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21日从湖北省博物馆获悉,在进行了为期4个多月的临时闭馆扩建后,曾侯乙墓、梁庄王墓及中国文创产品联展等主要展厅对海内外游客开放。 今年3月1日,湖北省博物馆临时闭馆进行三期扩建工程的建设,包括文物展览大楼、文物保护中心、研究中心等项目,新增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该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三期扩建工程预计2019年全部完工。工程完工后,总建筑面积将达到10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2.5万平...
中国“规模面积最大、遗迹设施最完备、历史文物最多”的东北抗联根据地——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鸡冠山根据地,建成东北抗联鸡冠山密营陈列馆,该馆于16日正式对外开放。 东北抗联是中共创建和领导的东北各族人民抗日武装,是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战场上的一支开始时间最早、坚持时间最长、所处环境最恶劣的抗战部队,历经14年对抗日本法西斯作战,为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
中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青铜短剑墓葬遗址陈列馆于17日在沈阳开馆。 春秋战国时期,沈阳地区为燕国的重镇方城,隶属燕辽东郡襄平县,距今已有2600余年历史。 该陈列馆位于沈阳市于洪区郑家洼子村。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人员在此发现了10余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群,出土数十件珍贵的青铜器文物。 据陈列馆相关负责人介绍,1965年,考古人员在一座长5米、宽3米的大型古墓中发...
在昨天开馆的邵飘萍旧居陈列馆活动上,邵萍代表邵飘萍亲属,现场捐献了邵飘萍曾用过的毛笔,以及其夫人祝文秀穿过的旗袍、上衣、皮衣,用过的化妆粉饼、粉刷等物品。在这次布展中,邵飘萍亲属共捐献了95件珍贵的展品与照片资料。而邵萍一家,更是前后三次捐献展品。 该活动由市文物局、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举办。市文物局局长汪希燕介绍,邵飘萍旧居是他在金华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之一,于2011年被公布为省...
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本网从沈阳市政府新闻办了解到,沈阳市将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体现主题“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其中, 5月17日上午10时将举办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陈列馆开馆仪式。 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大墓位于沈阳市于洪区杨士街郑家三委青铜东巷23号,在这座墓葬里曾经出土了三把东北系青铜短剑,因此被称为青铜短剑大墓。重新修缮布展后的陈列馆主要分两个展厅,东侧大墓展厅,以青铜短剑大墓...
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陈列馆6日获授牌沈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举行挂牌仪式。这里曾是近现代东北地区历史最悠久、培养军事人才最多的军事教育机构。 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长韩东太为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陈列馆挂牌,并为包括其在内的第七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授匾。韩东太说,每一个教育基地都记录了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要把教育基地所蕴涵的精神内涵挖掘出来,认真做好重要文物史料特别是革命历史文物史料的征...
文化陈列馆中的非遗展示区 外国客人参观四方村文化陈列馆 四方村文化陈列馆大门 一个村级文化陈列馆,一个时代的乡愁记忆。 这些要素的叠加,形成了威远县向义镇四方村文化陈列馆的现实形态。 洁白的墙面把院子反衬得光亮,风车、锄头、镰刀等有序摆放,就像刚使用过一样,回溯几百年的民风村貌历历在目,一个穷山村变身模范村的奋斗历程在脑海中回旋……4月13日,记者走进威远县向义镇四方村村级文化陈...
平湖李叔同纪念馆与莫氏庄园陈列馆义务讲解员都来自嘉兴学院(平湖校区)的大学生志愿者。4月17日上午,志愿者讲解员们首先来到莫氏庄园陈列馆,观看了纪录片《莫氏庄园的遐想》。随后在莫氏庄园陈列馆义务讲解员的讲解下参观了这座极具江南特色的建筑群。从莫氏庄园出来,志愿者义务讲解员们又走进李叔同纪念馆。3位义务讲解员分别从李叔同的人物生平、艺术成就、教育器识、佛学成就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向大家详细讲解了这位...
正在布置中的百年思鑫坊历史文化陈列馆 从陈玲娟的病房窗口望出去,就是思鑫坊。103岁的她,一天天关注着思鑫坊的变化。 上世纪30年代,她曾师从著名画家徐悲鸿、张书旂(音qí),而张书旂就曾经居住在思鑫坊中。 当年,她曾与张书旂合作了一幅国画,她画菊花,由老师画鸟。最近,她委托家人将这幅画送到了孝女路1号——今年,在综合整治的基础上,湖滨街道重整思鑫坊百年史,在这里开辟了一间“ 百年思鑫坊历史...
辽宁省沈阳市官方10日发布消息称,依托三座逾百年前的北大营旧址营房,沈阳在2016年修建北大营旧址陈列馆。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东北三省总督徐世昌为加强沈阳城防务,倡导修建了北大营。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入侵东北军北大营,遭到驻扎官兵的奋起反抗,打响抗日第一枪。 2011年,沈阳市文保人士通过卫星定位,发现北大营原址的东北角有3座长条房屋,其中南侧...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遗址的保护开放开始(资料图) 辽宁省沈阳市官方10日发布消息称,依托三座逾百年前的北大营旧址营房,沈阳在2016年修建北大营旧址陈列馆。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东北三省总督徐世昌为加强沈阳城防务,倡导修建了北大营。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入侵东北军北大营,遭到驻扎官兵的奋起反抗,打响抗日第一枪。 2011年,沈阳市文保人士通过卫星定...
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瑷珲海关历史陈列馆”,日前正式对外开放。古城瑷珲海关是黑龙江省最早的通商海关之一,该陈列馆是在原“瑷珲海关”旧址上新修建的。 陈列馆规划总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0平方米,是一处以全面反映1909年—1933年边境贸易关系史为基本陈列内容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以珍贵的历史照片、档案资料、中俄文物精品,客观、形象、生动地再现了瑷珲海关历史。
金华市区东市街66号,一座白墙黑瓦的清代四合院建筑,是“何氏三杰陈列馆”, 2008年开馆,经过近两年的闭馆维修,昨天上午又重新开门迎客。 金华历史上名人辈出,何炳松、何炳棣、何德奎并成为“何氏三杰”,他们是南宋理学家何基后裔,世居金华罗店镇后溪河村,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史学、经济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浙师大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导龚剑锋将三人概括为“文化巨人何炳松、史学名家何炳棣、爱国市长何德奎”...
备受关注的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今天将对公众免费开放。这座在亚洲最大的慰安所旧址上建立的陈列馆,作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分馆,将那段屈辱的历史凝固。 今天上午10点,开馆仪式将在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的西门广场举行,已故“慰安妇”雷桂英老人的亲属将参加。 这是一处命运多舛的建筑,十多年来,现代快报一直关注它的命运,经过社会各界的努力,终于从当年的“拆”字上墙,到现在变成...
陈列馆内景 美军记者拍摄的4名朝鲜籍“慰安妇”,她们是在1944年9月被中国军队收容的。右首那位满面苦楚、挺着大肚子勉强站起来的女子,名叫朴永心。 2003年11月,82岁老人朴永心指认利济巷2号就是当年的“东云慰安所”。 南京“松下富贵楼”慰安所内遗留的内窥器。 70多年前,侵华日军的残暴侵略让中华大地伤痕累累,他们强征奴役了超过20万名女性作为侵华日军的随军“慰安妇”,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