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切实加强文物工作,推动我市文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遵循文物事业公益属性、服务大局、改革创新、依法管理的基本原则,认真组...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有着众多的文物资源。日前,济南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记者了解到,济南将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将文物保护规划相关内容纳入城乡规划,并且实施文物“拯救保护行动”,分批次,有计划的对文物进行保护。 要加强文物保护工作,首先得打好基础。为此,济南将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将文物保护规划相关内容纳入城乡规划。根据新修订的文物认定标准,规范文物调查、申报、登...
成为世界遗产,是一种荣耀、地位,更是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全新契机。世界各地自然文化遗产的“申遗”之路,没有一个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往往都经历了不少曲折。循着他们的“申遗”之路,可以找到许多对“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有用的启示—— 2017年9月6日,“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报世界遗产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这标志着“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工作正式启动。在这一...
30年来,齐鲁晚报传承齐鲁文化,反映人民心声,形成了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此次河山画会牵手齐鲁晚报,以博览会为契机,共同庆祝30年的辉煌历程,既凸显了中国美协河山画会30年的重要意义,又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11月3日9时30分,第九届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博览会暨中国美协河山画会成立30年活动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来自省内外的百余位艺术家、企业家、收藏...
明年9月,济南将举办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从2006年至今,济南的非遗评选已走过11年,选出了6批共282个市级非遗项目及4批111个代表性传承人。这些非遗涵盖了从民间传说到手工技艺,传承着济南厚重的文化风采。 282个市级非遗,长清区占比最多 济南已评出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82个市级非遗项目,省级非遗项目5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7项。有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民...
来自中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的200余家单位携最新文物探测、修复、保护装备10月20日亮相在济南举行的2017国际文物保护装备博览会,水下考古设备成“吸睛”点。 “潜力层剖面仪”“水下三维激光”……大量吸收信息、数字、物理、化学等多领域最新科技成果的水下考古探测设备成为本届博览亮点。参展商李太春是德国水下探测设备的中国“代购”,他介绍,目前水下探测技术已将人类考古的“触角”伸向湖泊...
10月21日,来自中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200余家文物保护装备企业在济南参加供需对接会,抢接中国各地文物保护单位订单。让文物走出储藏柜,走进展览厅的最新“黑科技”受热追。 与会供需双方表示,近年来文物展示与文物保护已处于同等重要位置。博物馆在策划优质展览和互动体验活动上投入大量先进科技和资金,让文物走出漆黑的储藏柜,走向明亮的展览柜,已成为海内外博物馆行业发展的新课题。 来...
2017(济南)国际文物保护装备博览会于10月20日开幕。博览会以“科技装备,让古老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为主题,由装备技术产品、文创产品、文物成就展示、论坛、供需发布五大板块构成,共有国内外210家企业和单位参会,展会总面积1.3万平方米。淄博近几年的文物成就在本届博览会上均有所展示。 淄博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一楼二楼均设有展位。其中二楼展位集中展示淄博市及各区县、市博物馆、市陶瓷博物馆近几...
千年府学文庙开始维修啦!自9月27日起,济南府学文庙将进行古建筑维修及基础设施改造工作。维修期间,为确保游客人身安全及文物安全,府学文庙将部分区域免费对外开放,开放范围为文庙南门至屏门(海岱文枢牌坊)。 据了解,本次维修将主要针对东西廊庑等建筑的木构件、瓦面,另外将对院内的电力及消防系统进行改造,通过这些工作以延续古建筑的使用寿命,消除安全隐患。预计本次古建筑维修以及改造工作明年结束。 ...
9月6日,有“天下第一泉”之称的趵突泉水位达到28.36米,实现自2003年9月6日复涌以来连续喷涌14周年,创下近40年来持续喷涌时间最长的记录。 济南自古被誉为“泉城”,拥有七十二名泉,其中以被中国清代乾隆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为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喻趵突泉为:“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当趵突泉地下水位达到28.50米时,便会出现这一盛景。 记...
昨天,一条消息让很多关注济南历史的人有了新话题。据报道,位于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47号的原天主教方济圣母传教修女会院将要平移。虽然很多人对这座历史建筑并不了解,但当老建筑、平移等字眼组合在一起的时候,还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和关注。记者今天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这座老建筑已经110岁了 原天主教方济圣母传教修女会院所在的区域在山东教学仪器厂旧城改造项目之中,现在其他建筑已开始拆迁。据了解...
古墓发掘现场 三羊开泰浮雕汉画像石 记者今天从市考古研究所获悉,近日在泺安路西延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处汉代墓葬,考古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 泺安路西延工程施工工地位于张庄新居西侧、药山公园东侧。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古墓葬发掘现场已清理得非常整洁,考古探方中有几块条状青石,有的还架在其他青石上,形成了门的形状。青石上雕刻有三羊开泰浮雕,有的图案类似龙凤。 市考古研究所...
遗产编号 ⅳ-18 所属地区 山东·济南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山东省济南市 申报日期 2006 皮影戏,旧称“影戏”,也叫“驴皮影”、“灯影戏”。河北唐山一带则称“乐亭影”或“影儿”。江、浙一带俗称“皮囝囝”。福建、广东称之为“皮猴子戏”或“竹杆影”等。有人把皮影戏归属于傀儡戏范畴,称之为“平面傀儡”,倒也不无道理。 皮影戏的起源,有种种传说。...
遗产编号 ⅳ-29 所属地区 山东·济南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济南市吕剧院 申报日期 2006 东营市是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原属广饶县)民间艺人时殿元等是吕剧的主要创始人。 吕剧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山东琴书最早产生于鲁西南一带,后演变为南路、北路、东路3个流派。清光绪六年(1880年) ,山东琴书传入广饶北部。当时,位...
“一米九的‘山东大汉’”“一家三代住联排大房子”……此情此景,竟是大约五千年前,齐鲁大地上的一段真实生活写照。 近日,随着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焦家遗址墓葬的发掘和文物的出土,更多五千年前鲁北地区大汶口中晚期古人的社会形态和生活片段正逐渐呈现。 焦家遗址的发掘有什么重大意义?下一步发掘还会有什么远古的丰厚“馈赠”?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网事”记者跟随我国权威考古专家走进这一刚刚发现的“历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