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位于广州越秀区的杨家祠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大革命期间,杨匏安等中共革命志士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本应依法对其进行保护和修缮,但目前由于产权和资金问题导致该工作行动缓慢…… 22日,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牵头组织召开杨家祠保护和落实工作情况协调会。会议由省政协常委、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黄小玲主持。杨匏安儿媳何广贤特邀参加。 据史料记载,1918年,杨匏安先生举家迁往杨家祠居住...
受今年一号台风“尼伯特”带来的强降雨影响,闽清县坂东、省璜、塔庄等乡镇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点)毁损严重。根据闽清县文体局初步统计,有61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点)不同程度受到破坏,其中位于坂东镇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宏琳厝、三普文物点四乐轩受损严重。 由于宏琳厝规模宏大,修复宏琳厝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广,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资金需求量大。25日,记者获悉,为保护文化遗产,我省房地产...
日前,重庆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对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修复项目进行了验收工作。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重庆市文物局、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荆州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文物研究中心、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专家参加验收。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吴绍阶介绍了项目的来源及文物技术保护管理情况,项目负责人以多媒体的形式,向专家汇报该项目具体实施情况,特别就修复过程中...
日前,台北故宫博物院请来21位文物修复师,对70万件珍品进行检查修复,所修复的文物包括绘画、器物、纸质、织品4类,工程非常浩大。台北故宫博物院表示,未来这些文物修复完成后将会陆续与民众见面。 透过显微镜仔细观察,用手术刀慢慢修复手中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他们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院请来的文物修复师。 这件玉石盆栽,需要借助X光机的扫描才能看清,修复难度很高,需要花费数月才能完成。修复师说...
7月20日,记者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研究院了解到,继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历时八年多修复完毕后,位于千手观音造像旁的大足石刻最大一尊造像——全长31米的释迦牟尼涅槃图,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卧佛,将于明年初启动整体修复,预计整个修复工作将耗时5年完成。 大足石刻是重庆大足区境内所有石窟造像的总称,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代表着公元9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
养心殿 故宫博物院当下最为紧迫的“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昨天又获得八千万元人民币的善款。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李季和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代表三方签署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世茂集团正式捐资八千万元人民币,用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共计需要2.2亿元资金。加上陈启宗先生和崔如琢先生此前的捐赠资金,目...
张清云是哈尔滨市当地的一名新闻记者,自小喜欢琢磨各种手艺活的他,从多年前开始研究锔瓷艺术。经张清云锔补后的瓷器、紫砂壶等器具,不仅复原再生,而且观赏性、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均得到升华。 张清云与“锔瓷”手艺有深厚的缘分。“我老家是山东潍县(今潍坊市)的,我的太爷爷就是挑着挑子,从山东一路锔锅、锔大缸来到东北的。”张清云说。据张清云介绍,“锔艺”匠人曾出现在旧时潍县百姓生活的各个角落。民国时,潍...
近日,报恩塔文物维修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工程12月30日完工。记者近日从泸州市博物馆获悉,在此次修复工程中,报恩塔塔身重塑将使用“宋代涂料”,让这座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建筑从外观到实质上最大程度地恢复原始风貌。 亮点一:“宋代涂料”助力塔身重塑 市博物馆副馆长陈文告诉记者,2015年10月,市博物馆曾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对报恩塔历代所使用的建筑涂料进行检测,并于今年3月提交了《泸州报...
小到一块石头,大到一幢建筑,以后杭城的文物,只要通过“大数据”一查便知。 昨天,记者从杭州市文物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为了保护文物,杭州将搭建一个文物的数据库,不仅仅有博物馆里的各种“宝贝”,而且还有大家特别感兴趣的古墓葬、古遗址、文保点等,预计明年建成。 各种文物网上一查便知 假设你现在身在西湖边,一幢老房子出现在面前,你想知道这幢房子的“前世今生”,然而周围却没有人能...
糯米灰浆用作建筑材料这项技术,属于祖传工艺。 西昌古城大通门附近,5口大铁锅热气蒸腾,锅内,翻滚着沸腾的糯米粥,隔着老远,米香味就已经扑鼻而来。 香喷喷的粥,却并非用来食用。在附近的大通门城楼上,是西昌明清古城墙的修复工地,趁着好天气,工人们加快了施工进度。在工人手中,用来修砌城墙、黏合青砖的,不是水泥,而是刚刚出锅的糯米粥,混以石灰、明矾形成的糯米灰浆。 此次需要修复的西昌古城...
7月7日,为期两天的“国家美术藏品保存修复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落下帷幕。在本次研讨会上,来自英国、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德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位中外文物修复专家与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美术藏品的保护与修复”展开主题演讲及讨论,其中,“修复原则与理念”成为现场讨论的热点之一,旅日卷轴绘画修复专家陆宗润认为,“修复的目的并不是让作品恢复到原来的样貌,而是为了使其再传五百年”。中国内地著名油画...
7月至9月,由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国美术馆主办并实施的“国家美术藏品保护与修复示范项目”在北京举办。作为项目的核心内容,围绕国家美术藏品保存修复的国际研讨会于7月6日到7日在中国美术馆召开,来自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院、大英博物馆、泰特美术馆、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与推广协会、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国的专家共聚一堂。 在6日的开幕式上,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收...
作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古猗园文保储藏室在收藏、保存可移动文物发挥着重大作用。随着藏室储藏条件的完善,古猗园启动了历年来珍藏的名家字画、漆器剑器、历史文玩等文物的保养、修复的工作。历时三个月,首批9件文物以完成保养和修复工作。 在历年的传承中,不同材质的历史文物会受到诸如受潮、受污、霉变等自然或人为的损伤,定期进行保养和修复是保证文物完整性的必备之举。在博物馆专家的技术指导下,古猗园及时...
近日,武进博物馆与南京莫愁图书保护修复中心正式签订《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委托合同书》,委托修复29件(套)馆藏书画作品,其中包括著名书画家、常州画派创始人恽南田的《空翠碧岛》图轴,以及民国著名书法家吴稚晖的《行楷书七言联》。明年3月,这批书画将完成修复。 这29件(套)馆藏书画作品包括二级文物3件(套)、三级文物17件(套)、一般文物9件(套),均为馆藏名作。在去年修复9件(套)馆藏书画作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