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西汉古墓随葬品丰富,吸引了媒体关注。南都记者谭伟山摄▼迷你陶壶(右侧)很少见。▼簋在战国以后已极少见。房子、炉灶、米仓、水井……各类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这不是居家生活,而是一处古墓。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在先烈中路某工地发现一西汉晚期墓葬,发掘出各种生活用品共70余件。据悉,这是广州近两个月来第三回出土古墓葬。专家认为这与广州施工建设频繁有关。为何随葬大量日常用品昨日...
昨天,记者从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发现近万枚东汉简牍的五一广场古井考古发掘进展顺利,在清理了上面的文化层后,目前已开始对埋藏简牍的古井进行发掘。 记者在现场看到,古井内填土为灰黑色,土质粘软疏松,与古井外淡黄色的原生土有明显区别,考古工作人员用小锄和小铲,小心翼翼地清理古井内的粘土。在各文化层出土的文物中,有刻了莲花图案的汉代和唐代建筑瓦当,唐代开元通宝和宋代元丰通宝上的字迹清晰可见。一片...
日前,习水县土城镇在改造中,施工人员在一公路施工地内侧岩体上挖掘出了东汉时期的岩墓群。 7月18日,负责此次改造的土城古镇保护与发展办公室接到群峰村修路的施工人员打来电话,称现场机械在施工过程中挖掘出4个岩洞,从洞内挖出的泥土中有瓷片等物品,疑似古墓,现场已停止作业。 接报后,土城古镇保护办公室在通知相关部门的同时,立即前往施工地,并将现场围观人员进行了疏散。从施工现场看,公路内侧岩体露出4个...
近日,上犹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一次文物普查中,在上犹县梅水乡水陂村意外发现了一座古墓。经过考古专家认定,这是一座东汉时期的残墓。据了解,这座古墓长7.1米,高约1.5米,宽2.2米,墓身都用白色的花纹砖砌成,前窄后宽呈刀形。据现场考古专家介绍,这座墓距今已经有1000余年。 赣州市博物馆有关工作人员说,这座古墓所使用的花纹砖流行于东汉到南北朝时期,从以往调查来看,这个地方以前出土过东汉文物。从墓...
历时两个多月,湖南攸县皇图岭镇谭家村鹅形岭组发现的汉代古墓群的野外挖掘工作已经结束。记者昨天从株洲市文物局了解到,整个发掘考古工作已经进入到室内整理研究阶段,墓葬中的排水系统极具考古价值。另外一个重大发现是,2把铁剑4把铁刀历经2000年仍然锋芒毕露。 此次考古发掘,共挖掘了15座古墓。据株洲市文物局副局长陈晓华介绍,这些古墓都是东汉年间的青砖古墓,属于古代普通墓葬,并非王侯将相的大型墓葬。但从...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两墓穴并列平行。谢庆摄 石壁上所刻的花纹。谢庆摄 记者11日从四川宜宾县文物部门获悉,该县组织文物普查人员近日在古罗镇文物普查时,发现了一处由12座墓组成的崖墓群。据初步判定,该墓葬群属东汉时期所建。 记者冒着烈日在现场看到,该崖墓群位于古罗镇普岗村和团山村交界处,地名桃子岔,共有五个分布点,12座墓。这些崖墓均依山而建,其中位于普岗村的一处崖墓占地面积约15平方米,依山凿洞而成,由...
记者从孝感市“三普”办获悉,该市在云梦县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东汉时期封土墓44座。考古专家称,44座东汉封土墓的发现,对研究楚王城历史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对于研究汉代时期的丧葬制度、社会生活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据介绍,在云梦开展的“三普”田野调查中,普查队员在城东吴铺镇赵许岗村复查文物点17处,新发现文物点47处,其中西汉时期土坑墓3座,东汉时期封土墓44座,该墓地发现墓葬总数达到...
日前,湖南省长沙市政有限责任公司12项目部在地铁2号线“五一广场站”进行地下管道改造施工时,于地表下6米处发现一口埋藏有近万枚简牍的汉代古井。经长沙市文物管理所及芙蓉区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实地勘查,确认该古井为东汉前期官方简牍档案埋藏地。 为南方东汉简牍数量之最 “吐”出简牍的古井位于长沙市五一大道与走马楼巷交界处东南角,距地层表面6米。由于地铁2号线“五一广场站”地下管道改造施工正贯通于古井底部,...
经初步清理的部分东汉简牍。(资料图) 6月22日,五一广场出土东汉简牍的古井。(资料图) 长沙是中国出土简牍最集中的城市,而长沙的简牍又集中出土于五一广场附近的古井之中。于6月22日在地铁2号线“五一广场站”工地发现的万枚东汉简牍,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此外,明日起,本报将联合长沙简牍博物馆独家推出“千年档案”系列报道,邀请有关专家一起解读走马楼三国吴简,为你揭开古长沙的神秘面纱。首篇...
昨日,记者从孝感市“三普”办获悉,该市在云梦县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东汉时期封土墓44座。考古专家称,44座东汉封土墓的发现,对研究楚王城历史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对于研究汉代时期的丧葬制度、社会生活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据介绍,在云梦开展的“三普”田野调查中,普查队员在城东吴铺镇赵许岗村复查文物点17处,新发现文物点47处,其中西汉时期土坑墓...
6月28日,河南省博爱县文物局考古人员清点核对从东汉中期墓葬中发掘出土的文物。 6月28日拍摄的河南省博爱县东汉中期墓葬考古发掘出来的陶仓里装的黍。 6月28日,河南省博爱县文物局考古人员修复刚出土的七层彩绘连阁式陶仓楼。 6月24日,在河南省焦作市人民路西延工程博爱段柏山镇柏山村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开挖排污管道时发现两座东汉中期古墓葬,文物部门立即进行抢救性...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