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自贡市大安区何市镇十字村的村民陈先伦称,他曾在自家附近的一山崖下挖到几截类似人腿骨的东西,希望专家鉴别。昨日,自贡市恐龙博物馆的专家现场考证后初步认为,发现的化石可能是蜥脚类恐龙肢骨及脊椎化石。 采石:30年前发现化石 据陈先伦介绍,30年前,他和三哥陈先华到附近一名为沙口冲的小山包上采石头。在采石过程中挖出了几截“人骨化石”,“那些骨头状的东西分两截...
七月三日,河南新发现的白垩纪恐龙化石模型受到关注。当日,在郑州召开的河南白垩纪恐龙化石群发掘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透露,中国最近在河南境内新发现汝阳黄河巨龙——洛阳中原龙动物群和栾川以小型兽脚类恐龙为主的动物群,其中发现十种以上恐龙,多数为新属种。 记者从今日在郑州召开的河南白垩纪恐龙化石群发掘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最近在河南境内新发现了汝阳黄河巨龙——洛阳中原龙动物群和栾川以小型兽脚类恐龙...
明孝陵一带的地下到处都是宝藏,这不,在下马坊遗址附近地下2米处又发现了一个大型雕龙石质构件。 昨天,记者在接到热心读者的电话后,火速前往下马坊遗址,一探究竟。 当记者赶到现场时,这块大型石质构件已经基本展现出来了,记者粗略地估计了一下,这块大型石质构件有5米长、1米多宽、40厘米厚,构件上用高浮雕的手法雕刻着五爪龙和卷云纹,非常有皇家风范。 据在现场工作的工人介绍,他们是在这里对下马坊遗址进...
或许,中山门外的卫岗该有一个新名字——卧龙岗。前天,在卫岗东坡下进行下马坊遗地公园改造工程施工的工人们挖出了一块长6米、宽1.5米、厚0.5米的巨型石,上面雕着一条鳞爪飞扬的巨龙。经专家鉴定,这个大家伙是明孝陵神烈山碑碑亭的石构件,制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距今已有476年了。 现场:老槐树压住了“老龙头” 记者在现场看到,卧龙石的发现地点紧挨着路边的明孝陵神烈山碑...
新华网呼和浩特7月4日专电(记者 丁铭)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获悉,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深刻地揭示出这样一个历史事实:西辽河流域是中国最早出现龙崇拜的地区,中华民族崇龙的习俗,应该追溯到红山诸文化。 目前所知,早在距今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 化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出现了龙神崇拜。其中查海遗址和白音厂汗遗址曾发现有崇龙迹象。查海龙迹发现在两块精工制作的陶...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7月5日电(记者丁铭)记者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了解到,作为红山文化崇拜对象的猪龙,其由猪到龙的演变至少用了两三千年。 据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绍,多年来,在红山文化分布区内曾采集到为数不少的兽形玉,形态酷似猪首、蛇身,全身蜷曲呈环形。牛河梁遗址玉猪龙出土后人们发现,所谓兽形玉就是猪龙的前身。 实际上,这种猪首蛇身的灵物形象,早在距今7...
港龙航空公司由北京运送一批价值连城的古代书画精品到香港 (上海)港龙航空公司获委任为“国之重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展”的航空赞助商,负责由北京运送一批价值连城的古代书画精品到港。此次展览为庆贺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0周年纪念而设,由明日起开放给市民参观。 该书画展于香港艺术馆举行,并展出32件从晋、唐、宋至元朝的古代书画精品。此次展览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与故宫博...
上周末,广州艺术品拍卖行、广州银通拍卖行顺利结束2007年春拍,广东艺术品“春拍潮”接近尾声。其中艺拍全场报收2500万元,银通总成交706.57万元。 青花瓷器仍受买家喜爱 在艺拍24日的拍卖会上,瓷器专场中一早便令买家虎视眈眈的元青花云龙纹梅瓶(1对)以250万元起拍,经过激烈争夺,最终以341万元成交,一举夺得本次拍卖会的冠军,这也是继2005年该公司清康熙青花八...
记者今天(6.25)从市文化局了解到: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将于本月28号起暂停开放,原因是要开工建设文物库房。 大河村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面积达40万平方米,其中的文化遗存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文化、商文化,时间跨度从距今6800年前一直到3500年前,是中原地区远古文化发展的历史缩影,在全国考古界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由于一直没有符合条件的文物库房,从遗址中出土的3000多件文物都...
尽管在大拍密集的6月,昨天下午落槌的中国嘉德第十期四季拍卖会依然成绩斐然。与各场大拍相比,四季拍卖中既有一两千元的小玩意儿,又有几十万、上百万元的精品,这成为四季拍卖汇集人气的主要原因。 其中,瓷器、玉器、工艺品专场总成交额为人民币1800万元,成交率75%,为嘉德四季拍卖历年同期的最好成绩。 瓷器部分集中了明清两代民窑瓷的精品和部分官窑瓷器,品种丰富,青花、粉彩、单色釉及龙泉窑瓷器都有不...
近日,首都师范大学的一堂讲座吸引了众多学子,大家被主讲人的传奇经历和他对艺术收藏品的挚爱精神所感动。这场讲座的主讲人就是中国版协书标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标发明人王勇龙。日前,记者采访了王勇龙,探寻他发明书标、铸造中国书文化收藏品的心路历程。 谈起发明书标的缘起,王勇龙感慨良多。他告诉记者,自己曾当过8年钳工、法院书记员,后来开始在商海里闯荡。虽然钱没少赚,但最后感到很茫然:干来干去自己迷失了精神...
古墓中出土的金剑鞘 古墓中出土的玉戈 继去年陕西韩城3座周代大型贵族墓发现惊世珍宝之后,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加紧了对这3座大墓的发掘清理工作,又有一大批珍贵文物面世:30件周代鼎、簋、鬲、编钟等青铜器,大量金器和品类繁多的玉器以及距今7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时的玉猪龙相继出土,为研究周代及“芮国”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专家们惊叹,韩城周代高等级贵族墓,堪称一座珍宝库...
6月1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左一)向记者介绍二连巨盗龙化石。 当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宣布,经研究确认,在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发现的一具巨型兽脚类化石是当今世界上 最大的似鸟恐龙化石。这具化石是我国科学家于2005年在内蒙古二连盆地大约8000万年前沉积的岩石中发现的,体长约8米,站立高度超过5米。中国科学院与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局的学者经过...
博物馆讲解员介绍中国首次发现的长角的龙化石 中新网6月13日电 大公报消息,中国龙是中华民族远古神话中一种神奇的动物,为民族始祖黄帝氏族崇拜的图腾,后世的中国人因此被称为“龙的传人”。过去,古生物学家一直认为,长角的中国龙是华人祖先虚构的形象,只存于神话传说之中。但据十一日报道,贵州省安顺市兴伟古生物化石 博物馆展出的“新中国龙”化石,日前经...
6月1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左一)向记者介绍二连巨盗龙化石。 当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宣布,经研究确认,在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发现的一具巨型兽脚类化石是当今世界上 最大的似鸟恐龙化石。这具化石是我国科学家于2005年在内蒙古二连盆地大约8000万年前沉积的岩石中发现的,体长约8米,站立高度超过5米。中国科学院与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局的学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