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日前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重庆庙嘴巴文化遗址墓地取得阶段性考古成果,清理出多处战国晚期至西汉前期土坑墓。 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文博馆员陈东介绍,此次考古在重庆北碚区庙嘴墓地发掘清理了战国晚期至西汉前期土坑墓17座,出土器物110余件(套),这是嘉陵江下游巴文化墓葬的重要发现。 他介绍,该处墓葬形制按长宽比分为窄长方形、宽长方形、方形墓类,代表了墓地发展的三个时期,总...
张家窑林场长白山墓群位于沈阳市康平县。2017年4月至11月,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群进行考古发掘,9座墓葬共出土器物400余件,其中包括完整的宋辽瓷器和制作精美的辽代金银器、玉石玛瑙等珍贵文物。4号墓出土的纯金面具和两只绝世无双的精美梅瓶,证明墓主人的身份相当高贵。 契丹贵族墓群等级相当高 沈阳市康平县张家窑林场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西与阜新市彰武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
佛经残片出土时状况。照片由吐鲁番文物局提供 当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揭开层层泥土后,一件残破的纸质文物展现眼前。详细辨认,上面的字迹规正流畅,再细看,内容好像是佛经。 2017年11月到2018年1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吐鲁番学研究院共同开展的吐峪沟石窟寺第8次发掘中,这件珍贵文物的出现,让所有在场的人员兴奋不已。自2011年开始的这项考古发掘,每年成果不断,佛经、壁画、佛寺建筑布局...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 对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良渚古城发现者刘斌而言,现在最兴奋的事,莫过于前不久,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见证。作为5000年前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它以规模宏大的古城、功能复杂的水利系统、分等...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11日对外称,内蒙古发现约4000年前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文字,为探寻中国古代文字及甲骨文的起源等提供了新的依据。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连吉林告诉记者,文物考古人员近期对赤峰市高家台子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时,发现了约4000年前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文字。 连吉林告诉记者,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近期在夏家店...
越城区北海街道王阳明故居碧霞池东边不远处,有一口明代古井,这口古井至今仍是碧水如镜。只是它蜷伏在东边的一处角落里,上面有砖石盖着,知道的人不多。据附近的居民说,这口古井是王阳明伯府第的古井。有关考古专家现场察看后认为,这口古井确是明代古井,其井圈与碧霞池中考古发现的井圈是同一时期物件。这口古井是伯府真物,应该予以保护。 碧霞池东边的古井,在墙角落的一个水泥柱边,有人在井上加盖了一块青砖和...
记者近日获悉,中新广州知识城自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以来,先后在茶岭、沙岭及甘草岭先秦遗址揭露出新石器时代晚期和西周春秋时期的大型墓地和聚落遗址。 2015年8月至9月,为配合广州市黄埔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南片区狮龙大道(科技大道及北延线)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项目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广州市文物局委派下对项目全线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确认在工程用地范围内的九龙镇汤村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
2月8日,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徐长青在考古发掘主要成果发布会上介绍,象南中心古墓群共发掘清理墓葬11座,出土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金器、漆木器以及采集样本等各类遗物400余件套。其中出土的太平百钱,在南昌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此次发现的墓葬,说明在汉晋时期象南中心一带属于郊外,为考古学家研究汉晋时期南昌城的发展与变迁提供了重要线索。记者许南平
记者6日从陕西文物部门了解到,考古人员在地处陕西关中西部的咸阳市武功县发现一座唐代砖室墓,墓室内壁画大多保存完整,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干画法,为湿壁作画。该墓葬的发现,为研究唐墓壁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该墓葬地处武功县二道塬上,地势北高南低。根据出土的墓志记载,墓主为武周时期始州司马、襄城县开国男苏瑜。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赵旭阳介绍,墓室四壁皆绘壁画,顶部是写意星象图,大...
记者8日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考古人员发现一处重要辽代帝陵陵前建筑遗址,有助于确定显、乾二陵皇陵玄宫位置。 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王朝,由契丹族建国,政权传九帝,留下五处皇帝陵墓,其中显陵和乾陵在辽宁,下落至今成谜。 据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发掘的琉璃寺遗址位于锦州北镇市境内,地处相对宽阔的山谷,周围三面环山,目前该遗址中部院落的高台建筑基址考古发掘...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了四川汉晋古城的考古工作成果。本次新发现四座汉晋城址,地域涉及川东和成都平原地区,时代涉及西汉到魏晋时期,与众多历史事件有关。同时还基本确定了各城址具体位置,解决了一批历史文献对于城址地望的争议问题。 为进一步厘清四川汉晋古城的位置、保存状况和文化内涵,2014年以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汉晋时期的城址为主要研究对象,先后对六座汉晋城址进行了...
考古专家近日公布了吉林长山遗址近两年的发掘成果,在遗址内共发现20余座房址和大量墓葬、灰沟等遗迹,其中一座房址的面积达到近百平方米。专家表示,同时发现如此大量且面积较大的房址,将有助于更好地揭示古代东辽河流域的历史面貌。 长山遗址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小城子镇长山村。据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副教授方启介绍,在2017年秋季进行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在长山遗址共发现23座房址和10座墓葬,还...
高原上的古通道 公元7世纪中叶,中西交通上出现了一条新的国际通道棗吐蕃尼婆罗道。这条道路经拉萨越过喜马拉雅山进入加德满都谷地,再经尼婆罗首都而入印度。 这条道路南端最初的开通,可能与藏王松赞干布迎请尼婆罗赤尊公主有关。据藏文典籍《智者喜宴》记载,松赞干布曾派大臣吞米桑布扎为“迎婚使”,携带着大量金币、金粉、璎珞等礼物前去尼婆罗请婚。开始,尼婆罗王借口吐蕃之地荒凉且无佛教而不允,...
近日,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遗址群考古工作又有了新的发现,距今200万年前的马圈沟遗址新发现3个文化层,把上古人类活动的文化层增加至15个,时代延伸距今120万年左右,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序列,证明古人类在泥河湾盆地演化具有很强的连续性。 据了解,马圈沟遗址位于阳原县大田洼乡岑家湾村西南1500米处的马圈沟南端。该遗址最早发现于1992年。1993年进行第一次发掘,发现第一文化层,时代为距今1...
当地时间2月3日,埃及文物部宣布,考古学家在开罗郊外的吉萨平原发现一座距今4400年的古墓。(图片来源:路透社) 据美联社报道,埃及文物部于当地时间2月3日宣布,考古学家在开罗郊外的吉萨平原发现一座距今4400年的古墓。政府希望这一最新考古发现能有助于提振该国的旅游业。 埃及文物部称,该古墓是在吉萨平原西部古埃及王室贵族墓葬群地区发现的,墓地主人可能是赫特佩特,她与埃及第五王朝的王室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