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铜戴冠纵目面具被工作人员仔细的开箱放入展台。梁犇摄 6月26日,来自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138件(套)珍贵文物在济南开箱布展。《太阳的传说——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菁华展》将于6月28日至9月15日在山东博物馆一层3号展厅展出。 雄踞西南的古蜀国是中国古代中原周边地区颇具典型意义的“古国”之一,但史籍却鲜见蜀史之详载。三星堆遗...
明府城百花洲片区在筹建过程中爆出惊人新闻,明代泰山行宫遗址(又称“碧霞宫”)破土而出。与以往老城区发现地下古迹所不同的是,明府城管理中心将会同济南市文物部门,对这一重要的明代遗址实施整体保护,将成为济南老城区整体保护古建筑遗址之先例,并为有效保存济南文脉树立典范。 施工中发现的泰山行宫遗址地处百花洲片区的中心位置,位于芙蓉溪南侧,镜涵池以东,遗址开挖面积400平方米。记者在现场看到,在现在地...
最近的考古发现表明,早在五千年前,咱济南地区就已经很牛了!10日,在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天,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济南章丘焦家遗址已经发现房址104处,墓葬205座,灰坑近千,出土陶器、玉器等随葬品超千件。发掘证明,在五千年前,位于黄河下游的这一地区就已出现阶层分化,进入古国阶段。 玉钺底端安坠饰 或象征军事权力 10日上午,在章丘焦家遗址现场,齐鲁晚报记者看到...
今年的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济南焦家沟遗址又有重要考古发现,该区域在比龙山文化更早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就是早期文明社会形成的重要发祥地。在现场出土了大量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人工遗物和自然遗物,甚至还有夯土城墙的出现,这也代表了距今5000年前后鲁北地区的社会分化和等级差别已经产生并已有城市的雏形。 遗迹南侧 遗迹...
在上个月刚刚举办的2017山东(济南)国际旅游交易会上,我市的阿胶、面塑、兔子王、木鱼石、和圣文刀等20个市级以上非遗项目精彩亮相,吸引现场观众纷纷驻足欣赏、体验。在会场,非遗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非遗传承人也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在繁华热闹、令人欢欣鼓舞的背后,非遗传承人在现实生活中到底面临着怎样的困扰与尴尬?在信息化、现代化的当下,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面对社会上各种名利诱惑,他们何以能坚守在传...
4月24日,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思楼大厅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学校邀请兔子王、剪纸、烙画、瓷雕、鲁绣等10余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来到学校,为学生们演示了技艺精湛的绝活,耐心地解答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并指导学生们进行动手体验,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学思楼前,党委书记张慧青为武韵社团舞狮队的两只雄狮点睛,拉开了此次非遗进校园的序幕。外形精美、栩栩如生的“非遗”工艺品吸引了师生们的广...
山东省济南市最近的“拆违拆临”行动,让一段明代古城墙重新进入民众视线。古城墙今后何去何从,也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古城墙所在地、济南市历下区政府表示,古城墙保护规划方案编制工作目前已经启动,相关部门将研究整体保护、立体展示的可行性,并计划将古城墙打造成展示济南古城文化、传承古城记忆的文化景点。 因拆违得以“重见天日” 被媒体广泛报道的这段古城墙,位于历下区西城根街中段路西。城墙...
近日,济南仅存的一段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古城墙在拆违拆临后露出“真容”。记者3月23日从济南市历下区政府获悉,目前相关部门已制定综合方案,全力保护古城墙遗址。 记者在位于济南市历下区西城根街中段路西的这段古城墙遗址看到,仅存的古城墙长约50米,露出地面部分高约5.5米,整个墙体均由大青砖和石条砌筑而成梯形,城墙底部为条石,上面高约3米的墙体由大青砖砌筑,并用白灰勾缝。在老城墙的北段,还有一...
3月14日,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在西城根街拆违时,拆出了一段“600多岁”的古城墙。这段古城墙沧桑古朴,是济南现存唯一的明代城墙。对此,有关部门迅速抢修保护,未来将打造成一个景点。 记者探访发现,在泉城路的周边,还藏着不少这样的“老古董”。它们见证了老济南的发展,却似沧海遗珠,散落在闹市中。如今,它们中许多已是 破旧不堪,亟待发掘保护。 拆违拆出古城墙?市民纷至沓来 “这个古城...
3月12日,市民在济南市博物馆参观“木影流光——福建金漆木雕展”。当日,“木影流光——福建金漆木雕展”在济南市博物馆进入第三天展期。本次展览共展出福建民俗博物馆馆藏近百件金漆木雕精品,展示福建金漆木雕的渊源与发展。据悉,展览将持续至5月20日。记者郭绪雷摄 济南市博物馆里展出的福建金漆木雕(拼版照片,3月12日摄)。当日,“木影流光——福建金漆木雕展”在济南市博物馆进入第三天...
2月25日,济南市博物馆为济南三之三幼儿园毕业班特意准备的“赏·品·绘创意画盘活动”成功举办。活动中,孩子们身着汉服,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博物馆珍藏的瓷盘珍品。随后,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博物馆提供的空白纸盘上描绘出了心中最美的盘。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的优秀作品将在济南市博物馆展出。 为配合“瓷韵溢彩——馆藏古代瓷盘臻品展”“案上珍萃——馆藏古代文房用具精品展”,济南市博物馆于春节期间首次推出...
雕版印刷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印刷形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兴起,这门传承千年的老手艺也渐渐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90后的济南小伙儿李振豪,默默接过了这把穿越历史的刻刀。 春节期间,李振豪一直在忙碌。订单接踵而至,来尼山书院做体验的孩子们也络绎不绝。 今年27岁的李振豪,起初因接触古书修复,与雕版印刷结缘。可真要下决心干这一行,首先就得改变原本好动的性子。“就是...
泰山行宫遗址,图中为前殿和西配殿遗址。记者王锋 摄 大明湖景区南部,百花洲东部,当人们在湖畔老街流连忘返的时候,也许不会想到,这里还曾有过一座规模宏大的泰山行宫。而且这一行宫还是老济南最早的泰山行宫。近日,泰山行宫遗址发掘工作已全部完成,有着500年历史的泰山行宫,被揭开神秘面纱。 建筑布局,完整呈现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邢琪告诉记者,为配合济南明府城百花洲项目对泰...
赵存禄的大弟子安明元表演石担功夫。齐鲁晚报记者于悦摄 济南有200多项非遗项目,它们不只是一件静止的工艺品,更是传承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匠心,蕴含着祖祖辈辈精妙的智慧,是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即日起,本报将与济南历下区文化局一起寻访历下非遗传承人,为您揭开济南非遗文化的神秘面纱,将这些匠心独运的文化传承奉献在纸上。 石担石锁是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运动方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风靡济南,如今...
来自台湾的伯夷艺术馆馆长许伯夷、台湾山东日照同乡会理事长贺郁芬18日向山东博物馆捐赠了100余件反映日本侵华罪证的珍贵抗战文物,包含记录侵华日军的战况的“昭和三年”(1928年)《历史写真》,载有日军侵占禹城、鹊山、临清、临邑、晏城、齐河,轰炸长清,包围济南城战况的《抗战剪报》等。其中6幅照片真实地记录了日军在济南“五三”惨案中犯下的罪行,每幅照片均附有日文图注。 祖籍福建泉州,出生于台湾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