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1月上旬,湖南省炎陵县人民政府以2010年一号文件公布了《炎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求各乡镇、各单位切实做好炎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名录收录了该县民间音乐、舞蹈、小吃、习俗等15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炎陵县文化资源丰富,是目前株洲市唯一具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县。继1991年获“全国文化先进地区”后,2009年炎陵县又获此称号。《炎帝陵祭典》...
1月7日,炎陵县政府以2010年1号文件公布了 《炎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录收录了该县民间音乐、舞蹈、小吃、习俗等15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悉,炎陵是目前我市惟一具有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的县。 炎陵县文化底蕴深厚,曾获评“全国文化先进地区”、 “全国文化先进县”。该县历史悠久的炎帝农耕文化、老区红色文化、客家习俗文化和...
11月25日,记者从炎陵县文物局获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炎陵县在在东风乡三口村产子坪的山坡和东星村松树坪山顶,搜索到一些西周时期的陶片。 考古人员对这些地带进行了历时一周的勘察,在文化层约20—30公分不等的地方还挖掘到部分鼎足、古石器等器物。 据株洲市文物专家考证,此次发现的鼎足是西周时期特有的器物,可以初步判定,这两处遗址主要年代属西周至汉时代。目前,遗址及出土文物已被采取措...
炎陵县文物工作者在查勘石砌字纸炉。廖才文 摄 炎陵县文物部门今天传来消息,他们在该县沔渡镇苏洲村考古时,发现一座清朝咸丰二年修建的石砌字纸炉,该炉历时148年仍保持完好。经考古人员现场勘测,该炉连底座共8层,高近4米,底座为四方形石砌台基,占地约10m2,顶端为石雕尖形塔顶。 据考证,该炉为咸丰年间当地绅士为庆祝村庄内的学子学有所成而捐资共建,供学子们平时焚烧废弃稿纸之用,建成后当地村民每逢农历初...
神农峰上的千年“陈凤仙” 今日,炎陵县有关部门透露,当地文物工作者在神农峰海拔1527.1米的位置发现一座保存完整的千年古建筑。 这座千年古建筑位于炎陵县策源乡与下村乡临界海拔1527.1米处,依据建筑内保存完好的古石碑碑文记载,该建筑始建于唐德宗贞元21年甲申岁,即公元804年,距今有1200余年历史。此处古称龙潭,风景迷人,当地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古建筑里供奉着一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