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从总的历史发展来看,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处于“形成阶段”。有的玉器琢工已是光亮平整,磨工细腻。在相当长的新石器时代里,技法也在逐步提高,为商周时代玉器制造的“成熟期”打下了基础。 商代的琢工,直道多,弯道少;粗线条多,细线条少;阴纹多,阳纹少。穿孔外大里小,出现了所谓的“马蹄眼”。商代玉器上的“双钩线”(并列的阴刻双线条),是玉琢工艺史上的一大成就。 周代琢工,精细程度超过了以往。琢制...
白釉印龙纹爵杯 粉彩九桃纹天球瓶 清风草堂款铜马槽小炉 在今年的香港春拍中,瓷器工艺品天价频现,显示藏家对于这一板块的追捧。对于普通藏家来说,虽然难有实力购买天价拍品,但是从藏品的“血统”出发,却可以让你收获意外的惊喜。 即将于4月26日在铜仁路92号举槌(23-25日预展)的第二届敬华集粹·珍瓷雅玩专场拍卖会上,将推出“海外遗珍”、“国营文物商店旧藏”和“文革发还文物...
景泰蓝是我国金属工艺品中的重要品种。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根据所画的图案粘出相应的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景泰蓝的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溶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这种铜的珐琅彩瓷器创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因初创时只有蓝色,故名景泰蓝。现代景泰蓝已变成了一种工艺品名称,而...
资料图 图源网络 宜兴堆花工艺技术是一种美化陶瓷制品的装饰手段,她的装饰手法主要是利用大拇指所表现的搭、搓、撕、揿、行五大技法,用各种色坭在陶制半成品表面进行装饰的民间独特的传统工艺,这种工艺仅宜兴地区有,可谓"冠绝一世、独步千秋"。回溯堆花工艺的历史早在5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时期,原始部落的居民就在手制陶器上用黑红两种颜色的化妆上彩绘各种几何图案和一些简单的植物图案装饰,到东...
故宫博物院玉器馆有《制玉图》一套,是清光绪十七年李澄渊所绘《玉作图》,共 12 副。制玉图风格写实,记录描绘出制玉的主要步骤。每图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描绘出制玉的手法,下部描绘出此手法所使用的工具。注解:“碢tuó”古同“砣”。 一、捣沙和研浆 在这图里,站着的玉工用手拿着杵,一下一下的用杵去捣,要把石臼里的石沙敲得更细碎。另一位玉工坐在凳子上,面前放了一个好像炒菜锅样的大筛子,筛子的底有细...
大红酸枝等木材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进口受限,生产这些家具的材料成本提高,家具价格上涨势在必然。笔者以为,红木家具的价值其实并不仅仅体现在材料上,更主要的还是应体现在制作工艺上。 目前,市场上一套大红酸枝家具的价格动辄十万元、几十万元,而制作家具的成本(木材、工资等)远远低于这个数,“差价”的产生就在于它独特的制作工艺。众所周知,红木家具中有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不是体现...
楔钉榫 18世纪英国家具大师 Chippendale(1718——1779)在其《家具指南》中称,在世界范围内,以“式”相称的家具类型有三类,即中式家具、哥特式家具和洛可可式(路易十五式)家具,其中以中式家具居首。中式家具将造型、工艺、材质有机结合一起成就了旷世罕见的“紫檀工”。这就是通过榫卯相连,不用一颗钉子便可将家具组装起来,且使用几百年后依然牢固紧密。正是榫卯工艺成就了世界家具艺术的...
我国烧瓷业发展到了唐代,出现了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瓷窑系统,并出现了评品瓷器高下的专薯——陆羽的《茶经》,瓷器的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晚唐时期越窑青瓷的质量已大为提高,原料经过很好地粉碎、淘炼,瓷胎胎质细腻致密,不见分层现象,气孔也少,胎色呈灰淡紫等色。成型技术也普遍提高,器型规整,碗、盘、执壶等胎面光滑,釉层匀净,坯体显著减轻,图足纤细,足壁外撇,制作十分认真。釉料处理...
自古以来的海上贸易、出口和赏赐的物品主要有纺织品和陶瓷,因而许多学者把这条通往海外贸易的航道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或“陶瓷之路”。自唐以来,陶瓷器出口量就显得越来越多,而且对欧美各国的瓷器工艺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发明陶瓷的历史要比欧洲早1700多年。 在十八世纪,欧洲人仍然在苦苦地寻觅着瓷器制造的秘密,诚如英国人简·迪维斯在其所著《欧洲瓷器史》一书中所言“几乎整个十八世纪,真正瓷...
3月29日,来自丹麦的手工艺人在苏州博物馆“秀”技艺,展示手工艺“绝活”,让参观者近距离了解丹麦的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王建康摄) 3月29日,来自丹麦的手工艺人在苏州博物馆展示玻璃烧珠技艺。 吸引许多游客驻足观赏。 来自丹麦的手工艺人制作的玻璃烧珠手链。
圈内人言:藏古墨,实际上是古风回潮。古墨收藏盛于明代,到晚清民国达到巅峰,民国之前,一锭清代御墨的卖价是60块大洋,这在当时足够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 “紫金不换,名墨难求。”古墨收藏的复兴起自2007年。笔墨纸砚,随着其它文房拍卖市场上的行情向好,古墨的成交亦量增价涨。据藏家介绍,古墨的回报率虽不如瓷器、玉器和书画,但使用老墨的书画家越来越多,而制墨过程中取烟、合料等环节环境恶劣,...
今年45岁的李伟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跟父亲学艺,如今是“生漆夹纻(脱胎)”工艺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第三代传人。 他说,传统工艺的巧思在创作过程中给他提供了汲取不尽的灵感。为了更好地研究老工艺,他也收藏了各种木刻、石雕造像以及民俗工艺品。 在继承、挖掘、整理传统技艺的同时,李伟育希望通过工艺上的不断创新,让当前处于冷落状况的古老工艺重新焕发生机。 他收藏了...
自古以来的海上贸易、出口和赏赐的物品主要有纺织品和陶瓷,因而许多学者把这条通往海外贸易的航道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或“陶瓷之路”。自唐以来,陶瓷器出口量就显得越来越多,而且对欧美各国的瓷器工艺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发明陶瓷的历史要比欧洲早1700多年。 在十八世纪,欧洲人仍然在苦苦地寻觅着瓷器制造的秘密,诚如英国人简·迪维斯在其所著《欧洲瓷器史》一书中所言“几乎整个十八世纪,真...
乾隆一朝在清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经过了康熙、雍正两朝的励精图治,乾隆时期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乾隆瓷器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奢华,其品种实际上不止文献中记载的57种,而是要多得多,有很多品种是在试验当中,有的品种今天偶然可以看到。我们熟知的品种,比如青花、粉彩、斗彩以及各种颜色釉,在乾隆时期都做得炉火纯青。 冬青釉的颜色是造出来的,在自然中看不到 这是一个清乾隆年间豆青釉的方瓶,也叫壁瓶,一面是...
随着人们对中华文明深层次文化现象的挖掘,砚学和砚文化日益得到世人的重视。在收藏领域也逐渐由所谓“杂项”,升位为专题收藏的主流。因此有专家认为,收藏砚台应遵循中国传统文化的“正脉”,讲究文人气息,不应过分追求工艺的繁复和花哨。 藏古砚须把握时代主线 近年来,砚台的拍卖行情一路上升。如2007年西泠印社“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中,估价为80万——150万元的“吴昌硕铭、沈石友铭石破天惊端砚”以23...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