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市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从8月11日起,在已公布的市级以上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将分三批遴选15个古村落进行保护试点工作,入选的古村落在3年内每村将获得总额达500万元的保护资金。 记者了解到,宁波现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省历史文化名村2个,市历史文化名村27个,而这三批15个古村落正是从这些村庄中产生,入选的村落,财政将在3年内安排每村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古村落保护,同时,鼓励社...
鄞江它山堰1号地块考古现场发现的古河道。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昨天下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就鄞江它山堰1号地块考古发掘成果对外发布,称在该地块发现了宋元时期的古河道、石砌堤岸、道路等重要遗迹。目前,共完成发掘面积1070平方米,出土各类遗物620余件。 这是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鄞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专业机构,对它山堰1号地块进行了为期一...
在第11个中国航海日前夕,由中国港口博物馆与中国郑和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向东是大海——纪念郑和下西洋特展”在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展。国家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李居昌,中国郑和研究会副会长胡平贤,中共宁波市委常委、北仑区委书记马卫光等出席了开幕式。 此次特展共展出文物162件(套)。展览以郑和下西洋为重点,以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为辅线,以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的关系为联结点而展开。在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同...
昨天,鄞州区文管办主任谢国旗陪记者来到鄞州区邱隘镇渔金村渔金公园,察看刚搬“新家”的金价桥。 金价桥,迄今为止已经有近400年的历史。去年年底,“五水共治”要对河道进行整治疏通,它曾一度面临被拆的威胁。不过如今,金价桥“命运反转”,已在100米开外的新家——渔金公园内安然“落户”。记者昨日了解到,实现异地迁建的金价桥目前已通过了竣工验收。 事实上,在宁波类似的古桥异地迁建,并非只有金价桥一座。...
为期二个月的“甬上风华”宁波建筑版画展,8日起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功德堂展出。 版画“始于隋、盛于唐、精于明”,传统版画在中国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木刻版画是在木板上刻出反向图像,再印在纸上欣赏的一种版画艺术,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在当前,建筑文化作为宁波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个出土于宁波的宋代菊花纹瓦当第二、三个出土于博多的宋代菊花纹瓦当 昨天下午,鹿儿岛国际大学中园聪教授的团队在日本鹿儿岛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对宁波出土的宋代瓦当和日本九州各遗址出土的瓦当进行了三维形状计测、胎土化学成分分析等研究,首次科学性证明了日本九州出土的中国系瓦当的产地为宁波,这些瓦当是从宁波运送至日本的。 “同范瓦当在日本国内并非没有,但基本都属于近距间的同范瓦当。远距离的例子...
图为“向东是大海——纪念郑和下西洋特展”现场 图为“向东是大海——纪念郑和下西洋特展”现场 600多年前,一支绵延十余里的船队,浩浩荡荡驶入了万顷碧波,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航行。岁月流转,绵延了几个世纪的碧波又重新在东海之滨激荡。 7月9日,在第11个中国航海日前夕,由中国郑和研究会、中国港口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向东是大海——纪念郑和下西洋特展”在浙江宁波的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幕。整...
宁波市鄞州区作为宁波市辖区,于2009年10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博物馆文化之乡”。一个面积1381平方公里,人口77万余人的市辖区,目前对外开放的民办博物馆(含美术馆、艺术馆、陈列馆)数量已达20个,除了基于发达的民营经济、深厚的文化底蕴、主体的文化自觉,还得益于当地开放的政策环境。近日,记者深入被评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宁波鄞州区,探访民营博物馆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补充作...
为更好地宣传航海文化,在中国航海日活动举办之际,中国航海博物馆等单位编制了中国首张航海文化地图。 该地图将众多中国航海文化参观体验点汇聚于一体,以手绘地图的形式,描绘了中国沿海各地建筑风格迥异的航海文化博物馆,向读者立体地展现了中国航海文化的整体布局,并为广大航海爱好者探寻航海文化提供了参考。 据了解,中国航海文化手绘地图将在后天上午举办的国际航运及大宗商品交易论坛上,随《宁波航运交易》杂志航...
7月3日下午1点,宁波市第17届文物展销会于宁波饭店明州厅正式开幕。本次展销会由宁波市文物商店和上海文物商店联合主办,将持续到。 历年的文物艺术品展销活动,被众多古玩爱好者视为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淘宝机会。此次展销会引起各方关注,有来自全国各地文物商店、文物经营单位以及玉器经销商参加,其中不乏实力雄厚的北京、上海、山西、湖南、湖北、江苏、青海、安徽、云南等国有文物公司、文物总店。他们精心挑选了各种档...
提起宁波的历史古迹,他如数家珍;在过去的20年里,他更是走遍宁波的山山水水,只为寻找散落的历史文化遗存。上周,他还出版了他的第5本专著——《四明风韵》,里面都是关于宁波历史文化古迹的宝贵资料。他叫鲍贤昌,今年64岁,是鄞州区首南街道鲍家村的一名农民,现在是一个社区的保安。 村民编起“村志三部曲” 没事的时候,鲍贤昌就会带上一壶水、一袋干粮,然后乘上公交车,去寻找那些文化遗存。有时候,天不亮出去...
《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今天正式施行,这是我市自1986年12月被授予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以来,首次以地方立法形式出台专门的保护条例,填补了宁波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却没有历史文化保护专门法规的空白,为我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提供和坚实有力的法律保障。 根据条例,宁波将实行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名镇、名村以及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制度。主要包括:宁波、余姚等历史文化名城;月湖、...
记者昨日从宁波市旅游局获悉,今年7月中旬,以“再扬丝路风帆,共筑蓝色梦想”为主题的“2015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在我市举办。11日当天,我市推出“海上丝绸之路”精品线,所涉及景点将向全市居民免费开放。 “2015年中国航海日”系列活动期间,我市旅游部门将在7月11日主题日当天特别推出“海上丝绸之路”精品线,相关景点向宁波居民免费开放。该免费精品线路为:庆安会馆—三江口—江北老外滩—镇海沿江路—镇海...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6月29日上午,由江东区文广局、白鹤街道主办的“双七十”纪念活动暨侵占宁波日军受降地白鹘桥纪念长廊揭幕仪式在王隘社区宁波日军投降纪念地白鹘桥举行。 白鹘桥位于前塘河支流的出口处,紧邻延芳桥,初建于宋绍圣二年(1095),重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桥长3.5米,宽2.7米,桥面由6块石板铺成,两侧桥栏上均阴刻“白鹘桥”三个大字。1945...
海曙区普查员在清道寺采集文物信息 宁波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相关宗教场所和团体组织积极配合,目前已完成宁波市佛教协会、宁波市佛教居士林、海曙区清真寺、清道寺、奉化雪窦山资圣禅寺等单位的文物认定与信息采集工作,鄞州区的天童寺、阿育王寺的普查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我市的宗教场所保管着数量丰富的可移动文物,这些文物都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很多宗教场所也被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