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七次会议5日继续在巴黎举行,厄瓜多尔草帽编织工艺和意大利克雷莫纳小提琴传统制作等16个新项目入选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会议当天审议了各国提交的36个申报项目,通过的16个新入选项目还包括比利时桑布尔-默兹河间地区民俗游行、巴西累西腓狂欢节弗雷沃表演艺术、克罗地亚南部达尔马提亚克拉帕多声部合唱、匈牙利毛焦传统手绣和摩洛哥塞夫鲁樱桃节等。 ...
凌家滩遗址1985年发现于我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其勘探发掘工作一直备受各界关注。昨天,中国凌家滩文化论坛在含山县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考古、历史学研究、遗址保护利用等领域的6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专家们将给凌家滩遗址“把脉”,并于今天公布讨论成果。 调查 为筹备新一轮发掘 凌家滩遗址自2007年进行第五次发掘后,目前情形怎样?记者昨...
据联合早报消息,英国考古学家们在苏格兰发现可能是英伦诸岛上最早定居者的栖居建筑遗址。 消息称,遗址是在当地一处桥梁建筑施工挖掘时出土的,有长约七米的椭圆坑,坑中还有残留的火灶、火石和箭头。据碳14测定遗址距今约1万年,属介于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所谓“中石器时代”。 有学者表示,这是第四季冰河期后英国各地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栖居遗址,因此对于考古学来说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发现...
尽管现代人类及其近亲黑猩猩等都不以草为主食,但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约三百万年前的古人类从森林向草原迁徙时,迫于生存压力,曾大量地以草为食。 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对非洲乍得发掘的一些300万年到350万年前古人类牙齿化石的分析发现,其中碳同位素比例特征与一些草类相似,说明这些古人类的食物中可能含有大量的草。 研究人员认为,草叶对古人类来说可能难以消化...
“新岩遗址”发现的文物。磨制石斧,为新石器时代典型的劳动工具 “新岩遗址”文物。铸青铜斧青铜钺石范、青铜渣,经鉴定为西周时期遗物 在洞口边发现疑似文物碎片 桃花江流域有无古人类活动的疑问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90年代。1993年初,桃花江畔灵川县定江镇聚田村48岁的农民阳国威,在屋后一个叫新岩的洞穴中平洞修猪栏时,无意中挖出一批古人使用的石...
据韩联社11月5日消息,韩国文化财厅5日表示,韩国传统民谣《阿里郎》通过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执行附属机构申遗审核,将在12月3日-7日召开的第七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上正式名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该机构在对申报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审核后,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提出“准予列入”、“补充信息”和“不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先生 2012年10月13号下午,刘庆柱老师接受了考古资讯小站的采访。 问:我们知道您从大学毕业以后,就一直从事考古工作至今,考古是您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您能谈谈考古对您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 答:考古对我最大的吸引力是,许多未知的东西通过考古可以被揭示出来。通过田野考古发现与研究,一般来说都能解决历史上一些未知领域的问题。 问:您可以和我们说说当您将考古...
稻神山岩洞葬遗址中发现的打制大石铲。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 供图 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会长谢寿球在接受记者采访。广西新闻网记者 杨郑宝摄 大石铲出土分布图。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 供图 人类历史上最早实现野生稻的人工驯化成栽培稻发生在广西(珠江流域)。由国内著名科学家韩斌带领的中科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课题组的这一重大发现,让一直研究广西古骆越稻作文明历史的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会长谢寿球兴奋不已。 ...
熔岩阶上发现大量炭灰。 鹿科动物下颌骨。 狼牙齿。 10月25日,本报记者与地质专家在镜泊湖火山熔岩洞内考察时,发现了多处古人类的生活遗迹。经历史学者鉴定为唐代渤海国时期靺鞨族先民的生活遗迹。这是我市首次在镜泊湖火山熔岩洞内发现古人类遗迹。 当天下午,本报记者随黑龙江省地质专家进入神羊洞主洞口,对镜泊湖火山熔岩洞进行地质考察。在距离主洞口200米左右的洞穴内,记者发现了多枚疑似古陶...
图为塞拉姆的头骨。考古发掘出的塞拉姆的身体其余部分表明人类祖先从树上走下地面比预计时间晚。 该骸骨于2000年被阿莱姆塞吉德所发现,但光是从整具骸骨上取下薄如纸片的肩胛骨骸骨便花费了科学家们11年的时间。 阿莱姆塞吉德博士(右)正在埃塞俄比亚的迪基卡工作,正是在这里,他发现了塞拉姆的骸骨。 据国外媒体报道,此前科学家发现的名叫塞拉姆(Selam)的女童的骸骨为古人类学家的研究提供了...
10月25日,记者与地质专家在镜泊湖火山熔岩洞内考察时,发现了多处古人类的生活遗迹。经历史学者鉴定为唐代渤海国时期靺鞨族先民的生活遗迹。这是我市首次在镜泊湖火山熔岩洞内发现古人类遗迹。 当天下午,本报记者随黑龙江省地质专家进入神羊洞主洞口,对镜泊湖火山熔岩洞进行地质考察。在距离主洞口200米左右的洞穴内,记者发现了多枚疑似古陶片的黑色“薄石块”。 10月26日上午,记者...
经过3次发掘,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兰木伦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址至今已出土大量石制品和古生物化石。专家认为,此处遗址极有可能为重构中国北方乃至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奠定坚实基础。 据鄂尔多斯市考古研究院院长杨泽蒙介绍,乌兰木伦遗址内涵丰富,出土遗物数量众多,迄今已出土石制品4000余件,骨制品、动物化石2000余件,还有大量炭屑等遗物。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
前不久,笔者有机会到河北张家口市的阳原县实地察看了泥河湾遗址。泥河湾遗址位于桑干河河谷,这一带现在属于黄土高原边缘地带,沟壑纵横。但在远古 时期,这里曾经是一个巨大的湖泊,森林茂密,生活着包括大象在内的许多动物。从1924年开始,一些中外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在这里先后发现了80多处早 期人类活动遗址。特别是2001年,在泥河湾马圈沟遗址,首次发现距今约200万年前人类进食大象的遗迹,引起学术界极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