年12月4日,四川省成都市窗口行业互评小组一行对金沙遗址博物馆标准化服务工作进行了全面现场审查,金沙遗址博物馆党支部书记朱章义、副馆长李平、彭跃进、姚菲等馆领导和迎检工作组成员陪同参加了检查。成都市窗口行业互评小组一行10人兵分5组,先后察看了该馆游客中心、园林区、遗迹馆以及陈列馆,对该馆的服务规范、服务态度、服务环境和设施、咨询投诉机制、开展活动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检查,并现场进行了...
肃北县马鬃山玉矿遗址被考古人员确认为一处大型汉代工业遗址。赛依吉尔格力摄 在刚刚结束的今年年度考古发掘中,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玉矿遗址发现包括灰坑、房址、石台基等各类遗迹40多处,出土玉料、陶器、水晶、骨器、石器、兽骨等遗物千余件。 记者6日从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文化馆获悉,连续两年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人员,先后对马鬃山玉矿遗址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确认这一遗址为...
近日,“三国故地 六朝古都”邺城遗址抢救性保护设施项目正式动工,作为邺城遗址保护利用的重要工程,临漳县致力打造连接铜雀三台遗址公园、广德门遗址、邺城博物馆的旅游线路。 位于临漳县的邺城遗址,历史悠久,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为加强对邺城遗址的保护利用,临漳县历时6年高标准编制了《邺城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按照“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注重长远与近期目标相结合,有形资源与文化内涵相结合”...
昙石山遗址出土的珍贵的人体骨骼等史前文物开始启动修复,昨日上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昙石山遗址的本体保护工程在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开工。 昙石山遗址是福建首个开放式的遗址保护博物馆,遗址出土的数千年文物保持出土的原貌,供人参观。这里占地约3万多平方米的新石器遗址,曾是一处5500年前的原始部落。可是,发掘16年来,这些遗址暴露在空气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此次保护工程是对遗址本体遗存及骨质文...
日前,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正式成立了大运河南旺枢纽遗址保护中心,这标志着济宁市汶上县在大运河保护和申遗以及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近年来,汶上县政府紧紧抓住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机遇,统筹考虑申遗工程与民生水平提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科学谋划,精心实施,扎实推进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和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新成立的汶上县大运河南旺枢纽遗址保护中心为正科级全额事业单位,...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匈奴曾在欧亚大陆驰骋近千年,其唯一保存下来的都城——统万城,不久前被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纳入了新版《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作为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匈奴千年前广泛分布在中国北方和中亚,甚至游猎至欧洲左右了欧亚大陆的历史,其文明却湮没在历史之中。作为目前唯一确认的匈奴都城——统万城,是1600年前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大夏国首...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匈奴曾在欧亚大陆驰骋近千年,其唯一保存下来的都城——统万城,不久前被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纳入了新版《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作为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匈奴千年前广泛分布在中国北方和中亚,甚至游猎至欧洲左右了欧亚大陆的历史,其文明却湮没在历史之中。作为目前唯一确认的匈奴都城——统万城,是1600年前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大夏国首都,位于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白城则村,在民族史、...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匈奴曾在欧亚大陆驰骋近千年,其唯一保存下来的都城——统万城,不久前被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纳入了新版《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作为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匈奴千年前广泛分布在中国北方和中亚,甚至游猎至欧洲左右了欧亚大陆的历史,其文明却湮没在历史之中。作为目前唯一确认的匈奴都城——统万城,是1600年前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大夏国首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